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9310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为原料,经过熔融、组件分配、挤出冷却、牵伸、铺网、水刺等工艺,首先形成双组份中空橘瓣超细纤维的基布,然后对基布进行开纤、拒水处理以及添加静电处理,得到超纤抗菌无纺布;最后经过分切和复合制成口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熔喷无纺布无替代品的难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开纤,使无纺布内部结构更为均匀,提升了材料的柔软舒适度,使佩戴者佩戴更加舒服,在对双组份中空橘瓣超细纤维的基布进行充分开纤的基础上,通过拒水处理和添加静电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吸附功能,增强了过滤效率,长时间使用下,也不会因湿气导致过滤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熔喷无纺布是口罩中的过滤材料,目前,我国生产熔喷无纺布的生产线只有60多条,日产能近70吨(可制成口罩7000万余片),目前,尚无替代材料,导致熔喷无纺布成为制约口罩生产的主要瓶颈。熔喷无纺布的原料为聚丙烯,但以聚丙烯为原料的熔喷无纺布,佩戴舒适性差,且在后道灭菌及辐照处理环节,会引起降解老化等问题,加上其材料本身的疏水特性,长时间使用后,湿气会导致过滤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以实现现有熔喷无纺布的替代,且解决目前口罩佩戴舒适性差、长时间佩戴后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原料,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步骤2,对原料中各组分分别进行干燥;步骤3,将干燥后的各组分分别送入螺杆,分段逐渐升温加热,使原料熔融,并排除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异物后稳定的进入熔体管道;步骤4,熔融的各组分按比例通过计量泵后进入纺丝组件,在纺丝组件内的通道内混合、流动、分配,最终汇集成熔体细流,从喷丝孔挤出;步骤5,喷丝板挤出的熔体细流,在侧吹风的作用下逐渐冷却凝固;步骤6,冷却过的丝束通过压缩空气填充的牵伸管,在高速风的带动下牵伸拉长变细,直至细度达到预设值;步骤7,从水刺头的高压腔体内射出的高压水针直接作用在纤网表面,将表面纤维刺入内部,经过托网帘的反弹作用将反面的纤维刺回,使纤维间相互缠结抱合,使蓬松纤网形成基布;步骤8,将基布烘干;步骤9,将烘干后的基布放入碱溶液中进行水洗开纤;步骤10,对开纤后的基布进行后整理,后整理至少包括拒水处理,拒水处理为将基布浸泡在含有高分子氟化物的溶液中;步骤11,将基布烘干;步骤12,对烘干后的基布进行添加静电处理,得到超纤抗菌无纺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其由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得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应用,将所述超纤抗菌无纺布进行分切,然后将分切后的超纤抗菌无纺布与两层纺粘布复合以制成口罩。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以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为原料,经过熔融、组件分配、挤出冷却、牵伸、铺网、水刺等工艺,首先形成双组份中空橘瓣超细纤维的基布,然后对基布进行开纤,在碱溶液中,利用PET和聚酰胺-6(或聚丙烯)不同的热收缩、强力和抗拉伸性能,使PET与聚酰胺-6(或聚丙烯)能够更好的分离,达到充分开纤的效果,解决水刺物理开纤的不足;同时碱液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PET纤维的表面变得粗超,且微观上纤维表面出现部分开叉和分裂,进一步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使无纺布内部结构更为均匀,增加其导水功能,开纤后,通过高分子氟化物对无纺布进行后整理,能够在纤维均匀附加上一层氟化物高分子膜,在烘干过程中使纤维带有少量电荷,之后再对基布进行添加静电处理,进一步添加静电荷,添加静电荷的无纺布对颗粒物和细菌可产生静电吸附功能,提高细菌和颗粒物的过滤效率,经检验机构测试,该方法制造的超纤抗菌无纺布,其过滤效率能够达到90.6以上,符合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标准要求,解决了目前熔喷无纺布无替代品的难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开纤,提升了材料的柔软舒适度,使佩戴者佩戴更加舒服,在对双组份中空橘瓣超细纤维的基布进行充分开纤的基础上,通过拒水处理和添加静电处理,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吸附功能,增强了过滤效率,长时间使用下,也不会因湿气导致过滤效率降低。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的,当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时,步骤4中,原料中各组分的混合比例为:60%的PET和40%的聚酰胺-6;当原料为PET和聚丙烯时,步骤4中,原料中各组分的混合比例为:40%的PET和60%的聚丙烯。进一步的,步骤9具体为:将基布放入浓度为0.5%的碱溶液中,在100℃下水洗2~4次。进一步的,步骤10中,拒水处理具体为:将基布浸泡在浓度为1.5%高分子氟化物溶液中,在100℃下水洗2~4次。进一步的,步骤6具体为:冷却过的丝束通过压缩空气填充的牵伸管,在高速风的带动下牵伸拉长变细,直至细度达到2.4D~2.8D。进一步的,步骤12具体为:对烘干后的基布外加高压电场,使基布添加静电荷。进一步的,步骤10中,后整理还包括阻燃处理,阻燃处理为将基布浸泡在含有阻燃剂的溶液中。进一步的,高分子氟化物为聚四氟乙烯。进一步的,碱溶液为NaOH溶液。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为:将聚酰胺-6通过110℃的热压缩空气除湿,使其达到含水率100PPm以下,将PET通过170℃的热压缩空气干燥后结晶,使其达到含水率30PPm以下;或者;将聚丙烯通过110℃的热压缩空气除湿,使其达到含水率100PPm以下,将PET通过170℃的热压缩空气干燥后结晶,使其达到含水率30PPm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原料,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步骤2,对原料中各组分分别进行干燥;步骤3,将干燥后的各组分分别送入螺杆,分段逐渐升温加热,使原料熔融,并排除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异物后稳定的进入熔体管道;步骤4,熔融的各组分按比例通过计量泵后进入纺丝组件,在纺丝组件内的通道内混合、流动、分配,最终汇集成熔体细流,从喷丝孔挤出;步骤5,喷丝板挤出的熔体细流,在侧吹风的作用下逐渐冷却凝固;步骤6,冷却过的丝束通过压缩空气填充的牵伸管,在高速风的带动下牵伸拉长变细,直至细度达到预设值;步骤7,从水刺头的高压腔体内射出的高压水针直接作用在纤网表面,将表面纤维刺入内部,经过托网帘的反弹作用将反面的纤维刺回,使纤维间相互缠结抱合,使蓬松纤网形成基布;步骤8,将基布烘干;步骤9,将烘干后的基布放入碱溶液中进行水洗开纤;步骤10,对开纤后的基布进行后整理,后整理至少包括拒水处理,拒水处理为将基布浸泡在含有高分子氟化物的溶液中;步骤11,将基布烘干;步骤12,对烘干后的基布进行添加静电处理,得到超纤抗菌无纺布。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限定于以下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准备原料,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n步骤2,对原料中各组分分别进行干燥;/n步骤3,将干燥后的各组分分别送入螺杆,分段逐渐升温加热,使原料熔融,并排除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异物后稳定的进入熔体管道;/n步骤4,熔融的各组分按比例通过计量泵后进入纺丝组件,在纺丝组件内的通道内混合、流动、分配,最终汇集成熔体细流,从喷丝孔挤出;/n步骤5,喷丝板挤出的熔体细流,在侧吹风的作用下逐渐冷却凝固;/n步骤6,冷却过的丝束通过压缩空气填充的牵伸管,在高速风的带动下牵伸拉长变细,直至细度达到预设值;/n步骤7,从水刺头的高压腔体内射出的高压水针直接作用在纤网表面,将表面纤维刺入内部,经过托网帘的反弹作用将反面的纤维刺回,使纤维间相互缠结抱合,使蓬松纤网形成基布;/n步骤8,将基布烘干;/n步骤9,将烘干后的基布放入碱溶液中进行水洗开纤;/n步骤10,对开纤后的基布进行后整理,后整理至少包括拒水处理,拒水处理为将基布浸泡在含有高分子氟化物的溶液中;/n步骤11,将基布烘干;/n步骤12,对烘干后的基布进行添加静电处理,得到超纤抗菌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原料,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或者PET和聚丙烯;
步骤2,对原料中各组分分别进行干燥;
步骤3,将干燥后的各组分分别送入螺杆,分段逐渐升温加热,使原料熔融,并排除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异物后稳定的进入熔体管道;
步骤4,熔融的各组分按比例通过计量泵后进入纺丝组件,在纺丝组件内的通道内混合、流动、分配,最终汇集成熔体细流,从喷丝孔挤出;
步骤5,喷丝板挤出的熔体细流,在侧吹风的作用下逐渐冷却凝固;
步骤6,冷却过的丝束通过压缩空气填充的牵伸管,在高速风的带动下牵伸拉长变细,直至细度达到预设值;
步骤7,从水刺头的高压腔体内射出的高压水针直接作用在纤网表面,将表面纤维刺入内部,经过托网帘的反弹作用将反面的纤维刺回,使纤维间相互缠结抱合,使蓬松纤网形成基布;
步骤8,将基布烘干;
步骤9,将烘干后的基布放入碱溶液中进行水洗开纤;
步骤10,对开纤后的基布进行后整理,后整理至少包括拒水处理,拒水处理为将基布浸泡在含有高分子氟化物的溶液中;
步骤11,将基布烘干;
步骤12,对烘干后的基布进行添加静电处理,得到超纤抗菌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原料为PET和聚酰胺-6时,步骤4中,原料中各组分的混合比例为:60%的PET和40%的聚酰胺-6;
当原料为PET和聚丙烯时,步骤4中,原料中各组分的混合比例为:40%的PET和60%的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罩的超纤抗菌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具体为:
将基布放入浓度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孝龙柴文强戚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