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49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包括上壁具有出气孔的壳体、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散热风机,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上壁之间形成上气流空腔,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两侧壁形成两个隔热腔,隔热腔与上气流空腔相通,散热风机将隔热腔内的气流吹入至上气流空腔内;散热风机吸入的气流集中地导入到隔热腔内,以疏散隔热腔内原本滞留的气流,并将气流挤压至烘干模块的上气流空腔内,并用发热部件对流入气流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不仅使得隔热腔内的气流得以疏散、流通,防止隔热腔内的热气流瘀滞使烘干模块的壳体发烫,避免无意间烫伤使用者;并且能够加快烘干模块的加热速度,提高晾衣机的烘干衣物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居领域的晾衣机,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
技术介绍
现代家居生活中,人们为了生活的快捷与方便,通常会在阳台区域安装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以便在短时间内烘干衣物。申请公布号为CN108330660A、CN108330661A及授权公告号为“CN209010799U”等系列专利中所公开为常规的烘干模块,通常包括长筒状壳体和位于长筒状壳体内的发热部件、风机模块,长筒状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在风机模块的作用下从进风口引入,经发热部件加热后从出风口吹出。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会使长筒状壳体的侧壁温度较高,使用者可能会被壳体的侧壁所烫伤。有鉴于此,本技术将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壁具有出气孔的壳体、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机,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壁具有出气孔的壳体、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机,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上壁之间形成上气流空腔,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两侧壁形成两个隔热腔,所述的隔热腔与所述的上气流空腔相通,所述的散热风机将隔热腔内的气流吹入至所述的上气流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壁具有出气孔的壳体、壳体内的发热部件和至少一个散热风机,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上壁之间形成上气流空腔,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两侧壁形成两个隔热腔,所述的隔热腔与所述的上气流空腔相通,所述的散热风机将隔热腔内的气流吹入至所述的上气流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部件与壳体的下壁之间形成下气流空腔,所述的隔热腔与所述的下气流空腔联通,所述的散热风机将隔热腔内的气流吹入至所述的下气流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部件的侧部设有隔热板,所述的隔热板与所述的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的隔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风机安装于壳体的端部,在散热风机内侧的壳体内设有导风部件,所述的导风部件将散热风机引入的气流同时导入到所述的隔热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航君杨利军沈理孟叶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