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1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包括压缩套、脚踝护件、弹性绑带与缠绕带;所述脚踝护件包括贴合于所述压缩套外侧的可塑层与贴合于所述可塑层外侧的外层,所述可塑层包括多根内部均盛设有剪切增稠液体的封闭式中空细管;所述脚踝护件分为分别固定于所述压缩套两侧的两块护件;所述弹性绑带包括交叉固定于所述不同脚踝护件上端或下端的四根弹性绑带,以及两端均固定在不同的所述脚踝护件下端的一根弹性绑带;所述缠绕带位于所述压缩套的上端;所述压缩套包括L型筒状护套,在拐角处设有足跟裸露孔。本运动护踝既能在危险发生时为佩戴者脚踝提供足够的保护性,又能在常态下提供一定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用品
,具体为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
技术介绍
在体育竞技中,受伤无法避免,其中脚踝扭伤尤为常见,运动员在跑跳时用力过猛,落脚姿势不当,在过大的外力及惯性作用下,踝关节发生瞬时超范围活动,关节头与关节窝在一瞬间发生错位,造成了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的过度拉伸或扭转,产生撕裂及内出血,导致踝关节扭伤。脚踝是很重要的运动器官,它的健康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及职业生涯关系十分密切,穿戴一副先进的运动护踝有利于对踝部的保护以及更快地恢复健康。目前市场上所售卖的运动护踝大致分为两类:刚性护踝与柔性护踝。刚性护踝一般采用刚性的固体夹板对脚踝提供支撑,柔性护踝一般采用高弹性织物支撑脚踝。现有的采用刚性设计的护踝,在踝部受到剧烈冲击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与保护作用,但是在佩戴时间久的情况下会使佩戴者脚踝产生不适感,佩戴者却因刚性护踝对踝关节的强大支撑力而无法进行脚踝处的轻微内翻或外翻来进行拉伸舒展,不适感无法得到缓解。因此佩戴者在佩戴刚性护踝时虽然脚踝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却常常会感到因无法拉伸舒展而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包括压缩套(4)、脚踝护件(1)、弹性绑带(2)和缠绕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护件(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7),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环(701)、第一限位块(702)、第二固定块(703)、第一转轴(704)、第二转轴(705)、第二转轴(705)、滑槽(707)、滑块(708)、第三转轴(709)、第三固定块(710)、第四转轴(711)和第二连接杆(712),所述固定环(701)外侧热熔贴合在封闭式中空细管(103)表面,第三固定块(710)外侧通过第四转轴(711)与第二连接杆(712)连接,第二连接杆(712)外侧通过第一转轴(704)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切增稠液体运动护踝,包括压缩套(4)、脚踝护件(1)、弹性绑带(2)和缠绕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护件(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7),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环(701)、第一限位块(702)、第二固定块(703)、第一转轴(704)、第二转轴(705)、第二转轴(705)、滑槽(707)、滑块(708)、第三转轴(709)、第三固定块(710)、第四转轴(711)和第二连接杆(712),所述固定环(701)外侧热熔贴合在封闭式中空细管(103)表面,第三固定块(710)外侧通过第四转轴(711)与第二连接杆(712)连接,第二连接杆(712)外侧通过第一转轴(704)与第一限位块(702)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块(702)内侧热熔贴合在固定环(701)上,所述固定环(701)上端左右两侧皆热熔贴合有第二固定(703),所述第二固定块(703)外侧通过第二转轴(705)与第一连接杆(70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06)外侧通过第三转轴(709)与滑块(708)连接,所述滑块(708)内嵌在滑槽(707)内,所述滑槽(707)热熔贴合在(103)表面,所述脚踝护件(1)包括可塑层(102)与外层(101),所述外层(101)包裹于可塑层(102)外侧,所述可塑层(102)贴合于压缩套(4)外侧,所述可塑层(102)包括封闭式中空细管(103),所述封闭式中空细管(103)内部均盛设有剪切增稠液体(104),所述脚踝护件(1)分为第一脚踝护件(11)与第二脚踝护件(12),分别固定于所述压缩套(4)两侧;所述弹性绑带(2)包括五根绑带交叉固定于所述不同脚踝护件(1)上端或下端的第一弹性绑带(21)、第二弹性绑带(22)、第三弹性绑带(23)与第四弹性绑带(24),两端均固定在不同的脚踝护件下端的第五弹性绑带(25),所述踝护件1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铰接件(5),所述铰接件(5)包括上端铰接件(51)和下端铰接件(52),所述下端铰接件(52)设置在脚踝护件(1)上端,所述下端铰接件(52)分别贯穿第三弹性绑带(23)、第二弹性绑带(22)和第一脚踝护件(11),上端铰接件(51)设置在脚踝护件(1)底端,所述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沛宇赵伯锡王皓然刘浩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