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雨水调蓄的处理系统、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雨水调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的市政排水系统主要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就近排入水体,容易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道内排除的系统。目前,在现有的市政排水技术中,大多数分流制小区在雨天时,其雨水按照时长法、或是水质法、或是液位法将其分为初雨和中后期雨,而针对初雨的排放方式,一般是将初雨直接分流至市政污水管,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利用,然而,污水管的输送容量有限,本身无法容纳大量的污水和雨水的混合水,若对污水管进行改造,势必造成成本太高,而混有污水和初雨的混合水由于量较大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时,也会造成污水处理厂容量不足,或者处理资源浪费;另外在晴天时,由于初雨均已经在雨天时被处理排放,其水的处理排放量仅涉及生活污水,这样针对长期晴天时由于水处理排放量不足也极易导致河道的沿线无水补充的情况,发生河道干涸。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市政排水技术中,针对分流制小区存在着在雨天时针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压力很大、超负荷运转,降低了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和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污水管输送压力和输送强度,而对污水管道进行改造又势必增加成本,以及在晴天时由于水处理排放量不足也极易导致河道的沿线无水补充的情况,发生河道干涸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雨水调蓄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雨水支管,用于输送雨水;/n污水支管,与市政污水管相连通,以将污水输送至所述市政污水管中;/n雨水口,与所述雨水支管相连通;/n第一分流设施,分别与所述雨水支管和市政雨水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雨水支管的下游方位;/n初雨调蓄设施,与所述第一分流设施相连通;/n第二分流设施,与所述市政雨水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市政雨水管的下游方位;/n其中,在降雨时期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将所述雨水支管内输送的初雨分流至所述初雨调蓄设施中进行存储,并在非降雨时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所述市政雨水管、所述第二分流设施将所述初雨分流至在线处理设施处理后,再流入自然水体或者下游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水调蓄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雨水支管,用于输送雨水;
污水支管,与市政污水管相连通,以将污水输送至所述市政污水管中;
雨水口,与所述雨水支管相连通;
第一分流设施,分别与所述雨水支管和市政雨水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雨水支管的下游方位;
初雨调蓄设施,与所述第一分流设施相连通;
第二分流设施,与所述市政雨水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市政雨水管的下游方位;
其中,在降雨时期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将所述雨水支管内输送的初雨分流至所述初雨调蓄设施中进行存储,并在非降雨时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所述市政雨水管、所述第二分流设施将所述初雨分流至在线处理设施处理后,再流入自然水体或者下游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水利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设施通向所述市政雨水管方向的出水口处;
以及,
第二水利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流设施通向所述初雨调蓄设施方向的出水口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泵,设置在所述初雨调蓄设施中,以将所述初雨从所述初雨调蓄设施抽至所述市政雨水管或者所述第二分流设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送器,用于接收当前时期的识别指令,所述识别指令包括下述指令中的一种:用于表征非降雨时期的第一识别指令、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初雨的第二识别指令,以及用于表征在降雨时期雨水为中后期雨的第三识别指令;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送器、所述第一水利开关、所述第二水利开关进行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传送器发送的识别指令;
依据所述识别指令,对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和所述第二水利开关的开闭进行切换,所述切换具体包括: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一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和所述第二水利开关均开启,使在所述初雨调蓄设施中存储的初雨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所述第二分流设施分流至所述在线处理设施;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二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关闭,以及所述第二水利开关开启,使所述雨水支管中的初雨经所述第一分流设施分流至所述初雨调蓄设施进行存储;
当所述识别指令为第三识别指令时,控制所述第一水利开关开启,以及所述第二水利开关关闭,使所述雨水支管中的中后期雨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分流设施、所述市政雨水管、所述第二分流设施分流至所述在线处理设施。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雨调蓄设施为单元区域内的低洼地或湖塘或设置在单元区域内的蓄水池。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线处理设施为生态滞留池、或生物滤池、或物化处理设施、或生化处理设施、或氧化塘、或人工湿地。
7.一种用于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