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5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和排风机,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蒸汽烤箱的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为排气口,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风道被分为进入段、扩散段和排出段;风道在进入段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扩散段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蒸汽出口处于扩散段中;排出段呈扁平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风道的形状特定设置,能实现流体在风道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冷凝的蒸汽或气体的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的气体温度不高而实现安全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
技术介绍
蒸汽烤箱是一种可保持食物水分及养分的烘烤设备,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有的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有风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蒸汽烤箱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风道将从冷凝腔中出来的气体冷却向外排放,目前蒸汽烤箱的风道结构不尽合理,无法很好地将从冷凝腔中出来的气体冷却向外排放。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是提供一种能将从冷凝腔中出来的气体冷却向外排放的蒸汽烤箱的风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和排风机,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蒸汽烤箱的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为排气口,所述排风机设置在风道远离排气口的第二端上以向风道吹入气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在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风道被顺次分为进入段、扩散段和排出段;在垂直于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横向上,风道在进入段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扩散段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所述蒸汽出口处于扩散段中;排出段呈扁平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风道的形状特定设置,能实现流体在风道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冷凝的蒸汽或气体的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的气体温度不高而实现安全排放。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烤箱主体面向冷凝罩的面为平面;所述冷凝腔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冷凝腔的第二端上,冷凝腔的底部构成了所述扩散段的靠近进入段的一端。冷凝罩在排出段中与所述烤箱主体面向冷凝罩的面大致平行;冷凝罩通过圆弧形连接冷凝罩的排出段和冷凝腔的底部。冷凝腔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侧壁与冷凝腔的底部之间通过弧形板圆滑连接而形成呈喇叭口的风道之进入段。在垂直于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纵向上,风道的第二端的纵向尺寸小于风道的第一端的纵向尺寸,风道的第二端和风道的第一端之间通过过渡段过渡连接。冷凝罩在面向烤箱主体的外壁对应所述蒸汽出口设置有挡风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整体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蒸汽烤箱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冷凝罩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冷凝罩另一视角下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冷凝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中给水箱的整体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中给水箱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实施例中给水箱的整体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蒸汽烤箱包括烤箱主体,烤箱主体包括外壳13、门组件14和设置于外壳13内的内壳,内壳内设置有内胆11,内胆11具有用于烹饪食物的内腔111。蒸汽烤箱设置有冷凝结构和风道5结构,结合附图5至附图10所示,内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冷凝罩3,冷凝罩3与烤箱主体(更具体地说是内壳)之间形成风道5。冷凝罩3形成有冷凝腔31,冷凝罩3设置有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蒸汽进口32与内胆11内部(也即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33与风道5连通。冷凝腔31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蒸汽进口32设置在冷凝腔31的第二端上。因此,当蒸汽在冷凝腔31中冷凝成水珠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聚集到蒸汽进口32中,可通过蒸汽进口32回流到内胆11的内腔111内。蒸汽进口32为设置在冷凝腔31的第二端上的凹槽,凹槽自冷凝腔31内部穿过冷凝腔31的侧壁向冷凝腔31外部延伸设置。所述内胆11的后上端设置有蒸汽排出口12,蒸汽排出口12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进口32连通,蒸汽排出口12的位置低于蒸汽进口32,以使蒸汽凝结成水珠更容易由蒸汽进口32回流到内胆11的内腔111内。而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在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设置有阻隔唇34,阻隔唇34绕着蒸汽出口33的周边环形设置,由此,一方面阻隔唇34阻断了蒸汽凝结成水珠向蒸汽出口33流出,另一方面,增加了蒸汽自蒸汽进口32向蒸汽出口33的路程,增加蒸汽在冷凝器冷凝滞留的时间以提高冷凝效果。当然,作为本结构的一种变形,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在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且介于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之间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可以为一整块平板,也可以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无论是平板还是圆弧板,均起到上述阻隔唇34的相同的作用,但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采用阻隔板的结构在附图中未画出。当然,作为本结构的一种变形,所述蒸汽出口33也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凝腔31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而同上,冷凝腔31的底部对应蒸汽出口33且介于蒸汽进口32和蒸汽出口33之间向冷凝腔31内部延伸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可以为一整块平板,也可以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同样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采用阻隔板的结构在附图中未画出。所述风道5的一端为排气口51,在风道5远离排气口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以向风道5吹入气体的排风机6,排风机6一方面起到增加风道5蒸汽的流速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降温的作用;冷凝罩3在面向烤箱主体的外壁对应所述蒸汽出口33设置有挡风板35,具体而言,所述挡风板35介于排风机6和蒸汽出口33之间设置,或者所述挡风板35绕着蒸汽出口33的周边环形设置,或者所述挡风板35为中心轴与蒸汽出口33的中心轴同轴的圆弧板。如果没有设置挡风板35,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31冷凝的蒸汽无法进入风道5中而被逆吹至冷凝腔31中,影响冷凝腔31气体的顺畅流动,而且,设置了挡风板35之后,从来自蒸汽出口33的气体可被引流到风道5的中间位置,能充分被风道5的流体夹持而行,能充分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51的气体温度不高而实现安全排放。在风道5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风道5被顺次分为进入段52、扩散段53和排出段54;在垂直于风道5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横向上,风道5在进入段52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6;扩散段53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所述蒸汽出口33处于扩散段53中;排出段54呈扁平状。通过风道5的形状特定设置,能实现流体在风道5中不同的速度,能充分降低部分来不及在冷凝腔31冷凝的蒸汽或气体的降温,使其到达排气口51的气体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和排风机,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蒸汽烤箱的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为排气口,所述排风机设置在风道远离排气口的第二端上以向风道吹入气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风道被顺次分为进入段、扩散段和排出段;在垂直于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横向上,风道在进入段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扩散段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所述蒸汽出口处于扩散段中;排出段呈扁平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蒸汽烤箱具有烤箱主体和排风机,烤箱主体设置有冷凝罩,冷凝罩与烤箱主体之间形成蒸汽烤箱的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为排气口,所述排风机设置在风道远离排气口的第二端上以向风道吹入气体;冷凝罩形成有冷凝腔,冷凝罩设置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蒸汽进口与烤箱主体内部连通,蒸汽出口与风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在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风道被顺次分为进入段、扩散段和排出段;在垂直于风道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方向上一个截面的横向上,风道在进入段呈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排风机;扩散段呈中间大而两端小状,所述蒸汽出口处于扩散段中;排出段呈扁平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烤箱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箱主体面向冷凝罩的面为平面;所述冷凝腔的底部倾斜设置而具有位置较高的第一端和位置较低的第二端,所述蒸汽进口设置在冷凝腔的第二端上,冷凝腔的底部构成了所述扩散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享利莱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