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29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1)提供黑苦荞初产物;(2)将黑苦荞初产物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形成初产物吸附液,将初产物吸附液加入聚酰胺树脂吸附柱中,用水对吸附柱初步洗脱;然后用第一乙醇水溶液进行一次洗脱;收集洗脱下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一次洗脱液;最后用第二乙醇水溶液进行二次洗脱,收集洗脱上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二次洗脱液;(3)将一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芦丁产品;将二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槲皮素产品;其中,第一乙醇水溶液含有40~65vol%的乙醇;第二乙醇水溶液含有70~90vol%的乙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提纯黑苦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苦荞(Fagopyrumtartaricum(L.)Gaetn)是蓼科荞麦属草本双子叶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芦丁(Rutin)别名芸香苷(Rutinoside)或维生素P,是苦荞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已经被医学界证明有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临床上,芦丁用于出血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和老年支气管炎等。芦丁也具有一定的抗放射性,对紫外线和X射线具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参与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槲皮素(Quercetin)具有祛痰,止咳,降血压,减少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槲皮素的结构决定了槲皮素具有能作为金属螯合物,在油脂等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集团接受体,可作为抗坏血酸或者油脂的抗氧化剂。槲皮素在许多植物的花叶和果实中有一定含量,除用于抗氧化外还可用于食用色素。工业中主要由芦丁水解生产槲皮素。目前,芦丁主要来源于槐米,采用溶剂萃取、碱溶酸沉和超声等方法提取。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来源单一,得到的芦丁和槲皮素产品纯度不高等。因此,探究其他原料和方法获得高纯度的芦丁和槲皮素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黑苦荞是苦荞中的一种,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尤其是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相对丰富。对于芦丁水解为槲皮素的研究和报导相对成熟,但如何将水解后的芦丁和槲皮素分离,并加以提纯的研究相对较少。CN103340938A公开了一种苦荞标准提取物FT83及高纯度槲皮素的制备方法,以苦荞麸皮为原料,通过低级醇浸泡或超声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柱层析纯化等步骤,得高含量的槲皮素。但是,该方法生产周期长、设备投入大,且仅得到苦荞中的一种活性成分槲皮素,生产过程使用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不适合工业化生产。CN1385428A公开了一种苦荞生物黄酮提取工艺,以苦荞粉或苦荞叶为原料,用乙醇作溶剂,通过连续逆流提取、过滤、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等步骤得苦荞黄酮。但是,该方法没有分离提纯工艺,所得产品为黄酮混合物。CN104069187A公开了一种从苦荞麦中提取纯化苦荞黄酮的工艺方法,以苦荞麦为原料,通过乙醇回流提取、离心、回收乙醇、加水沉淀、沉淀分离等步骤,得含量为86.5%的苦荞黄酮。该方法同样没有分离提纯工艺。CN1258999C公开了一种用苦荞麦做原料提取黄酮的制备工艺,以苦荞麦为原料,通过挤压去皮、微波处理苦荞麦皮层粉、加入乙醇微波提取、减压浓缩、加酸沉淀、真空干燥等步骤,得到芦丁成品。该方法所得成品中芦丁的含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芦丁和槲皮素充分分离。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2)将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形成初产物吸附液,将初产物吸附液加入聚酰胺树脂吸附柱中,用水对吸附柱进行初步洗脱;然后用第一乙醇水溶液进行一次洗脱,聚酰胺树脂吸附柱有较明显分层,包括上层色带和下层色带;收集洗脱下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一次洗脱液;最后用第二乙醇水溶液进行二次洗脱,收集洗脱上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二次洗脱液;其中,第一乙醇水溶液含有40~65vol%的乙醇,第二乙醇水溶液含有70~90vol%的乙醇。(3)将一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芦丁产品;将二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槲皮素产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聚酰胺树脂吸附柱的长径比为5~15:1;初产物吸附液加入量为0.5~1BV;蒸馏水的用量为2~5BV;其中,所述的BV表示柱体积单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还包括聚酰胺树脂吸附柱的聚酰胺树脂的预处理步骤:将聚酰胺树脂用乙醇浓度为90~98vol%的第三乙醇水溶液浸泡12~36小时,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再用3~8wt%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6~15小时,然后用水洗至中性;再用3~8wt%醋酸水溶液浸泡6~15小时,然后用水洗至中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第一乙醇水溶液和第二乙醇水溶液的流速均为1.5~2.5BV/h;其中,所述的BV表示柱体积单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将黑苦荞在甲醇水溶液中回流提取,然后过滤,收集滤液,得到黑苦荞粗提液,将得到的黑苦荞粗提液进行浓缩、沉淀和干燥,得到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黑苦荞以黑苦荞粉的形式使用,黑苦荞粉的粒径为10~40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甲醇水溶液与黑苦荞的质量比为10~2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甲醇水溶液中甲醇含量为40~80vol%;回流提取的次数为1~5次;单次回流提取时间为0.5~1.5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黑苦荞以黑苦荞粉的形式使用,黑苦荞粉的粒径为20~40目;甲醇水溶液中甲醇含量为55~65vol%;回流提取时间为1.0~1.2小时;回流提取的次数为3~5次;将黑苦荞粗提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发浓缩;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6~10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优选地,分别将一次洗脱液和二次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旋蒸浓缩,然后静置16~32小时,以获得苦荞芦丁产品和苦荞槲皮素产品。本专利技术将粉碎过筛后的黑苦荞粉经过甲醇水溶液回流提取、结晶初产物、聚酰胺树脂柱分离、产品结晶,获得苦荞芦丁产品和苦荞槲皮素产品。这样可以将芦丁和槲皮素充分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分离程度好、所得芦丁和槲皮素的纯度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芦丁标准品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槲皮素标准品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黑苦荞粗提液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黑苦荞初产物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苦荞芦丁产品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苦荞槲皮素产品的高效液相分析谱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苦荞芦丁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苦荞槲皮素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vol%”表示体积百分含量,“wt%”表示重量百分含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别说明,所述“定量分析”为外标曲线法定量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意外地发现,由于芦丁和槲皮素对树脂柱的吸附力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洗脱试剂才能将它们分别洗脱下来,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初产物准备;(2)吸附柱分离;(3)产品结晶。任选地,还可以包括聚酰胺树脂预处理步骤。下面进行详细描述。<初产物准备>初产物准备步骤为提供含有芦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提供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n(2)将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形成初产物吸附液,将初产物吸附液加入聚酰胺树脂吸附柱中,用水对吸附柱进行初步洗脱;然后用第一乙醇水溶液进行一次洗脱,聚酰胺树脂吸附柱有较明显分层,包括上层色带和下层色带;收集洗脱下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一次洗脱液;最后用第二乙醇水溶液进行二次洗脱,收集洗脱上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二次洗脱液;其中,第一乙醇水溶液含有40~65vol%的乙醇,第二乙醇水溶液含有70~90vol%的乙醇;/n(3)将一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芦丁产品;将二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槲皮素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黑苦荞中分离芦丁和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
(2)将含有芦丁和槲皮素的黑苦荞初产物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形成初产物吸附液,将初产物吸附液加入聚酰胺树脂吸附柱中,用水对吸附柱进行初步洗脱;然后用第一乙醇水溶液进行一次洗脱,聚酰胺树脂吸附柱有较明显分层,包括上层色带和下层色带;收集洗脱下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一次洗脱液;最后用第二乙醇水溶液进行二次洗脱,收集洗脱上层色带时所得的洗脱液作为二次洗脱液;其中,第一乙醇水溶液含有40~65vol%的乙醇,第二乙醇水溶液含有70~90vol%的乙醇;
(3)将一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芦丁产品;将二次洗脱液浓缩结晶,得到苦荞槲皮素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胺树脂吸附柱的长径比为5~15:1;初产物吸附液加入量为0.5~1BV;水的用量为2~5BV;其中,所述的BV表示柱体积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酰胺树脂吸附柱的聚酰胺树脂的预处理步骤:
将聚酰胺树脂用乙醇浓度为90~98vol%的第三乙醇水溶液浸泡12~36小时,然后用水洗涤至中性;再用3~8wt%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6~15小时,然后用水洗至中性;再用3~8wt%醋酸水溶液浸泡6~15小时,然后用水洗至中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乙醇水溶液和第二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富才李政陈梦佳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