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晓洲专利>正文

软体热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19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热管散热、取暖,具体为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其特点是:它包含热管蒸发端(1)、软体导管(2)、热管冷凝端(3)、金属管箍(4)、吸滤芯(7)、软管接头槽(9)。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热管蒸发端(1)插入软体导管(2)中、热管冷凝端(3)插入软体导管(2)中后金属管箍(4)匝紧与软管接头槽(9)连接。在软管接头槽(9)处涂胶,以使软体导管(2)与软管接头槽(9)粘接牢固。吸滤芯(7)为规则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连接操作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热管散热、取暖,具体为一种软体热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管由于构造限制,蒸发端和冷凝端由一根金属管相连接,理论上热管同体同温,因此不利于散热,而两端的分离也无法完全做到。特别是在微电子行业,还需要增大散热片,增大散热电机,以满足散热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适用于微电子行业的软体热管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热管蒸发端(1)、软体导管(2)、热管冷凝端(3)、金属管箍(4)、吸滤芯(7)、软管接头槽(9)。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热管蒸发端(1)插入软体导管(2)中、热管冷凝端(3)插入软体导管(2)中后金属管箍(4)匝紧与软管接头槽(9)连接。在软管接头槽(9)处涂胶,以使软体导管(2)与软管接头槽(9)粘接牢固。吸滤芯(7)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连接操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虹吸热管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重力热管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5-蒸发气体、6-饱和气体、8-工作液体、10-重力落液。具体实施方式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热管蒸发端(1)插入软体导管(2)中、热管冷凝端(3)插入软体导管(2)中后金属管箍(4)匝紧与软管接头槽(9)连接。在软管接头槽(9)处涂胶,以使软体导管(2)与软管接头槽(9)粘接牢固。吸滤芯(7)为规则的形状。胶为真空胶或真空硅脂。本技术工作过程热量从热源通过热管蒸发端和工作液及充满工作液体的吸滤芯传递到(液——汽)分界面;液体在蒸发段内的(液——汽)分界面上为蒸发气体;软体导管内的蒸汽从热管蒸发端流到热管冷凝端;饱和汽体在热管冷凝段内的汽、液分界面上凝结;热量从(汽——液)分界面通过软导管、在热管冷凝端还原成液体附着吸滤芯或重力热管的重力落液还原成液体并通过热管蒸发端传给冷源;在吸滤芯内由于毛细作用或者重力落液使冷凝后的工作液体回流到热管蒸发端。本技术提供一种软体热管,该热管除完全保持公知的热管本身的特点外,还具有将热源蒸发端与冷凝散热端导热外壳完全分开,热管传导体可以随时随意构成任意形状,多点热源可方便的公用一个散热端的特点。换言之软体热管由热管蒸发端、吸滤芯、自由软导管和热管冷凝端组成(工作热端在下面的重力热管不需要安装吸滤芯),将管内抽成1.3×(10负1---10负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热管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热管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可任意调整自由软导管角度方向。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厂家生产的热管不局限于只适用单一产品或形状,解决了产品生产和安装之间专业知识要求的供需矛盾,在特定的应用场合如计算机的CPU、显示卡、硬盘、电源的散热中只需要一个集中的散热片,同时解决了机箱密封于散热噪音问题,大幅提高元器件使用寿命。本技术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滤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热管蒸发端,另外一段为热管冷凝端,当热管一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但是传统如管由于构造限制,热管蒸发端和热管冷凝端由一根金属管相连接,理论上热管同体同温,因此不利于散热,而两端的分离也无法完全做到这样热管应用领域内,尤其微电子行业,还需要增大散热片,增大散热电机,以满足散热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它包含热管蒸发端(1)、软体导管(2)、热管冷凝端(3)、金属管箍(4)、吸滤芯(7)、软管接头槽(9),其特征在于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管蒸发端(1)插入软体导管(2)中、热管冷凝端(3)插入软体导管(2)中后金属管箍(4)匝紧与软管接头槽(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软管接头槽(9)处涂胶,以使软体导管(2)与软管接头槽(9)粘接牢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滤芯(7)为规则的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利用热管散热、取暖,具体为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其特点是它包含热管蒸发端(1)、软体导管(2)、热管冷凝端(3)、金属管箍(4)、吸滤芯(7)、软管接头槽(9)。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热管蒸发端(1)插入软体导管(2)中、热管冷凝端(3)插入软体导管(2)中后金属管箍(4)匝紧与软管接头槽(9)连接。在软管接头槽(9)处涂胶,以使软体导管(2)与软管接头槽(9)粘接牢固。吸滤芯(7)为规则的形状。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节约能源、提高热效率,连接操作使用方便。文档编号F28D15/02GK2831018SQ200520020880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娄晓洲, 王怡红 申请人:娄晓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体热管装置,它包含热管蒸发端(1)、软体导管(2)、热管冷凝端(3)、金属管箍(4)、吸滤芯(7)、软管接头槽(9),其特征在于:软体导管(2)一端与热管蒸发端(1)连接另一端与热管冷凝端(3)连接;在软体导管(2)的内壁上有吸滤芯(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晓洲王怡红
申请(专利权)人:娄晓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