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3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属于护栏领域,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对支架,一对支架之间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上插接有多个护栏单杆,护栏单杆包括空心钢杆,空心钢杆,空心钢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端头,一个密封端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另一个密封端头上固定连接有插管,一对支架之间卡接有一对与连接块相匹配的卡板,卡板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护栏单杆上包覆有复合气垫环,复合气垫环包括储气内环,储气内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式气袋,可以实现通过复合气垫环对冲击进行二次缓冲,提高护栏的抗冲击能力,方便护栏单杠的拆装维修,提高装置的重复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根据高度的不同,每米长度的价格也会不同。建筑工地对于防护栏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防护栏的安拆频繁,搭设耗费时间,且稳定性较差,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功能的要求,现有施工工艺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临边、洞口和深坑,例如基坑、楼梯、阳台外缘以及电梯洞口等,都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传统的防护栏一般都是采用钢管焊接而成,护栏上的单杆不可进行拆卸维护,防护栏受损后不便维修,不利于重复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防护性能也不高,抗冲击能力不强,受到撞击后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它可以实现通过复合气垫环对冲击进行二次缓冲,提高护栏的抗冲击能力,方便护栏单杠的拆装维修,提高装置的重复使用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对支架,一对所述支架之间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插接有多个护栏单杆,所述护栏单杆包括空心钢杆,所述空心钢杆,所述空心钢杆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端头,一个所述密封端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另一个所述密封端头上固定连接有插管,一对所述支架之间卡接有一对与连接块相匹配的卡板,所述卡板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护栏单杆上包覆有复合气垫环,所述护栏单杆与复合气垫环之间连接有加固环,所述复合气垫环包括储气内环,所述储气内环与护栏单杆之间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储气内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式气袋,所述分布式气袋与储气内环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所述储气内环与护栏单杆连接的一面为内缓冲层,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安装杆之间连接有导气管,可以实现提高护栏的抗冲击能力,可以实现通过复合气垫环对冲击进行二次缓冲,提高护栏的抗冲击能力,方便护栏单杠的拆装维修,提高装置的重复使用率。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气垫环处于充气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复合气垫环之间的间距为1-2cm,可以实现当单一护栏单杆受到冲击后,复合气垫环膨胀,相邻的护栏单杆可对其进行挤压来辅助缓冲。进一步的,所述储气内环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缝合带,所述缝合带位于相邻两个分布式气袋之间,所述分布式气袋与缝合带缝合连接,可以实现方便分布式气袋安装时的定位。进一步的,所述插管与安装杆之间连接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与密封端头卡接,通过加固环对护栏单杆与安装杆的连接处进行加固,易于提高安装杆与护栏单杆连接后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气袋内填充有弹力球,所述分布式气袋靠近储气内环的一面为密封缝合层。进一步的,所述空心钢杆内固定连接有多个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为弹性钢构成的三角加强筋,易于提高空心钢杆的强度,防止空心钢杆受到冲击后断裂。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储气内环之间连接有第二单向气阀,方便将空心钢杆内的气流导入储气内环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气阀的进气孔上缝合连接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为柔性塑料膜,所述第一单向气阀的进气口内连接有与隔离膜相匹配的穿刺针,通过穿刺针刺破隔离膜,使储气内环中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单向气阀进入分布式气袋中。进一步的,所述储气内环内填充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其安装方法为:S1,安装护栏单杆时,技术人员将护栏单杆插在安装杆上,插接时在护栏单杆与安装杆的连接处卡入加固环进行加固;S2,所有护栏单杆安装完毕后,在一对支架之间安装卡板,使卡板与连接块匹配,再在一对卡板与连接块之间安装锁紧螺栓,完成护栏单杆的固定;S3,将充气泵接入支架上的充气口,并进行充气工作,充气时,气流通过导气管进入安装杆中,然后通过插入安装杆内的插管进入空心钢杆内,最后通过充气管进入储气内环内,实现多个护栏单杆的同时充气,将所有护栏单杆充气完全后即可取下充气泵,此时完成护栏单杆的安装。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提高护栏的抗冲击能力,护栏受到冲击时首先通过护栏上的储气内环进行一次缓冲,当储气内环膨胀过大时,分布式气袋与储气内环之间的,储气内环上的分布式气袋充气,使冲击点附近的分布式气袋充气,再通过充气膨胀后的分布式气袋进行二次缓冲,且分布式气袋内的弹力球在受到冲击后也可进行辅助缓冲作用。(2)本方案的单个护栏可进行单独拆卸,单个护栏受冲击损坏后可通过拆卸卡板来进行护栏的单独拆卸,且护栏单杆与安装杆之间设置加固环对护栏单杆与安装杆的连接处进行加固和定位。(3)本方案复合气垫环处于充气状态时,相邻两个复合气垫环之间的间距为1-2cm,可以实现当单一护栏单杆受到冲击后,复合气垫环膨胀,相邻的护栏单杆可对其进行挤压来辅助缓冲,储气内环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缝合带,缝合带位于相邻两个分布式气袋之间,分布式气袋与缝合带缝合连接,可以实现方便分布式气袋安装时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栏单杆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1支架、2安装杆、3护栏单杆、301空心钢杆、302密封端头、303连接块、304插管、305加强层、4复合气垫环、401储气内环、402分布式气袋、403第一单向气阀、404弹力球、405内缓冲层、406缝合带、5加固环、501固定圈、502卡环、6卡板、7充气管、701进气管、702分流管、703第二单向气阀、8导气管、9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对支架(1),一对所述支架(1)之间连接有安装杆(2),所述安装杆(2)上插接有多个护栏单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单杆(3)包括空心钢杆(301),所述空心钢杆(301),所述空心钢杆(3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端头(302),一个所述密封端头(30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3),另一个所述密封端头(302)上固定连接有插管(304),一对所述支架(1)之间卡接有一对与连接块(303)相匹配的卡板(6),所述卡板(6)与连接块(303)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9),所述护栏单杆(3)上包覆有复合气垫环(4),所述护栏单杆(3)与复合气垫环(4)之间连接有加固环(5),所述复合气垫环(4)包括储气内环(401),所述储气内环(401)与护栏单杆(3)之间连接有充气管(7),所述储气内环(4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式气袋(402),所述分布式气袋(402)与储气内环(401)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403),所述储气内环(401)与护栏单杆(3)连接的一面为内缓冲层(405),所述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安装杆(2)之间连接有导气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一对支架(1),一对所述支架(1)之间连接有安装杆(2),所述安装杆(2)上插接有多个护栏单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单杆(3)包括空心钢杆(301),所述空心钢杆(301),所述空心钢杆(3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端头(302),一个所述密封端头(30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3),另一个所述密封端头(302)上固定连接有插管(304),一对所述支架(1)之间卡接有一对与连接块(303)相匹配的卡板(6),所述卡板(6)与连接块(303)之间连接有锁紧螺栓(9),所述护栏单杆(3)上包覆有复合气垫环(4),所述护栏单杆(3)与复合气垫环(4)之间连接有加固环(5),所述复合气垫环(4)包括储气内环(401),所述储气内环(401)与护栏单杆(3)之间连接有充气管(7),所述储气内环(4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式气袋(402),所述分布式气袋(402)与储气内环(401)之间连接有第一单向气阀(403),所述储气内环(401)与护栏单杆(3)连接的一面为内缓冲层(405),所述支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安装杆(2)之间连接有导气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气垫环(4)处于充气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复合气垫环(4)之间的间距为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内环(401)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缝合带(406),所述缝合带(406)位于相邻两个复合气垫环(4)之间,所述复合气垫环(4)与缝合带(406)缝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304)与安装杆(2)之间连接有加固环(5),所述加固环(5)包括固定圈(501),所述固定圈(501)上固定连接有卡环(502),所述卡环(502)与密封端头(302)卡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