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秉恒专利>正文

热管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36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管式散热器由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超导液槽(2)内的超导液介质受热迅速发生形态变化,将热量高效传递给热管(3)进行散热,热效率很高,升温快,可大大降低供暖用水量。(*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取暖散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暖或汽暖散热暖气片大多是铸铁暖气片,由相互连通的腔道构成,也有由排管构成的暖气片,热水或热蒸汽在暖气片的腔道内流动,由暖气片的表面散热。这种暖气片散热器,有它一定的优点,但重量大,需要有大量的供热水循环,耗水量大,易跑漏,热损失大,升温慢,安装要求高,易造成循环不良,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温快,散热效果好,耗水量小,热损失小,安装使用方便的热管式散热器。本技术由通入热水或热蒸汽的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的两端开设有连接管螺纹口12、13,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最好采用铝材制作,重量更轻。当热水由热水管腔1的一端进入,流过另一端时,管腔1内的超导液槽2受热,超导液槽2内的超导液介质受热迅速发生形态变化,将热量高效传递给热管3进行散热,热效率很高,升温快。由于其不需要有大量的热水在体内流动循环,所以可大大降低供暖用水量。也使得跑漏热损失少,管路阻力小,循环性好,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的两端开设有连接供暖水管的管螺纹口12、13,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其在使用时在超导液槽2内装入有超导液介质20,通过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将热管3抽真空,热水或热蒸汽流过热水管腔1,超导液槽2内的超导液介质20受热迅速发生形态变化成为蒸汽,将热量高效传递给热管3进行散热。权利要求1.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是由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的两端开设有连接供暖水管的管螺纹口(12、13),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热管式散热器由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超导液槽(2)内的超导液介质受热迅速发生形态变化,将热量高效传递给热管(3)进行散热,热效率很高,升温快,可大大降低供暖用水量。文档编号F28D1/04GK2622650SQ0321302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于秉恒 申请人:于秉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管式散热器,其特征是由热水管腔(1),在热水管腔(1)的两端开设有连接供暖水管的管螺纹口(12、13),在热水管腔(1)内的上部连接设有超导液槽(2),在超导液槽(2)上部排列分布连接有若干根热管(3),在热管(3)上连接设有散热片(31),各个热管(3)的上端由横管(4)连通,在横管(4)端部设有抽真空阀(5)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秉恒
申请(专利权)人:于秉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