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25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注汽前,先将井下砂粒杂质冲掉,再注汽,焖井后抽油,避免抽油时砂粒卡泵,使工作稳定;注汽时,因为油层渗透率高了,蒸汽中的热能被高效吸收;同时,需要的注汽时间也明显缩短,降低了其它管段吸收的热量,减少无效热损失,更节能,配套装置为冲砂注汽工具,包括油管柱,所述油管柱内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连接采油总成,所述油管柱的下端连接桥式注汽总成;所述采油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内管,所述桥式注汽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外管,所述冲砂外管的上端部外侧设有进油封汽阀并与内部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了稳定、高效、节能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井注汽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属于稠油井注汽领域。
技术介绍
在油田有杆采油井中,随着抽油过程,地层油液向着抽油泵流动,砂粒也被油流带到抽油泵附近,因为砂粒密度较大,会逐渐沉积,造成砂面上移。砂粒会增加油流阻力,当积砂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抽油泵进液不足、抽空气锁、甚至干磨导致停产检泵。稠油井生产,常用蒸汽吞吐工艺,向地下注入蒸汽,焖井后转抽采油。但是常规注汽配套装置和工艺存在以下问题:一,常用注抽两用泵,有反馈泵、双进油泵,注汽时,蒸汽经过泵筒内孔,如果在泵筒内壁结垢,会导致转抽时,柱塞垢卡;双进油泵,是在泵筒侧面开孔注汽,洗井时,无法洗到固定阀以下的砂粒杂质;二,在抽油泵以下,会连接几根尾管,洗井时,如果尾管内砂粒积满,洗井液无法洗通,导致洗井失败,也不能注汽,需要提油管检修;三,如果直接通过尾管洗井后注汽,因为尾管环向冲洗不均匀,会遗留部分杂质。降低蒸汽在油层的通过性,甚至堵塞注汽通道,降低蒸汽效益;如果注汽前,不对井下砂粒进行清理,会降低油层渗透率,甚至堵塞注汽通道,降低蒸汽效益。注汽后,砂层板结,转抽后抽油泵干磨,需要停产检修,浪费注汽成本。错过最佳采油时机,如图1-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及其配套装置,注汽前,先将井下砂粒杂质冲掉,再注汽,焖井后抽油,避免抽油时砂粒卡泵,使工作稳定;注汽时,因为油层渗透率高了,蒸汽中的热能被高效吸收;同时,需要的注汽时间也明显缩短,降低了其它管段吸收的热量,减少无效热损失,更节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2)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因为均量通孔被砂埋的深度不同,流通阻力不同,会按照均量通孔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逐层把砂粒冲走;(3)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由于均量通孔沿着垂直方向由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且开口方向不相同,因为蒸汽是从油管上部过来的,所以离热源最近的均量通孔设计的最小,再往下大一些,底部的最大,具体孔径根据油层出砂情况和井深确定。从而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均量通孔通过的蒸汽量比较均匀。蒸汽经过泵筒和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不经过泵筒内壁。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的配套装置,包括桥式注抽防砂泵,所述桥式注抽防砂泵下部设有冲砂注汽工具,所述冲砂注汽工具包括油管柱,所述油管柱内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连接采油总成,所述油管柱的下端连接桥式注汽总成;所述采油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内管,所述桥式注汽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外管,所述冲砂外管的上端部外侧设有进油封汽阀并与内部相连通。油管柱从井口一直连到井下抽油泵,通常是由多根油管通过螺纹连接。作用是连通井口和油层,输送油液、洗井液、蒸汽。其中,抽油泵的拉杆连接到所述抽油杆柱上,抽油杆柱为从井口光杆一直到井下多根抽油杆连接组成的杆柱。在柱塞部分和泵筒部分的配合下,通过柱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产生抽汲力,把油液输送到地面。在进油封汽阀的作用下,油层中的油液可以进入,使抽油泵既能吸到底层的油,又能吸到进油封汽阀附近的油,增大了进油通道,提高泵效。封汽的作用是,在注汽时,由于进油封汽阀里面有阀球座,相当于单向阀,起到只进不出的作用,蒸汽不会从进油封汽阀喷出。进一步的,所述冲砂外管的侧面沿圆周方向,在不同深度位置开有不同大小的均量通孔。其中,所述均量通孔由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且开口方向不相同,因为蒸汽是从油管上部过来的,所以离热源最近的均量通孔设计的最小,再往下大一些,底部的最大,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均量通孔通过的蒸汽量比较均匀。蒸汽经过泵筒和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不经过泵筒内壁。所述冲砂外管作用是引导油流、洗井液、蒸汽等介质流向。配合均量通孔,实现分层洗井、均匀注汽。所述冲砂内管连接在采油总成的下部,作用是引导油流,洗井液,蒸汽等介质流向。进一步的,所述冲砂内管与所述冲砂外管之间设置有冲砂注汽通道,上提抽油杆柱时,带动采油总成上行,冲砂内管跟随上行,在冲砂内管下部形成砂层空腔,为冲砂洗井提供初始通道。当上提采油总成时,冲砂内管也会跟随上行,如果冲砂内管、冲砂外管中已经有砂粒杂质填埋,通过上提动作,可以起到松砂的作用。把冲砂内管提出井口,冲砂内管中的砂也会提出,方便分析砂层成分。属于强制性物理清砂。比洗井液冲砂更高效,减少洗井液成本。工作流程如下:(1)抽油泵底部被砂堵塞时,上提抽油杆,把采油总成提到桥式注汽总成里面;(2)通过正洗井,将底部砂粒冲洗干净;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3)注汽后,将抽油杆下放,调好防冲距,即可抽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实现了稳定、高效、节能生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抽油过程抽油泵的积砂状态图;图2为抽油过程抽油泵的积砂堵塞注汽通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抽油泵底部被砂堵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冲砂注汽通道打开状态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冲砂注汽的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汽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正洗井:通过油管在采油树上的开口,注入洗井液。洗井液经过油层后,再从油管和套管之间环形空间返回地面。反洗井:通过套管在采油树上的开口,注入洗井液。经过油管和套管之间环形空间到达油层后,再从油管内孔返回地面。(2)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因为均量通孔被砂埋的深度不同,流通阻力不同,会按照均量通孔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逐层把砂粒冲走;(3)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由于均量通孔沿着垂直方向由上至下孔径逐渐增大,且开口方向不相同,因为蒸汽是从油管上部过来的,所以离热源最近的均量通孔设计的最小,再往下大一些,底部的最大,具体孔径根据油层出砂情况和井深确定。从而可以使不同高度的均量通孔通过的蒸汽量比较均匀。蒸汽经过泵筒和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不经过泵筒内壁。如图3所示,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的配套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n(2)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因为均量通孔被砂埋的深度不同,流通阻力不同,会按照均量通孔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逐层把砂粒冲走;/n(3)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正洗井,将尾管内和油层底部的砂粒杂质冲洗干净;
(2)通过均量通孔,将砂粒逐层洗出;因为均量通孔被砂埋的深度不同,流通阻力不同,会按照均量通孔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逐层把砂粒冲走;
(3)再通过均量通孔,对各油层进行均匀注汽,注汽时,蒸汽不经过抽油泵泵筒内壁,避免注汽后垢卡。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井冲砂注汽工艺的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注抽防砂泵,所述桥式注抽防砂泵下部设有冲砂注汽工具,所述冲砂注汽工具包括油管柱,所述油管柱内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的下端连接采油总成,所述油管柱的下端连接桥式注汽总成;所述采油总成的下端部连接有冲砂内管,所述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明邱桃刘晓张建兵张业承吕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