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搅拌轴通过旋转接头与搅拌器驱动装置连接,搅拌轴内被第一隔板分为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第一进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一出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出水管连通,连接环内被第二隔板分为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与第一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搅拌叶片内被第三隔板分为第三进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第三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连通,第三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搅拌器上也可以通入冷却水,用于降温,冷却水可以在反应釜内部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缩短了降温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荧光增白剂生产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在其反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以达到反应要求,现有的反应釜的降温通常只是通过反应釜外部的夹套实现的,降温时间较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降温时间的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器驱动装置,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连接环和固定安装在连接环上的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设于釜体上,所述搅拌轴通过旋转接头与搅拌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上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搅拌轴内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第一空腔分割为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通过第一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连接环内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第二空腔分割为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与第一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所述搅拌叶片内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第三空腔分割为第三进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进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通过第二过水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釜体的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夹套上设有与夹层空间连通的夹套进口和夹套出口,所述夹套进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夹套出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隔板与搅拌轴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隔板与连接环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隔板与搅拌叶片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搅拌器上也可以通入冷却水,用于降温,冷却水可以在反应釜内部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缩短了降温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釜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器驱动装置;5、搅拌轴;6、连接环;7、搅拌叶片;8、第一隔板;9、第一进水通道;10、第一出水通道;11、第二隔板;12、第二进水通道;13、第二出水通道;14、第三隔板;15、第三进水通道;16、第三出水通道;17、第一过水口;18、第二过水口;19、旋转接头;20、第三加强筋;21、第一进水管;22、第一出水管;23、夹套;24、夹套进口;25、夹套出口;26、第二进水管;27、第一风机;28、第一加强筋;29、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2,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器驱动装置4,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5、固定安装在搅拌轴5上的连接环6和固定安装在连接环6上的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为电动机,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设于釜体1上,所述搅拌轴5通过旋转接头19与搅拌器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19上设有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所述搅拌轴5内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将第一空腔分割为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第一过水口17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进水管2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出水管22连通,所述连接环6内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将第二空腔分割为第二进水通道12和第二出水通道13,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与第一进水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3与第一出水通道10连通,所述搅拌叶片7内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有第三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4将第三空腔分割为第三进水通道15和第三出水通道16,所述第三进水通道15和第三出水通道16通过第二过水口18连通,所述第三进水通道15与第二进水通道12连通,所述第三出水通道16与第二出水通道13连通。所述釜体1的外侧设有夹套23,所述夹套23与釜体1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夹套23上设有与夹层空间连通的夹套进口24和夹套出口25,所述夹套进口24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6,所述夹套出口25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7。所述第一隔板8与搅拌轴5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筋28,所述第二隔板11与连接环6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筋29,所述第三隔板14与搅拌叶片7之间连接有第三加强筋20。可以增强稳定性,提高机械强度。本技术的反应釜降温时,除了通过反应釜外部的夹套实现,还可以通过在搅拌器上通入冷却水,用于降温,冷却水可以在反应釜内部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缩短了降温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2),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器驱动装置(4),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5)、固定安装在搅拌轴(5)上的连接环(6)和固定安装在连接环(6)上的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为电动机,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设于釜体(1)上,所述搅拌轴(5)通过旋转接头(19)与搅拌器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19)上设有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所述搅拌轴(5)内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将第一空腔分割为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第一过水口(17)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进水管(2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出水管(22)连通,所述连接环(6)内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将第二空腔分割为第二进水通道(12)和第二出水通道(13),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与第一进水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3)与第一出水通道(10)连通,所述搅拌叶片(7)内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有第三隔板(14),所述第三隔板(14)将第三空腔分割为第三进水通道(15)和第三出水通道(16),所述第三进水通道(15)和第三出水通道(16)通过第二过水口(18)连通,所述第三进水通道(15)与第二进水通道(12)连通,所述第三出水通道(16)与第二出水通道(1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增白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2),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和搅拌器驱动装置(4),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5)、固定安装在搅拌轴(5)上的连接环(6)和固定安装在连接环(6)上的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为电动机,所述搅拌器驱动装置(4)设于釜体(1)上,所述搅拌轴(5)通过旋转接头(19)与搅拌器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19)上设有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所述搅拌轴(5)内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将第一空腔分割为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和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第一过水口(17)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通道(9)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进水管(21)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0)通过旋转接头(19)与第一出水管(22)连通,所述连接环(6)内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有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将第二空腔分割为第二进水通道(12)和第二出水通道(13),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文,张彦军,周建玲,牛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诚宇化工有限公司新城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