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76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9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抑制排气气体产生紊流的具有双重管结构的排气管。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排气管具有双重管和保持部件,双重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保持部件配置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保持部件配置在双重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在双重管的配置有保持部件的端部,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内管的开口处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的在配置有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径向间隔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管
本公开涉及排气管。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用排气系统,已知有如下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中,在配置于排气气体流路上游侧的催化剂和配置于排气气体流路下游侧的主消声器之间设置有副消声器。该副消声器使用具有内管和外管的呈双重管结构的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隙来实现消音效果。在该排气管中,由于高热的排气气体流动于内管的内侧,因此在内管和外管之间会产生热膨胀差。因此,为了吸收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热膨胀差,考虑了将排气管构造成在双重管的端部处将环状的保持部件配置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方案(参照日本特开2002-227642号公报)。保持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在内管以及外管上,而未固定于内管以及外管。因此,上述公报中,由利用冲压在内管设置的两个凸部夹着保持部件,以防止保持部件从双重管的端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双重管的端部,已从内管的端部通过的排气气体在外管的内部扩散。在此,如果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在径向上的长度差较大,也就是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阶梯差较大的话,则排气气体容易产生紊流,从而容易产生气流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管,其特征在于,/n具有双重管和保持部件,/n所述双重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内管的内部供排气气体通过,所述外管配置成包围所述内管的外周面,/n所述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并且/n所述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双重管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处,/n在所述双重管的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端部,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内周面之间的在所述内管的开口处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内周面之间的在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所述径向间隔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9 JP 2019-0019291.一种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具有双重管和保持部件,
所述双重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内管的内部供排气气体通过,所述外管配置成包围所述内管的外周面,
所述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并且
所述保持部件配置在所述双重管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处,
在所述双重管的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端部,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内周面之间的在所述内管的开口处的径向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内管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所述内周面之间的在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所述径向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双重管的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端部,所述内管在所述开口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内管在配置有所述保持部件的区域处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市进之介长内健片冈义晶多和田隼贝沼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