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6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主要解决现有射频前端芯片的放大器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造成射频信号接收失真的问题。该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混频器,与混频器相连的采样保持电路,与采样保持电路相连的晶体滤波器,与晶体滤波器相连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与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模数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连的解调器,以及与解调器相连的基带信号放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在输出信号电平加倍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抑制共模噪声,大大提高了基带信号的信噪比,减小了射频接收信号的失真度,使得该电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了射频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基于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识别系统(本文中简称RFID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管理、门禁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物流管理和移动支付等多个领域中。射频前端是射频收发器和天线之间的一系列组件,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A)、天线开关(Switch)、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和Diplexer)和低噪声放大器(LNA)等,直接影响着射频信号的收发。在现有技术中,数模信号处理电路通常是在中频控制增益,当射频信号输入过大时,由于在射频端首先出现电路由于饱和而影响信噪比,当信号经过滤波器滤波后,信号的失真减少了,这时又需要将信号幅度控制到要求范围,可是这种信号处理方式是在信号已经失真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实际的信号信噪比已经降低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主要解决现有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造成射频信号接收失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混频器,与混频器相连的采样保持电路,与采样保持电路相连的晶体滤波器,与晶体滤波器相连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与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模数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连的解调器,以及与解调器相连的基带信号放大器。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与基带信号放大器相连的自检电路。作为优选,所述基带信号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具体地,所述采样保持电路包括正相输入端连接混频器输出端的放大器A1,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均相连的电阻R1、R2、R3,与电阻R2另一端相连的电位器VR1,负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2,正极与放大器A1的电源正端相连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1,反相输入端与放大器A1的输出端相连的放大器A2,正极与放大器A2的电源正端相连且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2;其中,放大器A1的正电源端还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放大器A2的输出端作为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电位器VR1两端接15V电压,电阻R3另一端接地。具体地,所述差分前置放大电路包括分别与晶体滤波器两个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4、R5,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另一端相连的放大器A3,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5另一端相连的放大器A4,均与放大器A3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6、R7,均与放大器A4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8、R9,一端与电阻R6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8相连的电阻R10,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的放大器A5,一端与放大器A5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放大器A5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11,以及一端与放大器A5的正相输入端相连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2;其中,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6、R10的公共端相连,放大器A4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R10的公共端相连,放大器A5的输出端作为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通过设置差分前置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平加倍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抑制共模噪声,大大提高了基带信号的信噪比,减小了射频接收信号的失真度,使得该电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了射频通信的可靠性。(2)本技术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还通过设置自检电路,利用自检电路输出自检信号,能够实时监控该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使得该电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电路配置常规易实现,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采样保持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混频器,与混频器相连的采样保持电路,与采样保持电路相连的晶体滤波器,与晶体滤波器相连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与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模数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连的解调器,以及与解调器相连的基带信号放大器。混频器将接收的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后输入至采样保持电路,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对输入的射频模拟信号进行采样保持,随后通过晶体滤波器进行窄带滤波后由输出端输入差分前置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再通过带通滤波器滤波,最后通过解调器解调,产生基带信号,将该基带信号通过基带信号放大器后进行输出。其中,所述基带信号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的型号为美国Hittite公司生产的平衡混频器HMC207S8,该混频器本振与中频隔离度高达45dB,有效的减小了混频带来的交调信号,同时输入P-1达到13dBm,可适当的提高接收前端的动态范围。晶体滤波器的型号为CSTCW2700MX03-T;模数转换器型号为AD7478;带通滤波器HTA1-B150-10;解调器采用英特尔XMM7480调制解调器的A19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还包括与基带信号放大器相连的自检电路。利用自检电路输出自检信号,能够实时监控该处理电路的工作状态,使得该电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采样保持电路包括正相输入端连接混频器输出端的放大器A1,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均相连的电阻R1、R2、R3,与电阻R2另一端相连的电位器VR1,负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2,正极与放大器A1的电源正端相连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1,反相输入端与放大器A1的输出端相连的放大器A2,正极与放大器A2的电源正端相连且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2;其中,放大器A1的正电源端还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放大器A2的输出端作为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端,电位器VR1两端接15V电压,电阻R3另一端接地。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差分前置放大电路包括分别与晶体滤波器两个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4、R5,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另一端相连的放大器A3,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5另一端相连的放大器A4,均与放大器A3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6、R7,均与放大器A4的输出端相连的电阻R8、R9,一端与电阻R6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8相连的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频器,与混频器相连的采样保持电路,与采样保持电路相连的晶体滤波器,与晶体滤波器相连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与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模数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连的解调器,以及与解调器相连的基带信号放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频器,与混频器相连的采样保持电路,与采样保持电路相连的晶体滤波器,与晶体滤波器相连的差分前置放大电路,与差分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模数转换器,与模数转换器相连的带通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相连的解调器,以及与解调器相连的基带信号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基带信号放大器相连的自检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信号放大器采用低噪声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射频前端芯片的数模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保持电路包括正相输入端连接混频器输出端的放大器A1,与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均相连的电阻R1、R2、R3,与电阻R2另一端相连的电位器VR1,负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1,正极与电阻R1另一端相连的二极管D2,正极与放大器A1的电源正端相连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1,反相输入端与放大器A1的输出端相连的放大器A2,正极与放大器A2的电源正端相连且负极接地的电解电容C2;其中,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君吴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讯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