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4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属于冶金除尘设备领域。该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煤气出口,壳体的下部设有煤气进口,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旋流器、喷雾装置、阴极线、阳极板以及煤气均流装置,其中旋流器、喷雾装置以及阴极线之间间隔设置,煤气均流装置间隔设置在阳极板的下端面下方且位于煤气进口上方,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该电除尘器作为煤气降温除尘脱水一体化设备,既可以实现烟气粉尘浓度排放值小于10m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
本技术属于冶金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
技术介绍
炼钢转炉一次烟气净化回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法(OG法)净化回收系统,一种是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中,LT除尘系统阻力损失低,通过蒸发冷却器及串联的四电场电除尘器可以实现转炉一次烟气的排放浓度小于30mg/m3,该系统具有节能、节水、煤气回收率高的特点。由于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与湿法(OG法)净化回收系统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国内新建项目基本都采用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但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存在系统连锁控制复杂的问题,若控制不好,电除尘器容易爆燃。同时,根据国家要求,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力争实现超低排放。面对环保压力,传统的转炉一次除尘系统难以实现超净排放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以实现烟气粉尘浓度排放值小于10mg/m3的超净排放的目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煤气出口,壳体的下部设有煤气进口,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旋流器、喷雾装置、阴极线、阳极板以及煤气均流装置,其中旋流器、喷雾装置以及阴极线之间间隔设置,煤气均流装置间隔设置在阳极板的下端面下方且位于煤气进口上方,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进一步,旋流器正对设置在壳体的煤气出口下方。进一步,喷雾装置包括管道和喷嘴,管道的入口端穿出壳体,若干个喷嘴间隔设置在管道上。进一步,阳极板为其上具有若干个六边形孔的蜂窝式管体结构。进一步,若干根阴极线对应悬吊在阳极板的各六边形孔的中心线上。进一步,煤气均流装置为若干层上下层叠的多孔板。进一步,还包括喷淋控制装置,喷淋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外并与喷雾装置相联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转炉湿式电除尘器中增设了旋流器与喷雾装置,通过控制喷雾装置,可以实现煤气冷却的目的,使煤气无需进一步冷却即可进入煤气柜,从而取消现有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中的煤气冷却器,简化系统;通过设置旋流器,可进一步去除煤气中的水雾,从而降低煤气中的含水量。总的来说,该电除尘器作为煤气降温除尘脱水一体化设备,设置在风机与切换站之间,既可以实现烟气粉尘浓度排放值小于10mg/m3的超净排放的目标;又能替代煤气冷却器和脱水器,从而解决系统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壳体—1、煤气进口—2、煤气出口—3、煤气均流装置—4、旋流器—5、排水口—6、喷雾装置—7、阴极线—8、阳极板—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壳体的顶部设有煤气出口3,壳体1的下部设有煤气进口2,壳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旋流器5、喷雾装置7、阴极线8、阳极板9以及煤气均流装置4,其中旋流器5、喷雾装置7以及阴极线8之间间隔设置,煤气均流装置4间隔设置在阳极板9的下端面下方且位于煤气进口2上方,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6。此处排水口6优选设置在壳体的最底处,这样便于水汽的排出;而煤气出口3优选设置在壳体的最顶处且位于壳体中心线上,旋流器正对设置在壳体的煤气出口下方,这样可确保旋流器能均匀的带动壳体内的煤气。该转炉湿式电除尘器中增设了旋流器5与喷雾装置7,通过控制喷雾装置7,可以实现煤气冷却的目的,使煤气无需进一步冷却即可进入煤气柜,从而取消现有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中的煤气冷却器,简化系统;通过设置旋流器,可进一步去除煤气中的水雾,从而降低煤气中的含水量。上述的喷雾装置7包括管道和喷嘴,管道的入口端穿出壳体1,若干个喷嘴间隔设置在管道上。位于壳体内的管道可以是盘管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喷嘴布设在管道上以形成均匀覆盖整个壳体横截面的状态,从而实现对煤气的均匀冷却。本实施例中的阳极板9为其上具有若干个六边形孔的蜂窝式管体结构,若干根阴极线8对应悬吊在阳极板的各六边形孔的中心线上。本实施例中,煤气均流装置4为两层上下层叠设置的多孔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喷淋控制装置,喷淋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1外并与喷雾装置相联通。具体的,喷淋控制装置接收转炉冶炼信号和煤气温度信号,适时向喷雾装置发送阀门开启度的调整信号,以调节喷雾量大小,保证煤气冷却效果。该转炉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为:(1)转炉煤气通过煤气进口2进入到壳体1内;(2)转炉煤气经过煤气均流装置4,后进入处于壳体1中段的阳极板9的六边形通道中;(3)在电场作用下,转炉煤气中的水滴与粉尘被吸附到阳极板9壁面上,从而被捕集;电场上方的喷雾装置7使阳极板9的壁面上形成一层水膜,在水流及重力的作用下,附着在阳极板9壁面上的粉尘流出到排水口6,该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扬尘;(4)经电场除尘后的转炉煤气又经过旋流器5,从而进一步去除转炉煤气中携带的水雾;(5)最后转炉煤气通过壳体顶部的煤气出口3排出。该电除尘器作为煤气降温除尘脱水一体化设备,设置在风机与切换站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煤气出口,壳体的下部设有煤气进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旋流器、喷雾装置、阴极线、阳极板以及煤气均流装置,其中旋流器、喷雾装置以及阴极线之间间隔设置,煤气均流装置间隔设置在阳极板的下端面下方且位于煤气进口上方,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煤气出口,壳体的下部设有煤气进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旋流器、喷雾装置、阴极线、阳极板以及煤气均流装置,其中旋流器、喷雾装置以及阴极线之间间隔设置,煤气均流装置间隔设置在阳极板的下端面下方且位于煤气进口上方,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旋流器正对设置在壳体的煤气出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喷雾装置包括管道和喷嘴,管道的入口端穿出壳体,若干个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梁广刘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