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彦书专利>正文

集束式热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6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其结构是在壳体1中排布管组2,管组的一端由封头3封接,另一端与管板4连接,且开通在管板4上。两个上述结构的单体沿管板端封接,在两管板间留有间隙。本装置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别加工后再组装成型,因此布置量可提高50%,从而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设备体积,降低加工难度。本装置中的集束式热管结构可自动均衡各根管子的传热负荷,避免烧干及不出力现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热管换热器。热管是一种高效换热元件,用于固体导热,气—气换热等场合,有较高的传热能力。现有的一种热管换热器是在一管状壳体中间横置一密封隔板,使壳体成为上下两个空间,在隔板上穿接有多根热管,两种热交换液体分别从壳体上的进出液口进出两空间,利用热管的单向导热性实现热交换。这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装热管的数量,但由于热管与隔板间存在密封困难和密封材料占位等原因,使布管密度无法提高,有些就采用在管上加装翅片等强化措施来补偿换热面积的减少,而这些措施又增加了加工的难度。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布管密度的热管换热器,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带有进出液口的壳体中纵向排布有由至少两根以上的管子组成的管组,管组的一端由封头封接,另一端与管板连接,且每根管子均开通在管板上。两个上述结构的单体中的管板密封对接,且两管板间留有间隙。本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两个单体的对接,使原有各独立的热管组变成了一个通过管板间隙而相互连通的集束式大热管,从而形成了集束式热管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由于不存在每根热管与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束式热管换热器,在带有进出液口的壳体(1)中纵向排布有由至少两根以上的管子组成的管组(2),其特征在于管组(2)的一端由封头(3)封接,另一端与管板(4)连接,且每根管子均开通在管板(4)上,两个上述结构的单体中的管板(4)密封对接,且两管板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彦书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郭彦书刘金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