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敏节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77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敏节温器,包括壳体,第一磁体组件,第二磁体组件,以及推杆;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之间设有外弹簧,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可发生磁力作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使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与现有的蜡式节温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造工艺简单,控制方式简单;2.利用通过热敏软磁体的感温原理达到控温精准的效果,灵敏度高;3.从根本上消除了石蜡漏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敏节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磁敏节温器。
技术介绍
汽车节温器总成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通过节温器的开闭,来使冷却液分别流经大循环或小循环,最终达到冷天发动机快速升温或者热天发动机快速散热的目的。目前汽车发动机使用的节温器普遍使用的是蜡式节温器。其结构原理是;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精致石蜡呈固态,节温器壳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开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橡胶管在收缩的同时作用于推杆向上的力,推杆对壳体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冷却液流过进入冷却循环。上述蜡式节温器具有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较高;2.蜡式节温器的石蜡常有漏失现象。若石蜡漏失的量较少,节温器的开启度不够,水温继续升高,最后发动机会过热。若石蜡漏失过多,节温器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严重时还会烧坏发动机。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控制方式简单的磁敏节温器,旨在克服蜡式节温器中石蜡漏失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敏节温器,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磁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磁体组件,以及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的推杆;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之间设有外弹簧,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可发生磁力作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使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入所述壳体内腔的流道,所述第一磁体上开设有供推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磁体为热敏软磁体,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第一磁体的定位台阶,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磁体底部设有吸合部,所述吸合部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吸合部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底面高度。所述第二磁体组件包括底托和设置在所述底托上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为硬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通过套体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套体的内腔设有凸柱,所述第二磁体套装在所述凸柱上,所述凸柱上开设有供推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套体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扣接凸边,所述底托上设置有对应的卡块,所述套体和底托之间通过扣接凸边和卡块卡扣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内弹簧和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内弹簧的底端抵压在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所述内弹簧的顶端卡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密封块上还开设有供所述推杆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推杆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底部的定位环,开设在杆体上的第一卡槽,以及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所述杆体的底部设有定位环,所述第一卡槽位于定位环的下方,所述底托上设有供所述推杆穿过的第四通孔,所述底托固定在定位环和第一卡环之间。所述推杆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杆体上的第二卡槽和卡入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密封块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环用于推动密封块使内弹簧压缩。所述出水口开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上开设有一个供所述推杆穿过的第五通孔,所述杆体的顶部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卡入一个第三卡环,所述第三卡环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所述支架的外缘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耳,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耳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固定柱,每个连接耳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每个固定柱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每个连接耳的第一螺纹孔处分别拧入一根螺钉,每根螺钉的自由端分别拧入对应的那个固定柱的第二螺纹孔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敏节温器,与现有的节温器相比,利用热敏磁材的铁磁性受温度改变的特性,控制节温器的开关,当冷却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发生磁力作用吸合在一起,所述外弹簧呈压缩状态,密封组件阻断出水口和进水口连通。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失去吸合力,在所述外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磁体组件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从而自动地根据冷却液的温度高低控制磁敏节温器的开关。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与现有的蜡式节温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造工艺简单,控制方式简单;2.利用通过热敏软磁体的感温原理达到控温精准的效果,灵敏度高;3.从根本上消除了石蜡漏失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的爆炸图。图3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在关闭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在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的主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壳体,4-推杆,5-外弹簧,11-安装环,12-固定孔,13-固定柱,21-支架,22-第一磁体,23-流道,24-定位台阶,25-避让孔,26-吸合部,27-连接耳,31-底托,32-第二磁体,33-套体,34-凸柱,36-扣接凸边,37-卡块,6-密封组件,61-内弹簧,62-密封块,41-第一卡槽,42-第二卡槽,43-第三卡槽,71-第一卡环,72-第二卡环,73-第三卡环,74-定位环,81-出水口,82-进水口,9-限位凸起,91-第一通孔,92-第二通孔,93-第三通孔,94-第四通孔,95-第五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敏节温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敏节温器,包括具有进水口82和出水口81的壳体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磁体组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第二磁体组件3,以及可相对所述壳体1活动的推杆4;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和第二磁体组件3套设在所述推杆4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和第二磁体组件3之间设有外弹簧5,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和第二磁体组件3可发生磁力作用;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81的密封组件6,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和第二磁体组件3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使推杆4带动所述密封组件6解除对出水口81的封堵。在实际使用时,磁敏节温器会被安装在外壳中形成节温器总成,节温器总成外壳上设有循环腔体、出水管、大循环进水管和小循环进水管,所述壳体1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计为凸台状,壳体1上一体成型至少两个安装耳11,每个安装耳11分别设置一个固定孔12,磁敏节温器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磁敏节温器通过安装耳固定在节温器总成外壳的大循环进水管接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磁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磁体组件,以及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的推杆;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之间设有外弹簧,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可发生磁力作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使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磁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磁体组件,以及可相对所述壳体活动的推杆;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之间设有外弹簧,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可发生磁力作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和第二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使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部开设有供冷却液流入所述壳体内腔的流道,所述第一磁体上开设有供推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为热敏软磁体,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第一磁体的定位台阶,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磁体底部设有吸合部,所述吸合部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吸合部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底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组件包括底托和设置在所述底托上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为硬磁体,所述第二磁体通过套体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套体的内腔设有凸柱,所述第二磁体套装在所述凸柱上,所述凸柱上开设有供推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敏节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扣接凸边,所述底托上设置有对应的卡块,所述套体和底托之间通过扣接凸边和卡块卡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