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08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液相辅助溶剂热还原法在铋硫氯晶粒表面包覆一层镍单质。方法包括:铋硫氯粉体研磨、稀盐酸浸泡清洗除杂;超声震荡分散;浸泡氢氧化钠溶液10~20min;加入硫酸镍溶液使表面形成氢氧化镍颗粒包覆;使用液相辅助溶剂热还原法还原氢氧化镍;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晶粒表面均匀包覆镍单质的包镍铋硫氯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通过包覆镍修饰铋硫氯晶粒表面,维持铋硫氯自身较高的初始塞贝克系数,电导率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三元铋硫属化合物自发现以来,因其自身独特的带隙可控性质、优异的光电以及热电性能参数,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半导体电能转换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例如BiSX,BiOCl和CdZnTe已广泛用于光催化和光伏电池。经调查表明,属于本体系的铋硫氯材料大多具有1.7-2.0eV的带隙,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强的吸光系数,极高的塞贝克系数以及较低的热导率。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晶格结构所限,铋硫氯材料表现出极低的电导率性质,因此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其在半导体电学转换方面的应用。毋庸置疑,提高铋硫氯的导电性会对此材料带来性能方面的巨大提升。对于提高电导率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提升其载流子浓度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在其晶粒表面包覆一层导电性高的材料辅助提升材料的导电性。众所周知,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化学镀镍是一种成熟的工艺,可以将镍元素均匀地沉积在材料的晶粒表面。在铋硫氯晶体表面镀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目前尚未有在铋硫氯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n(1)按比例称取铋硫氯粉体,经研磨粉碎转入盐酸溶液超声酸洗,然后蒸馏水超声洗涤,离心分离,得到分散的铋硫氯粉体;/n(2)将步骤(1)所得分散的铋硫氯粉体加入至氢氧化钠溶液中,粉末完全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超声10~20min,过滤,制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钠的铋硫氯前驱体;/n(3)将步骤(2)所得的前驱体铋硫氯转入至搅拌条件下的镍盐溶液中,加热20~30min,过滤分离,制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镍纳米颗粒的铋硫氯晶体;/n(4)将步骤(3)所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镍纳米颗粒的铋硫氯粉体转入至还原剂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热、保温5~7h;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镍包覆铋硫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铋硫氯粉体,经研磨粉碎转入盐酸溶液超声酸洗,然后蒸馏水超声洗涤,离心分离,得到分散的铋硫氯粉体;
(2)将步骤(1)所得分散的铋硫氯粉体加入至氢氧化钠溶液中,粉末完全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超声10~20min,过滤,制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钠的铋硫氯前驱体;
(3)将步骤(2)所得的前驱体铋硫氯转入至搅拌条件下的镍盐溶液中,加热20~30min,过滤分离,制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镍纳米颗粒的铋硫氯晶体;
(4)将步骤(3)所得表面附有氢氧化镍纳米颗粒的铋硫氯粉体转入至还原剂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热、保温5~7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镍包覆铋硫氯材料;其中,粉体与还原剂溶液比例为15~20g/L。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瀚朱艳胡永茂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