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锡波专利>正文

热交换输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94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热交换输送器,涉及一种粉状或浆状物料进行热交换的输送装置,该装置由机架、带夹层的筒体、中空的送料绞龙、调速电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内的送料绞龙为两个以上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绞龙的叶片呈相互交错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物料的热交换和输送过程中,可避免被输送的粘稠物料粘附在绞龙和筒体内壁上,克服了因粘附而影响送料和干燥效果及因粘附而造成堵塞的问题,并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用于热的或冷的粉状、浆状、小颗粒物料的热交换输送。塑料加工、橡胶加工及化工、制药等行业中涉及到许多粉状、浆状、小颗粒物料的混合、加热、冷却等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所使用的设备较多、体积庞大、电耗高、造价贵。本申请人在90年申请的“热交换输送器”(公告号CN2092079U)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输送状置,该装置获得了很好的热交换效率,且使物料的混合、热交换、输送一次完成。但在该装置中送料搅龙为一个,在对浆状物料的混合、加热、干燥过程中,随着水份的减少,含固料增高,物料的粘度随之增大而呈粘稠状,对单个的送料搅龙,粘稠的物料将会粘附在搅龙上并逐渐填满叶片间的空隙,使搅龙形成一个物料柱且不易脱落,这样就影响了送料及干燥效果,且易造成堵塞。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防堵性好,热交换效率高的的热交换输送器。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由机架8、带夹层6的筒体5、内腔通热交换介质的中空送料搅龙7、调速电机15等组成,送料搅龙7位于筒体5内且其两端的空心轴段7″伸出筒体5外,送料搅龙7通过套在其两端轴段7″上的轴承座2架于机架8上,送料搅龙7两端的轴段7″上各接一空心旋转接头19,筒体5上设有通筒体5内腔的物料进、出接口4、10及通夹层6的外热交换介质的进、出接口9、14,筒体5内的送料搅龙7为两个以上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搅龙7的叶片7′呈相护交错状。由于采用了两个以上且相邻的叶片相护交错的送料搅龙,在粘稠的物料与搅龙尚未形成稳定的结合面时即被相交错的叶片破坏打落,这样搅龙在输送物料时相互有清理作用,可以不断地使粘附在搅龙上的物料得到清理而脱落,避免了粘附和堵塞。本技术热交换效率高,干燥效果好。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图中采用两个送料搅龙7,两送料搅龙7的轴段7″上各装一相互啮合的齿轮3和16,在一搅龙7的轴段7″上装有链轮1,设于机架8上的调速电机15选用TBW3型电磁调速电机,调速电机15上装有链轮17,链轮1和17上装有传动链18 。该对送料搅龙7的叶片7′的旋向相反。两搅龙7可等径也可不等径。在筒体5的两端装有端盖11,在端盖11上搅龙轴段7″穿过处装有密封挡圈12和压盖13。筒体5上的物料进、出接口4、10与筒体的内腔相通;外热交换介质进、出接口9、14与筒体5的夹层6相通。由于送料搅龙7及两端的轴段7″和旋转接头19均为空心的,两旋转接头19端口分别为内热交换介质的进、出口。由于采用了两个以上的中空送料搅龙7,这样增加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作时使物料和热交换介质的流动逆向,可始终保持热交换介质和物料间合适的温度梯度,使热交换效率提高。在筒体的内壁上和搅龙的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该涂层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物料的粘附,且耐酸、碱腐蚀,可在250—300℃下稳定工作,同时不防碍热传导。本装置在分子筛、催化剂等生产领域应用效果尤为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输送器,由机架(8)、带夹层(6)的筒体(5)、内腔通热交换介质的中空送料搅龙(7)、调速电机(15)等组成,送料搅龙(7)位于筒体(5)内且其两端的空心轴段(7″)伸出筒体(5)外,送料搅龙(7)通过套在其两端轴段(7″)上的轴承座(2)架于机架(8)上,送料搅龙(7)两端的轴段(7″)上各按一空心旋转接头(19)筒体(5)上设有通筒体(5)内腔的物料进、出接口(4)、(10)及通夹层(6)的外热交换介质的进、出口(9)、(14),其特征在于筒体(5)内的送料搅龙(7)为两个以上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搅龙(7)的叶片(7′)呈相互交错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5)的内壁上和送料搅龙(7)外表面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专利摘要热交换输送器,涉及一种粉状或浆状物料进行热交换的输送装置,该装置由机架、带夹层的筒体、中空的送料绞龙、调速电机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内的送料绞龙为两个以上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绞龙的叶片呈相互交错状。本技术在物料的热交换和输送过程中,可避免被输送的粘稠物料粘附在绞龙和筒体内壁上,克服了因粘附而影响送料和干燥效果及因粘附而造成堵塞的问题,并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文档编号F28D7/00GK2232568SQ9524013公开日1996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吴锡波, 吴锡国 申请人:吴锡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输送器,由机架(8)、带夹层(6)的筒体(5)、内腔通热交换介质的中空送料搅龙(7)、调速电机(15)等组成,送料搅龙(7)位于筒体(5)内且其两端的空心轴段(7″)伸出筒体(5)外,送料搅龙(7)通过套在其两端轴段(7″)上的轴承座(2)架于机架(8)上,送料搅龙(7)两端的轴段(7″)上各接一空心旋转接头(19),筒体(5)上设有通筒体(5)内腔的物料进、出接口(4)、(10)及通夹层(6)的外热交换介质的进、出口(9)、(14),其特征在于:筒体(5)内的送料搅龙(7)为两个以上并排布置,且相邻的两搅龙(7)的叶片(7′)呈相互交错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波吴锡国
申请(专利权)人:吴锡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