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99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包括集水器(1)、罐体(2)、导流器(3)、换热管束(4)、疏水器(5)、管箱(6)和分水器(7),换热管束(4)各管内外壁分别设有旋向相同的多头细螺纹和单头粗螺纹;在外螺纹的凹进位置处,管内壁为内凸状,其特征在于,导流器(3)的中部将换热管束(4)密封,上部弯管上伸到罐体(2)上部,下部弯管下伸到罐体(2)的底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设备,适于在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使用。目前使用的普通容积式换热器有以下缺点传热系数小;容积利用率低,有冷水区,贮热量少;启动慢,须将罐内大部分冷水加热后,才能向外供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的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其容积利用率高,无冷水区,贮热量大;启动快,传热系数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由集水器、罐体、导流器、管束、疏水器、管箱和分水器构成,其中组成换热管束的换热管采用双纹管,即,管内外壁分别设有旋向相同的多头细螺纹和单头粗螺纹;在外螺纹的凹进位置处,管内壁为内凸状。其主要特点是导流器的中部将换热管束密封,上部弯管上伸到罐体上部,下部弯管下伸到罐体的底部。另外,当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在汽—水换热时,管箱接入疏水器,使换热管束隔成汽—水换热和水—水换热两部分。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图。本技术包括集水器1、罐体2、导流器3、管束4、疏水器5、管箱6和分水器7构成。换热管束4各管内外壁分别设有旋向相同的多头细螺纹和单头粗螺纹;在外螺纹的凹进位置处,管内壁为内凸状。导流器3的中部将换热管束4密封,上部弯管上伸到罐体2上部,下部弯管下伸到罐体2的底部。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的另一特点是,在汽—水换热时,管箱6接入疏水器5,将换热管束4隔成汽—水换热和水—水换热两部分。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技术在使用双纹管的基础上又采用了导流器,有效地改变了换热流体的流动状态,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与普通容积式换热器相比,提高了2-3倍。由于导流器的下端即进水端在罐的底部,使容积利用率提高,无冷水区,贮热量大。再由于导流器的上端即出水端到达罐的上部,无须将罐内大部分冷水加热即可向外供热水,启动快。当汽—水换热时,由于在管箱上装有疏水器,将管束分成汽—水换热和水—水换热两部分,使凝结水温度降低,热能利用率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包括集水器(1)、罐体(2)、导流器(3)、换热管束(4)、疏水器(5)、管箱(6)和分水器(7),换热管束(4)各管内外壁分别设有旋向相同的多头细螺纹和单头粗螺纹;在外螺纹的凹进位置处,管内壁为内凸状,其特征在于,导流器(3)的中部将换热管束(4)密封,上部弯管上伸到罐体(2)上部,下部弯管下伸到罐体(2)的底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汽—水换热时,管箱(6)接入疏水器(5),使换热管束(4)隔成汽—水换热和水—水换热两部分。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容积式双纹管换热器,它包括集水器1、罐体2、导流器3、换热管束4、疏水器5、管箱6和分水器7,换热管束4各管内外壁分别设有旋向相同的多头细螺纹和单头粗螺纹;在外螺纹的凹进位置处,管内壁为内凸状,其特征为,导流器3的中部将换热管束4密封,上部弯管上伸到罐体2上部,下部弯管下伸到罐体2底部。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其容积利用率高,无冷水区,贮热量大;启动快,传热系数大,与普通容积式换热器相比,提高了2-3倍。本技术是适于在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使用的理想热交换设备。文档编号F28D7/10GK2267449SQ96228099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本远, 王志山 申请人:济南市长清压力容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远王志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长清压力容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