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5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包括俯视呈弧形条状的脚踏件以及连接在脚踏件底部的至少两个安装件,上述安装件具有安装孔用以套设在转椅的支脚,并且上述安装件与上述支脚的接触面至少部分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使得用户做转椅时搁脚,提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机构,主要应用在转椅的相关产品的

技术介绍
转椅是电脑椅、办公椅大类中的一种,转椅的主要功能为座椅部分可以根据用户转动调节用户面对的方向,转椅按照转动的幅度可分为半转椅和全转椅两种类型,半转椅就是能够正面左右各90度的旋转,全转椅是指能够360度旋转的。转椅的主要结构为座椅部分、旋转结构、支撑杆、多个支脚以及万向轮构成,座椅部分固定在旋转结构上,旋转结构连接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多个支脚,通常使用的转椅使用的是五个支脚,每个支脚安装万向轮。除去高配置或者特类的转椅外,常规的转椅并没有设计可以搁脚的结构部分,因此常规的转椅的功能性较为简陋,其用户的使用效果相对而言较为一般,在目前转椅的研发日益追求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对于这种常规类型的转椅设置有可以搁脚的脚踏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可以使得用户做转椅时搁脚,提高舒适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包括俯视呈弧形条状的脚踏件以及连接在脚踏件底部的至少两个安装件,上述安装件具有安装孔用以套设在转椅的支脚,并且上述安装件与上述支脚的接触面至少部分紧密接触。脚踏件用以搭放用户的脚部,安装件作为脚踏件与转椅的连接部件,其作用是将脚踏件固定在转椅的支脚上,而安装件与支脚之间接触的关系设置使得脚踏件在支脚的固定为较为牢固的状态。进一步地,上述脚踏件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上述脚踏件两侧的侧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用户双腿并拢或者张开角度较小的状态下双脚搭放的高度较高,而当用户双腿张开的状态下双脚的搭放高度交底,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减少用户的使用疲劳感。进一步地,上述脚踏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并且每个上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上述安装件。进一步地,上述脚踏件的底面设置有交错的加强筋。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强脚踏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尤其是增强了脚踏件在竖直方向的承受力即用户脚踏时产生的作用力,可以延长脚踏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上件、安装下件,上述安装上件的上部连接在上述脚踏件的底部,上述安装上件与安装下件扣合构成容上述支脚穿过的安装孔。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上件与上述安装下件通过至少两个可拆卸的固紧件相互固定连接。将安装件设置为可拆卸的安装上件以及安装下件,在结构上便于安装,可先将安装上件扣在支脚后再将安装下件通过固紧件安装连接至安装上件,并且可以通过固紧件的旋紧程度从而调解安装上件、安装下件与支脚的上表面、下表面的接触力度,从而调试最适宜用户的安装牢固度。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下件的前端构成安装孔孔壁的底部处设置有弧形的缺口。当用户的后脚掌下压脚踏件时,产生的作用力使得安装上件对支脚的压力不平均,即安装上件后部对支脚的压力大于中部以及前部,而安装下件前端设置的缺口使得安装件整体有后仰的趋势,从而使得安装件与支脚的相互作用力得到了缓冲。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下件的顶面即上述安装孔孔壁的底部设置有交错的加强筋。一方面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强安装下件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加强筋交错的设置使得安装下件的顶面即安装下件与支脚的接触面相比光滑面有着更大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减少安装件沿支脚方向窜动的幅度,提高整体机构稳定性。进一步地,上述安装下件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凹槽。安装下件设置的凹槽可减轻与支脚接触的过盈程度,对支脚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地,上述脚踏件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区,防滑区粘合有防滑垫。设置防滑区域以及防滑颗粒,可避免用户在搭放双脚、踩压脚踏件等情况下由于鞋滑、遇水等出现的滑脱现象,杜绝意外发生,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转椅的支脚固定安装件并设置脚踏件,可以弥补用户在使用常规转椅时无法搁脚的问题,脚踏件的结构设置符合人体工学,可给予用户较佳的使用体验,减少工作中的疲劳感。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脚踏件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连接件与安装件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安装下件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5,本技术,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包括脚踏件1以及多个安装件2。脚踏件1是用以用户搁脚设置的,安装件2设置在脚踏件1的底部,用以安装固定在转椅的支脚900上。常规使用的转椅,具有五个支脚900,相邻支脚900之间的夹角为72°,一般脚踏件1只要覆盖到三个支脚900可使得用户有着较好的搁脚体验,除此之外,若脚踏件1只覆盖两个支脚900也可使用,相比于三个支脚而言,对用户双脚的搭放更为限制,若脚踏件1覆盖四个支脚900,通常无需这么大的搁脚范围,因此脚踏件1覆盖两到三个支脚900即可,三个为最佳选择,因此在本实施案例中,脚踏件1覆盖了三个支脚900,每个支脚900处可均设置有安装件2,即共设置有三个安装件2,也可去除中间的安装件从而设置两个安装件,然而会有着安装牢固度的隐患,因此本实施案例中,安装件2设置有三个。脚踏件1,俯视状态下呈弧形条状的结构,并且左右对称,其顶面用于搁脚因此设置为平整面,针对搁脚、脚踏、踩压等用户的常规使用方式,脚踏件1的顶面设置防滑区10,防滑区10的覆盖面积占据脚踏件1顶面面积的90%以上,当然该防滑区10为连续不中断的区域,实际上,在本实施案例中,防滑区的边界沿着脚踏件1的边缘处设置。防滑区10可以设置为内凹区域,也可以与脚踏件1顶面一体设置,防滑区10热粘合有一层防滑垫31,防滑垫31可选择PVC软胶、AB胶、橡胶、PU、普通硅胶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而在防滑垫31表面均匀排布有防滑颗粒32,显然防滑颗粒32的材质与防滑垫31相同的。脚踏件1的中部101高度高于脚踏件1两侧的侧部102,这种根据用户搁脚感受的设置,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减少用户的使用疲劳感,当用户使用中部101搁脚时,用户的双腿双脚呈并拢状态,由于中部101较高位置的设置,使得用户的大腿与躯干呈接近直角,适合于用户端坐挺腰的状态,当用户使用侧部102搁脚时,双腿双脚呈张开状态,而侧部由于较低位置的设置,适合用户放松的状态。对于中部101与侧部102之间,在本实施案例中设置有两个过渡段103,该过渡段103衔接中间部101以及侧部102,过渡段103倾斜设置,因此使得过渡段103也可提供用户搁脚使用,用户使用过渡段103搁脚时双脚相对合拢而双腿张开,可以起到放松用户双腿的作用。脚踏件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2,这些加强筋12交错设置构成网格状,完全覆盖脚踏件1的底面,全面提升脚踏件1的结构强度。脚踏件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连接件11,分别连接安装三个安装件2,由于脚踏件1的中部101高于两个侧部102的结构设置,因此位于中间的连接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视呈弧形条状的脚踏件以及连接在脚踏件底部的至少两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具有安装孔用以套设在转椅的支脚,并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支脚的接触面至少部分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视呈弧形条状的脚踏件以及连接在脚踏件底部的至少两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具有安装孔用以套设在转椅的支脚,并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支脚的接触面至少部分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中部的高度高于所述脚踏件两侧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件,并且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的底面设置有交错的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转椅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上件、安装下件,所述安装上件的上部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鹏军詹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淳安青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