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釜体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釜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釜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所述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右侧的进料口。该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旋桨叶旋转,使得螺旋桨叶将釜体底部的物料运送到顶部甩出,达到上下翻动物料的目的,进而使得物料混合更充分,加快了釜体内部物料的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
技术介绍
化工产品的使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水性丙烯酸树脂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多年来,我国水性丙烯酸树脂行业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丙烯酸树脂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丙烯酸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脂、苯乙烯等原料合成的共聚物,以其为成膜基料的涂料具有色浅、保色、保光、耐候、耐腐蚀和耐污染等优点,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电子夹具、工业塑料、日用品等方面产品的涂饰,丙烯酸树脂在涂料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合成丙烯酸树脂的重要设备之一就是丙烯酸树脂反应釜。1、现有技术中,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在合成丙烯酸树脂时,需要对其搅拌,现有的搅拌装置,搅拌杆通常是单向转动,搅拌不充分,搅拌速度慢;2、现有技术中,搅拌装置中的搅拌杆不能够对物料进行上下翻动,使得物料能够在某一区域进行混合,搅拌混合不彻底,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具备搅拌彻底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以解决现有反应釜在使用时存在缺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釜体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釜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釜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所述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右侧的进料口,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釜体内部的喷头,所述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盘,所述主动齿盘的表面啮合有链条,所述主动齿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从动齿盘,所述从动齿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所述搅拌叶的表面开设有弧形长条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呈环形阵列设置在釜体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与盖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通过轴承与盖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转轴对称设置在釜体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杆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转轴的表面,所述搅拌齿的一端呈尖锐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旋桨叶旋转,使得螺旋桨叶将釜体底部的物料运送到顶部甩出,达到上下翻动物料的目的,进而使得物料混合更充分,加快了釜体内部物料的反应速率。2、该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旋转,使得搅拌杆和搅拌叶转动,搅拌齿能够将物料破碎,搅拌叶能够带动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流动搅拌,搅拌杆和搅拌叶能够对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得物料混合的更彻底,解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叶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支撑腿;3、第一电机;4、出料口;5、盖板;6、箱体;7、第一转轴;8、螺旋桨叶;9、第二电机;10、进料口;11、水管;12、喷头;13、水泵;14、主动齿盘;15、链条;16、从动齿盘;17、第二转轴;18、搅拌杆;19、搅拌叶;20、搅拌齿;21、弧形长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釜体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釜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口4,釜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5,釜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6,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8,盖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9右侧的进料口10,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1,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釜体1内部的喷头12,水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3,第二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盘14,主动齿盘14的表面啮合有链条15,主动齿盘14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有从动齿盘16,从动齿盘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第二转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9,搅拌叶19的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20,搅拌叶19的表面开设有弧形长条孔21。具体的,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2呈环形阵列设置在釜体1的底部。本实施方案中,四个支撑腿2能够对釜体1进行稳定支撑,防滑垫增大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支撑腿2更稳定,保证了釜体1的牢固性。具体的,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9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本实施方案中,保护罩能够对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9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破坏。具体的,喷头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与盖板5固定连接。本实施方案中,能够对喷头12进行加固,提高了喷头12的牢固性。具体的,第二转轴17的顶端通过轴承与盖板5活动连接,第二转轴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转轴17对称设置在釜体1的两侧。本实施方案中,第二转轴17与盖板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使得第二转轴17的运行更稳定,两个第二转轴17带动搅拌装置进行旋转,能够对釜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快速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搅拌杆18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转轴17的表面,搅拌齿20的一端呈尖锐状。本实施方案中,搅拌齿21能够将物料破碎,搅拌杆18和搅拌齿20能够对物料进行快速搅拌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0添加到釜体1内部,利用水泵13向釜体1的内部添加液体,使得液体喷洒在釜体1内部的物料上,启动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转轴7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釜体(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釜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口(4),所述釜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釜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6),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8),所述盖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所述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9)右侧的进料口(10),所述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釜体(1)内部的喷头(12),所述水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第二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盘(14),所述主动齿盘(14)的表面啮合有链条(15),所述主动齿盘(14)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有从动齿盘(16),所述从动齿盘(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所述第二转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9),所述搅拌叶(19)的两侧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20),所述搅拌叶(19)的表面开设有弧形长条孔(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的丙烯酸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釜体(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釜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口(4),所述釜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釜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6),所述第一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8),所述盖板(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所述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9)右侧的进料口(10),所述箱体(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釜体(1)内部的喷头(12),所述水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第二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盘(14),所述主动齿盘(14)的表面啮合有链条(15),所述主动齿盘(14)通过链条(15)传动连接有从动齿盘(16),所述从动齿盘(1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所述第二转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9),所述搅拌叶(19)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史星照,李赟,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华夏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