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10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5
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转动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进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热气供应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制服短袖衬衣吹风晾晒,采用电动滑块带着短袖衬衣与皮带同速同向移动,第四锥形管与第三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的方式向第一出气管级第二出气管内传送热气,使得短袖衬衣在移动晾晒过程中进行热气吹干,能够使得短袖衬衣在吹热气过程中处于撑开状态,能够有效的防止衣服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衣服晾晒吹风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衣服的清洁与保养,尤其是很多行业对于着装要求越来越高,在夏季也需要着制服工作,因此很多医院和大型的企业都有专门的洗衣房对制服进行统一的清洗,但是制服衬衣在洗净后大多是直接进行晾晒,由于洗衣房每天需要清洗的制服衬衣的量很大,大多是采用室内吹风机的方式对制服衬衣进行晾晒吹干,但是采用室内吹风进行吹干的方式容易使得对制服衬衣的吹风不均匀从而容易造成衣服粘结形成褶皱,影响整体美观度,且洗衣房对于制服衬衣的晾晒大多是手工将晾晒支架从衣服领口处塞入衣服内部进行支撑,不仅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且对衣物领口的拉扯容易造成衣物变形,对衣物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转动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连接,右侧的转动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第一锥形管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相通,第一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第一通孔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第一锥形孔塞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皮带与转动管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皮带内部靠近转动管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对应的第一凹槽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均能与第一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第二锥形孔塞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内远离转动管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外端能与第二推杆外端接触配合,皮带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第二锥形管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第一连管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第二锥形管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第三锥形孔塞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第三推杆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内,第三推杆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的外周,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内壁,皮带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与皮带平行的闭合的导轨,导轨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开口朝前的C型的连接硬管,连接硬管的上侧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与之垂直且与之相通的横管,横管的左右两端均封闭,横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斜向下的带有锁止功能的伸缩杆,伸缩杆的活动端均位于远离横管中部的一侧,伸缩杆的活动端前侧均固定安装斜向前侧下方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前端均固定安装与对应侧的伸缩杆平行的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两端均封闭,第一出气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横管的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进气软管的一端,进气软管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侧的第一出气管且与之内部相通,连接硬管下侧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与第一出气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出气管的上端封闭,第二出气管的下端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上大下小的第四锥形管,第四锥形管内下部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第二储气罐的下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与第四锥形孔塞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三弹簧,第四锥形管的下端能够与第三锥形管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出气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孔,第一动力装置、电动滑块、热气供应设备,第一电动伸缩杆均分别与电源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所述的第二出气管的上端开设竖向的第五通孔,第二出气管内设有竖向的与之接触配合的活动管,活动管的下端与第二出气管内部相通,活动管的上端封闭且贯穿第五通孔,活动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三出气孔,第二出气管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竖向的滑槽,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活动管下端对应侧。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所述的转动管的外周均开设环形凹槽,皮带的内侧能与环形凹槽接触配合,第一锥形管均位于环形凹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的前侧上部固定安装输出轴朝前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第一齿轮,位于右侧的第一转轴的外周固定套装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电机与电源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所述的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制服短袖衬衣吹风晾晒;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工作人员先调节伸缩杆,使得伸缩杆均伸长,从而将第一出气管分别插入衬衣短袖的两个衣袖中,然后再调节伸缩杆的伸长长度,使得两第一出气管将衬衣短袖悬挂,由于第二出气管与第一出气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从而将衬衣短袖的衣身部分套在第二出气管的外侧;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对应侧的第一转轴转动,使得右侧的转动管随之转动,转动管的转动使得皮带进行逆时针方向转动,热气供应装置向进气管内供应热气,热气进入右侧的转动管内,由于右侧的转动管的右侧外周与皮带的内侧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锥形管及对应的第一推杆均插入皮带下部的第一凹槽内,由于第一推杆的外端能与第二推杆的外端接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推杆与对应的第二推杆接触并相互推顶,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沿对应的第一锥形管向转动管中部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弹簧压缩,同时使得第二锥形孔塞沿对应的第二凹槽向皮带远离转动管的一侧移动,使得对应的第二弹簧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锥形孔塞不再将第一锥形管密封封堵,第二锥形孔塞不再将对应的第二凹槽下端封堵,从而使得转动管内部与皮带内部相通,从而使得转动管内部的热气依次经过第一通孔、第一锥形管、第一凹槽、第二通孔、第二凹槽进入皮带内部,此时,皮带内侧未与右侧的转动管外周接触配合的部分对应的第二锥形孔塞均与对应的第二凹槽密封接触配合,同时右侧的转动管外周未与皮带接触的第一锥形孔塞均与对应的第一锥形管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1),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1)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3),第一转轴(2)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3)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4)的前端固定连接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1)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5)连接,右侧的转动管(1)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7),第一锥形管(7)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6)相通,第一锥形管(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9),第一通孔(6)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9)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1),第一锥形孔塞(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8),皮带(5)与转动管(1)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2),皮带(5)内部靠近转动管(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12)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2)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14),第一凹槽(12)均能与第一锥形管(7)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13)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16),第二锥形孔塞(16)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46)的一端,第二弹簧(4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5)内远离转动管(1)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1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17),第一推杆(8)外端能与第二推杆(17)外端接触配合,皮带(5)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15),第三通孔(15)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18),第二锥形管(1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19),第一连管(19)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20),第二锥形管(20)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锥形孔塞(2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22),第三推杆(22)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19)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20)内,第三推杆(22)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47),第四弹簧(4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22)的外周,第四弹簧(4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19)内壁,皮带(5)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与皮带(5)平行的闭合的导轨(21),导轨(21)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2),电动滑块(22)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23),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下端固定安装开口朝前的C型的连接硬管(24),连接硬管(24)的上侧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与之垂直且与之相通的横管(25),横管(25)的左右两端均封闭,横管(2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斜向下的带有锁止功能的伸缩杆(26),伸缩杆(26)的活动端均位于远离横管(25)中部的一侧,伸缩杆(26)的活动端前侧均固定安装斜向前侧下方的连接杆(27),连接杆(27)的前端均固定安装与对应侧的伸缩杆(26)平行的第一出气管(28),第一出气管(28)的两端均封闭,第一出气管(28)的外周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出气孔(29),横管(25)的左右两侧顶面均固定连接与之内部相通的进气软管(30)的一端,进气软管(3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侧的第一出气管(28)且与之内部相通,连接硬管(24)下侧的水平部前端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二出气管(31),第二出气管(31)与第一出气管(28)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一出气管(31)的上端封闭,第二出气管(31)的下端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上大下小的第四锥形管(32),第四锥形管(32)内下部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第四锥形孔塞(33),第二储气罐(31)的下部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与第四锥形孔塞(33)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三弹簧(35),第四锥形管(32)的下端能够与第三锥形管(20)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出气管(31)的外周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气孔(36),第一动力装置、电动滑块(22)、热气供应设备,第一电动伸缩杆(23)均分别与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内部加热吹风型服装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前后方向的转动管(1),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端均封闭,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开口,位于左侧的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以及位于右侧的转动管(1)的后侧均固定安装前后方向的第一转轴(2),转动管(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竖向的第一支架(3),第一转轴(2)的外端均轴承连接对应侧的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均固定安装于地面,右侧的转动管(1)的前侧通过密封轴承连接进气管(4),进气管(4)的后端贯穿对应的第一支架(3)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气管(4)的前端固定连接热气供应设备,位于右侧的后部的第一支架(3)设有驱动对应的第一转轴(2)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两转动管(1)之间通过内部空心的皮带(5)连接,右侧的转动管(1)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锥形的第一锥形管(7),第一锥形管(7)均与对应的第一通孔(6)相通,第一锥形管(7)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一锥形孔塞(9),第一通孔(6)内均固定安装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与对应的第一锥形孔塞(9)的内侧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11),第一锥形孔塞(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一推杆(8),皮带(5)与转动管(1)接触配合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一凹槽(12),皮带(5)内部靠近转动管(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与第一凹槽(12)一一对应的内大外小的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2)之间均开设竖向的第二通孔(14),第一凹槽(12)均能与第一锥形管(7)密封插接配合,第二凹槽(13)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二锥形孔塞(16),第二锥形孔塞(16)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弹簧(46)的一端,第二弹簧(4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皮带(5)内远离转动管(1)的一侧,第二锥形孔塞(16)的外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垂直的第二推杆(17),第一推杆(8)外端能与第二推杆(17)外端接触配合,皮带(5)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数个与之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15),第三通孔(15)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外小内大的第二锥形管(18),第二锥形管(1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连管(19),第一连管(19)的外端均固定连接外大内小的锥形的第三锥形管(20),第二锥形管(20)内均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外小内大的第三锥形孔塞(21),第三锥形孔塞(21)的外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推杆(22),第三推杆(22)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连管(19)位于对应的第三锥形管(20)内,第三推杆(22)的外周均套设有第四弹簧(47),第四弹簧(4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推杆(22)的外周,第四弹簧(4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管(19)内壁,皮带(5)的上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前侧与皮带(5)平行的闭合的导轨(21),导轨(21)的下部设有数个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22),电动滑块(22)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23),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下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