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77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包括具有循环腔体的外壳和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的磁敏节温器;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小循环进水部、大循环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磁敏节温器用于控制大循环进水部与循环腔体的连通或阻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与现有的蜡式节温器总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造工艺简单,控制方式简单;2.利用通过热敏软磁体的感温原理达到控温精准的效果,灵敏度高;3.从根本上消除了石蜡漏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节温器总成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汽车的冷却系统中,通过节温器的开闭,来使冷却液分别流经大循环或小循环,最终达到冷天发动机快速升温或者热天发动机快速散热的目的。目前汽车发动机使用的节温器总成主要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蜡式节温器组成。蜡式节温器的原理是;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精致石蜡呈固态,节温器壳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时、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开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橡胶管在收缩的同时作用于推杆向上的力,推杆对壳体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冷却液流过进入冷却循环。通常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通过节温器开闭大循环出水口进行大循环的启停控制。上述蜡式节温器总成具有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较高;2.蜡式节温器的石蜡常有漏失现象。若石蜡漏失的量较少,节温器的开启度不够,水温继续升高,最后发动机会过热。若石蜡漏失过多,节温器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严重时还会烧坏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磁敏节温器总成,旨在克服蜡式节温器中石蜡漏失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包括具有循环腔体的外壳和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的磁敏节温器;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小循环进水部、大循环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磁敏节温器用于控制大循环进水部与循环腔体的连通或阻断;所述磁敏节温器包括具有出水口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感温磁体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外部的硬磁体组件以及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和硬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带动开关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热敏软磁体,所述支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热敏软磁体的顶部开设有形成供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流道。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热敏软磁体的定位台阶,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热敏软磁体的底部设有吸合部,所述吸合部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吸合部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底面高度。所述硬磁体组件包括底托和设置在所述底托上的硬磁体,所述硬磁体通过套体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套体的内腔设有凸柱,所述硬磁体套装在所述凸柱上,所述套体和底托卡扣连接。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套装在套体外部的外弹簧、设置在第二壳体内腔中的内弹簧、密封块、以及推杆;所述内弹簧用于推动密封块封堵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出水口;所述推杆用于推动密封块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所述推杆包括杆体、设置在所述杆体底部的定位环,开设在所述杆体上的第一卡槽、以及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槽位于定位环的下方,所述底托固定在定位环和第一卡环之间。所述推杆还包括开设在所述杆体上的第二卡槽和卡入所述第二卡槽的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中且位于所述密封块的上方;所述第二卡环用于推动所述密封块使内弹簧压缩。所述出水口开设于第二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限位凸起,所述杆体的顶部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卡入一个第三卡环,所述第三卡环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上方。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大循环进水部之间,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大循环进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与大循环进水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耳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螺纹固定柱,所述大循环进水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耳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耳,每个第一连接耳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每个第二连接耳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孔,每个第二连接耳的第二固定孔处分别插入一根螺钉,每根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固定孔,且拧入对应的那个螺纹固定柱的螺纹孔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外壳中设置有磁敏节温器,磁敏节温器利用热敏磁材的铁磁性受温度改变的特性,控制节温器的开关,当冷却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和硬磁体组件发生磁力作用吸合在一起,所述外弹簧呈压缩状态,密封组件阻断出水口和进水口连通。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和硬磁体组件失去吸合力,在所述外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硬磁体组件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推杆带动所述密封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从而自动地根据冷却液的温度高低控制磁敏节温器的开关。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与现有的蜡式节温器总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造工艺简单,控制方式简单;2.利用通过热敏软磁体的感温原理达到控温精准的效果,灵敏度高;3.从根本上消除了石蜡漏失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中磁敏节温器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中磁敏节温器的爆炸图。图5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中,磁敏节温器在关闭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中,磁敏节温器在打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敏节温器总成中磁敏节温器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包括具有循环腔体的外壳1和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的磁敏节温器2;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小循环进水部12、大循环进水部13以及出水部14;所述磁敏节温器2用于控制大循环进水部14与循环腔体的连通或阻断;所述磁敏节温器2包括具有出水口24的第二壳体21,与第二壳体21固定连接的感温磁体组件3、设置在第二壳体21外部的硬磁体组件4以及用于封堵出水口24的开关组件5,所述感温磁体组件3和硬磁体组件4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带动开关组件5解除对出水口24的封堵。在一种实施例中,见图1、2所示,所述小循环进水部12设置为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的小循环进水管,所述出水部14设置为出水管且与第一壳体11可拆卸连接;出水部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圈15.3进行密封。在本实施例中,见图1、2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大循环进水部13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1、大循环进水部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1,所述第二壳体21与大循环进水部1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5.2。进一步的,见图1、2所示,所述第二壳体2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耳17,所述第一壳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循环腔体的外壳和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的磁敏节温器;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小循环进水部、大循环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磁敏节温器用于控制大循环进水部与循环腔体的连通或阻断;所述磁敏节温器包括具有出水口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感温磁体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外部的硬磁体组件以及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和硬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带动开关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循环腔体的外壳和设置在循环腔体中的磁敏节温器;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小循环进水部、大循环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磁敏节温器用于控制大循环进水部与循环腔体的连通或阻断;所述磁敏节温器包括具有出水口的第二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感温磁体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外部的硬磁体组件以及用于封堵出水口的开关组件,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和硬磁体组件在预设的温度下会消除磁力作用,带动开关组件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磁体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热敏软磁体,所述支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热敏软磁体的顶部开设有形成供冷却液流入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所述热敏软磁体的定位台阶,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热敏软磁体的底部设有吸合部,所述吸合部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吸合部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底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磁体组件包括底托和设置在所述底托上的硬磁体,所述硬磁体通过套体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套体的内腔设有凸柱,所述硬磁体套装在所述凸柱上,所述套体和底托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套装在套体外部的外弹簧、设置在第二壳体内腔中的内弹簧、密封块、以及推杆;所述内弹簧用于推动密封块封堵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出水口;所述推杆用于推动密封块解除对出水口的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