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67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包括C型支撑架,所述C型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支撑架,所述二号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一号支撑架,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脚垫,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面安装有弹性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安装有乙电机,所述乙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对患者腿部进行弯曲和拉伸动作,同时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起和放下的动作,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具体为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康复医学常被人们误解为是解决疾病后期功能障碍问题的学科,因此普遍的想法是对于严重神经疾病亚急性期的重症患者即脑卒中(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缺氧性脑病等已完成早期治疗但尚处于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的重症患者来讲康复的介入似乎言之过早。患者的康复治疗价值并不在于完全干预疾病治疗过程,而在于减少病人特异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及进一步发展,因而有利于临床诊治,减轻患者痛苦。包括促进恢复及后续的功能恢复,对于严重神经疾病亚急性期的重症患者国内多数医生及患者家属均认为“病人病情比较严重,恐怕不能承受康复锻炼”。但是,现有的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同时造价较高,成本较高,且需要其他医护人员的看护,费时费力;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同时造价较高,成本较高,且需要其他医护人员的看护,费时费力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包括C型支撑架,所述C型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支撑架,所述二号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一号支撑架,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脚垫,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面安装有弹性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安装有乙电机,所述乙电机的外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所述方形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一侧安装有甲电机,所述甲电机的一侧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端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侧设置有滑槽。优选的,所述方形限位块的两端均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所述齿条与方形限位块通过方形限位块连接。优选的,所述脚垫的上端面安装有棉质垫板,且棉质垫板与脚垫通过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C型支撑架的下端面安装有橡胶防滑垫板,且橡胶防滑垫板与C型支撑架通过接枝胶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下端面与支撑板的上端面完全贴合,所述连接带与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乙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轴完全贴合,所述乙电机与连接轴通过环形槽连接。优选的,所述甲电机的外侧与C型支撑架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C型支撑架与甲电机通过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该装置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脚垫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板、竖向支撑杆、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的配合,便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支撑,之后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通过甲电机的作用带动了齿轮的旋转,通过齿轮的旋转带动了齿条的移动,进而带动了方形限位块在条形槽的内侧前后移动,对患者的脚部和腿部进行弯曲拉伸动作;2、本技术通过乙电机的作用带动了连接轴的转动,进而带动了连接管的转动,通过和连接管的配合,可带动连接带的转动,进而缩短连接带的长度,从而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抬起和放下的运动,对患者腿部进行复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C型支撑架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方形限位块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C型支撑架;2、连接带;3、支撑板;4、竖向支撑杆;5、一号支撑架;6、脚垫;7、二号支撑架;8、方形限位块;9、条形槽;10、甲电机;11、齿轮;12、齿条;13、滑槽;14、乙电机;15、连接轴;16、连接管;17、弹性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甲电机10(型号为YS6314)和乙电机14(型号为YS6324)均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包括C型支撑架1,C型支撑架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带2,连接带2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竖向支撑杆4,竖向支撑杆4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支撑架7,二号支撑架7的一侧安装有一号支撑架5,两个一号支撑架5的内侧安装有脚垫6,便于放置患者的脚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连接带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上端面安装有弹性扣17,连接管1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一端安装有乙电机14,乙电机14的外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8,方形限位块8的外侧设置有条形槽9,条形槽9的一侧安装有甲电机10,便于带动了齿轮11的转动,进而带动了齿条12的移动,甲电机10的一侧安装有齿轮11,齿轮11的下端面安装有齿条12,齿条1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3,便于齿条12的移动。进一步,方形限位块8的两端均安装有方形限位块,齿条12与方形限位块8通过方形限位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条12和方形限位块8的配合,便于方形限位块8在条形槽9的内侧移动,可有效避免方形限位块8的脱落。进一步,脚垫6的上端面安装有棉质垫板,且棉质垫板与脚垫6通过卡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棉质垫板与脚垫6的配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避免患者脚部受凉。进一步,C型支撑架1的下端面安装有橡胶防滑垫板,且橡胶防滑垫板与C型支撑架1通过接枝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C型支撑架1和橡胶防滑垫板的配合,可有效避免C型支撑架1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移。进一步,连接带2的下端面与支撑板3的上端面完全贴合,连接带2与支撑板3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带2和支撑板3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可避免连接带2的脱落。进一步,乙电机14的输出轴与连接轴15完全贴合,乙电机14与连接轴15通过环形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乙电机14和连接轴15的配合,可通过乙电机14的作用带动连接轴15的转动,进而带动了连接管16的转动,从而对连接带2进行拉伸。进一步,甲电机10的外侧与C型支撑架1的内侧完全贴合,C型支撑架1与甲电机10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甲电机10与C型支撑架1的配合,可有效避免甲电机10的脱落,且通过甲电机10的作用带动了齿轮11的转动,进而带动了齿条12的移动。工作原理:使用时,可将该装置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使用者的脚部放置在脚垫6的上端面,通过支撑板3、竖向支撑杆4、一号支撑架5和二号支撑架7的配合,便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包括C型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支撑架(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带(2),所述连接带(2)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竖向支撑杆(4),所述竖向支撑杆(4)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支撑架(7),所述二号支撑架(7)的一侧安装有一号支撑架(5),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架(5)的内侧安装有脚垫(6),所述连接带(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上端面安装有弹性扣(17),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一端安装有乙电机(14),所述乙电机(14)的外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8),所述方形限位块(8)的外侧设置有条形槽(9),所述条形槽(9)的一侧安装有甲电机(10),所述甲电机(10)的一侧安装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下端面安装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包括C型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支撑架(1)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带(2),所述连接带(2)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面安装有两个竖向支撑杆(4),所述竖向支撑杆(4)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支撑架(7),所述二号支撑架(7)的一侧安装有一号支撑架(5),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架(5)的内侧安装有脚垫(6),所述连接带(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上端面安装有弹性扣(17),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一端安装有乙电机(14),所述乙电机(14)的外侧安装有方形限位块(8),所述方形限位块(8)的外侧设置有条形槽(9),所述条形槽(9)的一侧安装有甲电机(10),所述甲电机(10)的一侧安装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下端面安装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重症病人下肢复健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限位块(8)的两端均安装有方形限位块,所述齿条(12)与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