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856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其包括外壳等,间隔块固定在外壳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另一侧,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顶端上,外壳上设有多个凹槽,两个卡扣分别位于面板的反面两侧且与凹槽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在横向和竖向都将电路板本体固定住,电路板本体不会随意移动,不会发生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现有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比如汽车、卡车方面的电路板容易被震动,而发生损坏,使用寿命短,造成损失,另外也不方便固定和安装,固定不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电路板本体、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面板、卡扣、海绵块、间隔块,间隔块固定在外壳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另一侧,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都位于外壳的顶端上,外壳上设有多个凹槽,两个卡扣分别位于面板的反面两侧且与凹槽插接,多个海绵块位于面板的反面上,两个面板分别位于外壳的正反面上;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的结构都相同,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都包括第一旋钮、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套、固定块,第一旋钮、固定块分别与第一螺杆的两端固定,第一螺杆套位于外壳的侧面上且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的结构都相同,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都包括第二旋钮、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套、固定板,第二旋钮、固定板分别与第二螺杆的两端固定,第二螺杆套位于外壳的顶端上且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优选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都设有螺纹,方便增加与使用者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优选地,面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把手。优选地,面板的正面上设有一个玻璃窗。优选地,外壳的底端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脚垫。优选地,间隔块由两块垂直固定的间隔板构成。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间隔块固定在外壳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分别将相应的电路板本体在横向上与间隔块固定,具体如下:旋转第一旋钮使第一螺杆绕着第一螺杆套转动,将固定块顶在电路板本体的一侧面上,电路板本体的另一侧面与间隔块抵住。第一竖向调节机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分别将相应的电路板本体在竖向上与间隔块固定,具体如下:旋转第二旋钮使第二螺杆绕着第二螺杆套转动,将固定板顶在电路板本体的顶端上,电路板本体的底端与外壳的底端顶住,这样通过上述调节机构在横向和竖向都将电路板本体固定住,电路板本体不会随意移动,不会发生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另外也方便固定和安装,固定牢靠。再将面板安装在外壳上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具体通过卡扣与凹槽插接实现,海绵块可以保护电路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外壳与电路板本体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壳与第一横向调节机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包括外壳1、电路板本体2、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面板11、卡扣12、海绵块13、间隔块15,间隔块15固定在外壳1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2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都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位于外壳1的另一侧,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外壳1上设有多个凹槽14,两个卡扣12分别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两侧且与凹槽14插接,多个海绵块13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上,两个面板11分别位于外壳1的正反面上;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的结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的结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的结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的结构都相同,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包括第一旋钮31、第一螺杆32、第一螺杆套33、固定块34,第一旋钮31、固定块34分别与第一螺杆32的两端固定,第一螺杆套33位于外壳1的侧面上且与第一螺杆32螺纹连接;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的结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的结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的结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的结构都相同,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都包括第二旋钮71、第二螺杆72、第二螺杆套73、固定板74,第二旋钮71、固定板74分别与第二螺杆72的两端固定,第二螺杆套73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且与第二螺杆72螺纹连接。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71都设有螺纹,方便增加与使用者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第一旋钮31和第二旋钮71。面板11的正面上设有多个把手111,这样方便拆装面板,另外也方便进行搬运。面板11的正面上设有一个玻璃窗112,使用透过玻璃窗查看电路板的使用情况,比如有松动、移动等,及时调整相应的调节机构进行固定。外壳1的底端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脚垫16,防止外壳与地面等接触,防止外壳的底端磨损。间隔块15由两块垂直固定的间隔板构成,这样可以构成四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方便放置不同类型的电路板本体,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外壳1、电路板本体2、第一旋钮31、第一螺杆32、第一螺杆套33、固定块34、第二旋钮71、第二螺杆72、第二螺杆套73、固定板74、面板11、卡扣12、海绵块13、间隔块15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间隔块15固定在外壳1内且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电路板本体(2)、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面板(11)、卡扣(12)、海绵块(13)、间隔块(15),间隔块(15)固定在外壳(1)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2)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都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位于外壳(1)的另一侧,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外壳(1)上设有多个凹槽(14),两个卡扣(12)分别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两侧且与凹槽(14)插接,多个海绵块(13)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上,两个面板(11)分别位于外壳(1)的正反面上;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的结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的结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的结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的结构都相同,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包括第一旋钮(31)、第一螺杆(32)、第一螺杆套(33)、固定块(34),第一旋钮(31)、固定块(34)分别与第一螺杆(32)的两端固定,第一螺杆套(33)位于外壳(1)的侧面上且与第一螺杆(32)螺纹连接;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的结构、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的结构、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的结构、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的结构都相同,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都包括第二旋钮(71)、第二螺杆(72)、第二螺杆套(73)、固定板(74),第二旋钮(71)、固定板(74)分别与第二螺杆(72)的两端固定,第二螺杆套(73)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且与第二螺杆(72)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联网方面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电路板本体(2)、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面板(11)、卡扣(12)、海绵块(13)、间隔块(15),间隔块(15)固定在外壳(1)内且形成多个电路板本体放置区,电路板本体(2)位于电路板本体放置区内,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都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位于外壳(1)的另一侧,第一竖向调节机构(7)、第二竖向调节机构(8)、第三竖向调节机构(9)、第四竖向调节机构(10)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外壳(1)上设有多个凹槽(14),两个卡扣(12)分别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两侧且与凹槽(14)插接,多个海绵块(13)位于面板(11)的反面上,两个面板(11)分别位于外壳(1)的正反面上;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的结构、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的结构、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的结构、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的结构都相同,第一横向调节机构(3)、第二横向调节机构(4)、第三横向调节机构(5)、第四横向调节机构(6)都包括第一旋钮(31)、第一螺杆(32)、第一螺杆套(33)、固定块(34),第一旋钮(3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侨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