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及方法,包括:调节部;缓冲部,与调节部相连通,缓冲部位于调节部的上方,以将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构成高度差;真空泵,与缓冲部相连通;在缓冲部进水时,由真空泵抽出所述缓冲部内的空气,进入调节部中的污水在气压差作用下流向存储空间中;在缓冲部出水时,缓冲部和外界大气压相连通,存储空间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调节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技术中对于输入的污水直接进入合流管予以输出的结构设计所存在在雨天时极易造成自然水体严重污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压力过大、资源浪费等技术缺陷,能够达到在不需要污水排放时对污水进行调蓄的技术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适用性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管网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用于对单元区域内的污水(如生活污水)进行排放,现有的排放过程中,其单元区域内的污水首先经污水支管输送至污水收容设施进行汇集并化学处理(如在污水收容设施中进行化学分解),使得处理后的上层液经合流管流入市政管道中进行后续处理。然而,该种排放方式使得在进行污水排放时,由污水收容设施输出的污水直接进入合流管后与雨水混合在一起,而在雨天时如果将该雨水和污水的混合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时极易造成受纳水体遭受严重的污染,如果将其直接排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时,造成雨天时的大量较干净的雨水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不必要的处理,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由污水收容设施输入的污水直接进入合流管予以输出的结构设计,存在在雨天时极易造成自然水体严重污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压力过大、资源浪费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于由污水收容设施输入的污水直接进入合流管予以输出的结构设计,存在在雨天时极易造成自然水体严重污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压力过大、资源浪费等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节部,用于接收单元区域内排出的污水,并与合流管相连通;缓冲部,内部具有一存储空间,与所述调节部相连通,以和所述调节部构成所述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的双区域结构,所述缓冲部还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真空泵,与所述缓冲部相连通;其中,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调节部的上方,以将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构成高度差;在所述缓冲部进水时,由所述真空泵抽出所述缓冲部内的空气,使得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形成气压差,进入所述调节部中的污水在气压差作用下流向所述存储空间中;在所述缓冲部出水时,所述缓冲部和外界大气压相连通使得所述气压差消失,所述存储空间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调节部,并由所述合流管排出。可选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缓冲部上的真空口;在所述真空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将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缓冲部相连通;在所述真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将所述缓冲部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可选的,还包括:供电源,与所述真空泵电连接,所述供电源是下述电源中的一种:太阳能供电设备或者外接电源设备。可选的,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进口,接收单元区域内排出的污水;第一调节出口和第二调节出口,所述第一调节出口与合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出口开设在所述调节部的顶部。可选的,所述缓冲部包括: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口,所述缓冲口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出口与所述调节部相连通,所述缓冲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调节出口的底标高;所述提升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存储空间相通。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出口处的第一开关。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提升管上的第三开关。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三开关设置在所述提升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存储空间相通部位处。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真空口开设在所述缓冲部的顶部。可选的,所述调节部是化粪池;和/或,所述第一开关是闸门、堰门、阀门、闸阀、气囊、气枕、管夹阀或柔性调节装置中的一种;和/或,所述第三开关是闸门、堰门、阀门、闸阀、气囊、气枕、管夹阀或柔性调节装置中的一种。第二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缓冲部是否需要出水的识别指令,若是,则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开启,以及第二阀门打开,使得缓冲部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调节部,并由合流管排出;接收所述缓冲部是否需要储水的识别指令,若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对所述缓冲部抽真空,使得调节部和缓冲部形成气压差;污水在气压作用下由调节部压入缓冲部中。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调蓄装置,在雨天需要将污水和雨水分开时,只需在真空泵作用下调节部和缓冲部之间形成气压差,调节部中的污水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由调节部压入缓冲部中进行存储,使得合流管中仅存在雨水,而当需要污水输出时,在缓冲部与外界大气压连通时该压力差消失,使得存储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调节部流入合流管中即可,有效的避免了技术中对于由污水收容设施输入的污水直接进入合流管予以输出的结构设计所存在在雨天时极易造成自然水体严重污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压力过大、资源浪费等技术缺陷,能够达到在不需要污水排放时对污水进行调蓄的技术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适用性广的特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调蓄装置太阳能供电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调蓄装置外接电源设备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同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本说明书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为清楚、明白的理解本说明书,进而支持本说明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应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特在介绍本说明书之前,针对其所涉及的术语名词作出如下解释:“单元区域”,是指存在污水的区域,如小区、学校、写字楼、商场等;污水支管,“合流管”,是在单元区域管道中用于输送雨水、污水或者雨水和污水的混合水的管道;“污水收容设施”,是指用于对单元区域内污水支管所传输的污水进行汇集并化学处理,可以是类似于化粪池等具有处理功能池体结构;“底标高”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调节部(10),用于接收单元区域内排出的污水,并与合流管相连通;/n缓冲部(40),内部具有一存储空间(401),与所述调节部(10)相连通,以和所述调节部(10)构成所述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的双区域结构,所述缓冲部(40)还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n真空泵(130),与所述缓冲部(40)相连通;/n其中,所述缓冲部(40)位于所述调节部(10)的上方,以将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构成高度差;在所述缓冲部(40)进水时,由所述真空泵(130)抽出所述缓冲部(40)内的空气,使得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形成气压差,进入所述调节部(10)中的污水在气压差作用下流向所述存储空间(401)中;在所述缓冲部(40)出水时,所述缓冲部(40)和外界大气压相连通使得所述气压差消失,所述存储空间(401)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调节部(10),并由所述合流管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调节部(10),用于接收单元区域内排出的污水,并与合流管相连通;
缓冲部(40),内部具有一存储空间(401),与所述调节部(10)相连通,以和所述调节部(10)构成所述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的双区域结构,所述缓冲部(40)还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
真空泵(130),与所述缓冲部(40)相连通;
其中,所述缓冲部(40)位于所述调节部(10)的上方,以将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构成高度差;在所述缓冲部(40)进水时,由所述真空泵(130)抽出所述缓冲部(40)内的空气,使得所述双区域结构中的两个区域形成气压差,进入所述调节部(10)中的污水在气压差作用下流向所述存储空间(401)中;在所述缓冲部(40)出水时,所述缓冲部(40)和外界大气压相连通使得所述气压差消失,所述存储空间(401)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所述调节部(10),并由所述合流管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设在所述缓冲部(40)上的真空口(405);
在所述真空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406),将所述真空泵(130)和所述缓冲部(40)相连通;
在所述真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407),将所述缓冲部(40)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电源,与所述真空泵(130)电连接,所述供电源是下述电源中的一种:太阳能供电设备或者外接电源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10)包括:
调节进口(102),接收单元区域内排出的污水;
第一调节出口(103)和第二调节出口(104),所述第一调节出口(103)与合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出口(104)开设在所述调节部(10)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区域污水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