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00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隔热油管段、注汽增效管段和柱塞式抽稠泵,隔热油管段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柱塞式抽稠泵具有泵筒,泵筒的上端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泵筒中设有上下往复移动以实现注采操作的柱塞组件,注汽增效管段具有大径筒段,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隔热油管段及泵筒的径向尺寸,用于在注汽操作时供柱塞组件进入,以在柱塞组件的外周形成注汽通道。在注汽操作时抽油杆上提会使柱塞组件进入大径筒段内,由于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隔热油管段及泵筒的径向尺寸,可增加柱塞组件与大径筒段之间所形成的环形通道的过流面积,降低注汽节流的影响,提高注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田开发领域,特超稠油开采已成为油田增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原油黏度抬高、原油流动阻力较大等因素,使得这类稠油的开采,对供液管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请公布号为CN10798958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注采一体化装置,该水平井注采一体化装置中,利用注采一体化泵连接隔热油管以及注汽采油单元,注汽和采油时通过移动注采一体化泵中柱塞的位置,以完成注汽和采油操作。现有技术中,用于水平井注采管柱的抽稠泵多为柱塞式,具体连接时,通常将抽稠泵的泵筒直接与泵上油管连接,泵内柱塞与抽油杆连接,注汽作业时,泵内柱塞被抽油杆上提进入泵上油管中,热蒸汽经柱塞与泵上油管形成的环形通道注入,实现注汽操作。但是,由于上柱塞尺寸较大,上柱塞进入泵上油管后形成的环形通道的过流面积通常较小,会产生节流影响,降低注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稠泵的柱塞进入泵上油管中时形成的环形通道过流面积较小而降低注汽效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的技术方案是: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隔热油管段、注汽增效管段、柱塞式抽稠泵,隔热油管段直接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或者是通过伸缩管、封隔器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柱塞式抽稠泵具有泵筒,泵筒的上端与注汽增效管段的下端连接,泵筒中设有柱塞组件,用于上下往复移动以实现注采操作,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还包括抽油杆,抽油杆穿过注汽增效管段与所述柱塞组件连接,所述注汽增效管段具有大径筒段,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热油管段及所述泵筒的径向尺寸,用于在注汽操作时供抽油杆上提的柱塞组件进入,以在柱塞组件的外周形成注汽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隔热油管段与柱塞式抽稠泵之间设置注汽增效管段,注汽增效管段具有大径筒段,在注汽操作时抽油杆上提会使柱塞组件进入大径筒段内,由于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隔热油管段及泵筒的径向尺寸,可增加柱塞组件与大径筒段之间所形成的环形通道的过流面积,降低注汽节流的影响,提高注汽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注汽增效管段包括上接头、中心管以及下接头,其中上接头具有上连接丝扣,用于与所述隔热油管段或所述封隔器连接,所述下接头具有下连接丝扣,用于与泵筒连接,所述中心管形成所述的大径筒段,所述中心管内腔的径向尺寸大于下接头内腔的径向尺寸。其有益效果是:注汽增效管段通过丝扣连接在工艺管柱中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中心管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注汽增效管段中的零件通过自身螺纹连接,便于加工和装配。进一步地,所述柱塞组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大柱塞和小柱塞,大柱塞的尺寸大于小柱塞,抽油杆上提柱塞组件时,至少大柱塞进入到所述大径筒段中。其有益效果是:大柱塞的尺寸大于小柱塞的尺寸,大柱塞进入到大径筒段中或者大柱塞和小柱塞均进入到大径筒段中,均可增加柱塞组件与大径筒段之间所形成的环形通道的过流面积,降低注汽节流,提高注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油管段包括通过接箍相连的多根隔热油管,接箍内壁设有隔热衬套。其有益效果是:设置隔热衬套的隔热油管段可减少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管为隔热伸缩管。其有益效果是:伸缩管为个隔热伸缩管的结构进一步减少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进一步地,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还包括通过下接管段连接的水平生产层段,水平生产层段包括至少两个通过接管段连接的生产管段,生产管段用于对各油层进行注汽和采油操作,所述生产管段上设有配气阀,所述接管段上设有用于分隔相邻生产管段的封隔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在注汽的过程中,通过封隔结构实现对相应油层的坐封,由配气阀对相应生产管段的蒸汽注入量进行适量分配,从而实现均匀注汽,保证水平层段的均匀动力,实现高效注汽及采油。进一步地,所述封隔结构为蒸汽伞。其有益效果是:在注汽过程中,蒸汽伞可迅速膨胀并座封,可有效封隔地层,实现生产管段的人工分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注汽增效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隔热管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在具体实施例中柱塞组件向上移动到位后与大径筒段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热油管段,2-柱塞式抽稠泵,3-水平生产层段,4-伸缩管,5-封隔器,6-隔热油管,7-隔热衬套,8-接箍,9-注汽增效管段,10-柱塞组件,11-抽油杆,12-上接头,13-中心管,14-下接头,15-上连接丝扣,16-下连接丝扣,17-导向部,18-接管段,19-配气阀,20-蒸汽伞,21-大泵筒,22-小泵筒,23-大柱塞,24-小柱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隔热油管段1、柱塞式抽稠泵2、下接管段以及水平生产层段3,其中在隔热油管段1与柱塞式抽稠泵2之间从上向下还设置有伸缩管4、封隔器5以及注汽增效管段9。具体的,隔热油管段1包括多根隔热油管6,如图3所示,相邻两根隔热油管6均通过外螺纹与接箍8连接,以实现多根隔热油管6依次连接,而且在接箍8内壁设有隔热衬套7,隔热衬套7为石墨式隔热衬套,隔热衬套7的两端均设有引导锥面,并通过该引导锥面插接在隔热油管6中,以避免隔热衬套7从接箍8内脱出,并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减少隔热油管段1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其他实施例中,隔热衬套还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式隔热衬套。其他实施例中,隔热油管段还可以直接通过接箍连接,而且在接箍的内壁不设置隔热衬套,仅通过隔热油管段1实现隔热效果。隔热油管段1与伸缩管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伸缩管4为授权公告号为CN205445494U中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海上油田用隔热伸缩管,该伸缩管4包括上扭矩接头,上扭矩接头通过键连接有中心管,转动上扭矩接头,通过键带动中心管转动,以方便向井下管柱传递扭矩,从而进行倒扣解卡或丢手作业,该伸缩管4还包括连接在上扭矩接头上的隔热管,以便于对管柱进行隔热保温,降低该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在注汽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伸缩管还可以不具有传递扭矩功能和隔热功能。如图1所示,在伸缩管4下方的油管外还设有通过螺纹连接有封隔器5,以实现对相应油层的分隔。油管下方还依次设有注汽增效管段9和柱塞式抽稠泵2,柱塞式抽稠泵2具有泵筒和设置在泵筒中的柱塞组件10,如图4所示,泵筒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大泵筒21和小泵筒22,柱塞组件10包括设置在大泵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n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隔热油管段、注汽增效管段、柱塞式抽稠泵,/n隔热油管段直接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或者是通过伸缩管、封隔器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n柱塞式抽稠泵具有泵筒,泵筒的上端与注汽增效管段的下端连接,泵筒中设有柱塞组件,用于上下往复移动以实现注采操作,/n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还包括抽油杆,抽油杆穿过注汽增效管段与所述柱塞组件连接,/n所述注汽增效管段具有大径筒段,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热油管段及所述泵筒的径向尺寸,用于在注汽操作时供抽油杆上提的柱塞组件进入,以在柱塞组件的外周形成注汽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
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隔热油管段、注汽增效管段、柱塞式抽稠泵,
隔热油管段直接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或者是通过伸缩管、封隔器与注汽增效管段连接,
柱塞式抽稠泵具有泵筒,泵筒的上端与注汽增效管段的下端连接,泵筒中设有柱塞组件,用于上下往复移动以实现注采操作,
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还包括抽油杆,抽油杆穿过注汽增效管段与所述柱塞组件连接,
所述注汽增效管段具有大径筒段,大径筒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隔热油管段及所述泵筒的径向尺寸,用于在注汽操作时供抽油杆上提的柱塞组件进入,以在柱塞组件的外周形成注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汽增效管段包括上接头、中心管以及下接头,其中上接头具有上连接丝扣,用于与所述隔热油管段或所述封隔器连接,所述下接头具有下连接丝扣,用于与泵筒连接,所述中心管形成所述的大径筒段,所述中心管内腔的径向尺寸大于下接头内腔的径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稠油热采水平井注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徐子彬杨瑞莎苗玉礼查旋杨玉山余铁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