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小区湿垃圾干化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35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7
一种社区、小区湿垃圾干化处理系统和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湿垃圾处理装置、粉末箱升降装置,控制机构判断垃圾粉末收集箱是否满,满了,则启动转动电机、热风机同时控制液压电机使得液压支撑平台带动垃圾粉末收集箱上升到指定的位置,螺旋刀伸入到垃圾粉末收集箱中旋转消切湿垃圾,同时热风从环形热风鼓风口吹出对垃圾进行干燥,湿空气从外部出风通道吹出;湿度检测器检测粉碎垃圾的湿度,若符合要求则控制机构控制转动电机、热风机停止,同时控制液压支撑平台带动垃圾粉末收集箱降到底部。所述的装置具有批量、自动化粉碎、干燥垃圾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社区、小区湿垃圾干化处理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社区、小区湿垃圾干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垃圾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如果从垃圾生命全周期来看,垃圾处理还应包括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环节,严格意义上的减量化系指源头减量,通过改变产品设计习惯、改变原料采购习惯、改变消费者购买与消费习惯、改变商业模式等方法,减少生产生活过程的资源浪费与废弃物产量。一般而言,垃圾处理应坚持先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再物质利用、后能量利用和最后填埋处置的分级处理与逐级利用理念,均衡发展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作用,尤其要加强分类垃圾的物质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并减少每级处理后的垃圾排放量。居民生活中湿垃圾分类难、转运难、处理难、资源化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尤其针对需通过技术创新将湿垃圾如厨房湿垃圾进行干化,减量化,最终达到便捷处理社区湿垃圾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便捷处理社区湿垃圾的机械式湿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湿垃圾处理装置(2)、粉末箱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长方体立式箱体结构,其中一竖直侧面为双层结构,且内层为下部悬空,其他侧面与底部一体化,同时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下部开口并设有可开关的粉末箱舱门(15),且外层开口处相对于内层向下的长度要长,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进料通道(13),进料通道(13)的上端盖设有进料口(11);其中壳体(1)上部内腔顶部盖上固定安装有湿垃圾处理装置(2);若无特殊说明壳体(1)上部内腔指的是双层结构的内层与其他侧面围成的空间;所述湿垃圾处理装置(2)包括转动机构(21)、热风机构(22);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211)、传动轴(212)、螺旋切刀(213),在壳体(1)上部内腔还设有一隔板(214);隔板(214)四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转动电机(211)安装于隔板(214)上方,隔板(214)的下表面还设有一向下凸起的圆柱(215);转动电机(211)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传动轴(212)轴向竖直向下穿过隔板(214)、隔板下面的圆柱进一步与螺旋切刀(2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构(22)包括:热风机(221)、外部出风通道(223)、环形热风鼓风口(222),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为一中心有孔的平面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环形板平行地位于隔板(214)的下方且与隔板(214)之间具有一段距离,隔板(214)下面的圆柱(215)同轴位于环形板中心孔处,平面环形板中间孔的边缘与圆柱(215)的侧面之间有空隙作为出风口;热风机(221)位于壳体(1)外侧,与环形热风鼓风口(222)连通;在热风机(221)的下面设有个外部出风通道(223)使得壳体(1)内层空腔与外面大气空气相通,外部出风通道(223)为一长方形出风口;外部出风通道(223)设有出风滤网(224)。其中外部出风通道(223)中内置出风滤网(224),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与热风机(221)相连,安装于隔板(214)下方。所述粉末箱升降装置(3)包括:液压电机(31)、控制机构(32)、液压机构(33)、液压支撑平台(34);在螺旋切刀(213)的正下方设有垃圾粉末收集箱(35),垃圾粉末收集箱(35)内表面设置湿度检测器,垃圾粉末收集箱(35)并摆放于液压支撑平台(34)上,液压支撑平台(34)位于液压机构(33)上,液压机构(33)与液压电机(31)固定连接,液压电机(31)与控制机构(32)连接,控制机构(32)控制液压电机(31)的转动进而控制液压支撑平台(34)的升降;壳体(1)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的内壁上与一长方形胶皮垫(14)的一边密封固定,胶皮垫(14)能够始终搭在垃圾粉末收集箱(35)的上端口边缘上,固定的高度位于垃圾粉末收集箱(35)在最底部时的上端口与内层下边缘之间高度;垃圾粉末收集箱(35)向上升高时,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与对应的内层下边缘对接或者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位于内层下边缘的内侧,胶皮垫(14)能够将进料通道与垃圾粉末收集箱(35)隔开;同时转动电机(211)、热风机(221)、湿度检测器等垃圾状态探测器(36)均与控制机构进行电路或信号连接,液压机构(33)中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或液压支撑平台(34)上安装有称,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或称的检测重量与控制机构连接。进一步优选,在壳体(1)双层结构的外层表面设有电子屏(12),电子屏(12)上设有设备工作状态指示灯与二维码识别口(124),其中:指示灯分为占用、空闲、粉末箱满;二维码识别口。或者液压机构(33)中安装的压力传感器或液压支撑平台(34)上安装的称,替换为垃圾粉末箱(35)内安装有检测高度的设备,或同时增加上述的检测高度的设备,用于检测垃圾堆积的高度。检测高度的设备、湿度检测器属于垃圾状态探测器(36)。螺旋切刀(223)的螺旋整体结构为圆锥形结构,上大下小,螺旋刀片为连续的整片刀片。垃圾粉末箱(35)位于壳体底部时,胶皮垫(14)搭在垃圾粉末箱(35)上端口边缘起到导向性的作用,使得垃圾从进料通道进入到垃圾粉末箱(35)内。外部出风通道(223)所在的壳体部分为双层结构,两层之间具有空隙,且热风机构也位于此两层之间;外部出风通道(223)对应的双层结构即内层和外层均分别设一长方形出风口,外层长方形出风口的物理位置高于内层长方形出风口的物理位置,在两长方形出风口之间的四周采用隔板进行隔开,形成一个写长方体出风口通道,内层出风口的物理位置高于垃圾粉末箱(35)最高位置时的上端口位置。控制机构根据检测的压力或重力或/和高度判断垃圾粉末收集箱(35)是否满,若满了,则启动转动电机(211)、热风机(221)同时控制液压电机(31)使得液压支撑平台(34)带动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升到指定的位置,螺旋刀伸入到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中旋转消切湿垃圾,同时热风从环形热风鼓风口吹出对垃圾进行干燥,湿空气从外部出风通道(223)吹出;湿度检测器检测粉碎垃圾的湿度,若符合要求则控制机构控制转动电机(211)、热风机(221)停止,同时控制液压支撑平台(34)带动垃圾粉末收集箱(35)降到底部。二维码识别口识别二维码,用于控制进料口(11)的开关,其中的二维码可以分给不同的用户。控制机构为现有技术类似的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某一个或几个参数控制某一项或几项设备的运转。本专利技术装置和方法具有批量、自动化粉碎、干燥垃圾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剖面尺寸标注图;图3为正立面尺寸标注图(左侧)和侧面尺寸标注图(右侧);图4为正立面尺寸标注图;图5为外观示意图。图6为流程式处理方式的框路图。壳体(1)、湿垃圾处理装置(2)、粉末箱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便捷处理社区湿垃圾的机械式湿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湿垃圾处理装置(2)、粉末箱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长方体立式箱体结构,其中一竖直侧面为双层结构,且内层为下部悬空,其他侧面与底部一体化,同时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下部开口并设有可开关的粉末箱舱门(15),且外层开口处相对于内层向下的长度要长,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进料通道(13),进料通道(13)的上端盖设有进料口(11);其中壳体(1)上部内腔顶部盖上固定安装有湿垃圾处理装置(2);/n所述湿垃圾处理装置(2)包括转动机构(21)、热风机构(22);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211)、传动轴(222)、螺旋切刀(223),在壳体(1)上部内腔还设有一隔板(214);隔板(214)四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转动电机(211)安装于隔板(214)上方,隔板(214)的下表面还设有一向下凸起的圆柱(215);转动电机(211)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传动轴(212)轴向竖直向下穿过隔板(214)、隔板下面的圆柱进一步与螺旋切刀(2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构(22)包括:热风机(221)、外部出风通道(223)、环形热风鼓风口(222),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为一中心有孔的平面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环形板平行地位于隔板(214)的下方且与隔板(214)之间具有一段距离,隔板(214)下面的圆柱(215)同轴位于环形板中心孔处,平面环形板中间孔的边缘与圆柱(215)的侧面之间有空隙作为出风口;热风机(221)位于壳体(1)外侧,与环形热风鼓风口(222)连通;在热风机(221)的下面设有个外部出风通道(223)使得壳体(1)内层空腔与外面大气空气相通,外部出风通道(223)为一长方形出风口;外部出风通道(223)设有出风滤网(224);/n其中外部出风通道(223)中内置出风滤网(224),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与热风机(221)相连,安装于隔板(214)下方;/n所述粉末箱升降装置(3)包括:液压电机(31)、控制机构(32)、液压机构(33)、液压支撑平台(34);/n在螺旋切刀(213)的正下方设有垃圾粉末收集箱(35),垃圾粉末收集箱(35)内表面设置湿度检测器,垃圾粉末收集箱(35)并摆放于液压支撑平台(34)上,液压支撑平台(34)位于液压机构(33)上,液压机构(33)与液压电机(31)固定连接,液压电机(31)与控制机构(32)连接,控制机构(32)控制液压电机(31)的转动进而控制液压支撑平台(34)的升降;/n壳体(1)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的内壁上与一长方形胶皮垫(14)的一边密封固定,胶皮垫(14)能够始终搭在垃圾粉末收集箱(35)的上端口边缘上,固定的高度位于垃圾粉末收集箱(35)在最底部时的上端口与内层下边缘之间高度;垃圾粉末收集箱(35)向上升高时,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与对应的内层下边缘对接或者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位于内层下边缘的内侧,胶皮垫(14)能够将进料通道与垃圾粉末收集箱(35)隔开;/n同时转动电机(211)、热风机(221)、湿度检测器均与控制机构进行电路或信号连接,液压机构(33)中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或液压支撑平台(34)上安装有称,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或称的检测重量与控制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便捷处理社区湿垃圾的机械式湿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湿垃圾处理装置(2)、粉末箱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长方体立式箱体结构,其中一竖直侧面为双层结构,且内层为下部悬空,其他侧面与底部一体化,同时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下部开口并设有可开关的粉末箱舱门(15),且外层开口处相对于内层向下的长度要长,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进料通道(13),进料通道(13)的上端盖设有进料口(11);其中壳体(1)上部内腔顶部盖上固定安装有湿垃圾处理装置(2);
所述湿垃圾处理装置(2)包括转动机构(21)、热风机构(22);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211)、传动轴(222)、螺旋切刀(223),在壳体(1)上部内腔还设有一隔板(214);隔板(214)四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转动电机(211)安装于隔板(214)上方,隔板(214)的下表面还设有一向下凸起的圆柱(215);转动电机(211)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传动轴(212)轴向竖直向下穿过隔板(214)、隔板下面的圆柱进一步与螺旋切刀(2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构(22)包括:热风机(221)、外部出风通道(223)、环形热风鼓风口(222),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为一中心有孔的平面环形板,环形板的外周与壳体上部内腔表面密封固定,环形板平行地位于隔板(214)的下方且与隔板(214)之间具有一段距离,隔板(214)下面的圆柱(215)同轴位于环形板中心孔处,平面环形板中间孔的边缘与圆柱(215)的侧面之间有空隙作为出风口;热风机(221)位于壳体(1)外侧,与环形热风鼓风口(222)连通;在热风机(221)的下面设有个外部出风通道(223)使得壳体(1)内层空腔与外面大气空气相通,外部出风通道(223)为一长方形出风口;外部出风通道(223)设有出风滤网(224);
其中外部出风通道(223)中内置出风滤网(224),环形热风鼓风口(222)与热风机(221)相连,安装于隔板(214)下方;
所述粉末箱升降装置(3)包括:液压电机(31)、控制机构(32)、液压机构(33)、液压支撑平台(34);
在螺旋切刀(213)的正下方设有垃圾粉末收集箱(35),垃圾粉末收集箱(35)内表面设置湿度检测器,垃圾粉末收集箱(35)并摆放于液压支撑平台(34)上,液压支撑平台(34)位于液压机构(33)上,液压机构(33)与液压电机(31)固定连接,液压电机(31)与控制机构(32)连接,控制机构(32)控制液压电机(31)的转动进而控制液压支撑平台(34)的升降;
壳体(1)双层结构对应的外层的内壁上与一长方形胶皮垫(14)的一边密封固定,胶皮垫(14)能够始终搭在垃圾粉末收集箱(35)的上端口边缘上,固定的高度位于垃圾粉末收集箱(35)在最底部时的上端口与内层下边缘之间高度;垃圾粉末收集箱(35)向上升高时,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与对应的内层下边缘对接或者垃圾粉末收集箱(35)上端边缘位于内层下边缘的内侧,胶皮垫(14)能够将进料通道与垃圾粉末收集箱(35)隔开;
同时转动电机(211)、热风机(221)、湿度检测器均与控制机构进行电路或信号连接,液压机构(33)中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或液压支撑平台(34)上安装有称,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或称的检测重量与控制机构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处理社区湿垃圾的机械式湿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双层结构的外层表面设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上设有设备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超薛晓宁刘博胡逸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