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76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其特点是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热量径换热装置的组合蒸发段,与组合蒸发段内的液态工质进行热交换,使液态工质吸热后汽化,沿汽体导管流向换热装置的组合冷凝段,释放热量后,汽体工质冷凝成液体,再由液体导管返回组合蒸发段,而冷凝释放的热量用来预热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实现空调系统排放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调整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和液体导管的长度提高排放热量的回收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置换热效率高,热阻低,节能效果明显方便远距离的热量传输,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节能装置,特别是一种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商场、机场候车厅等公共场所,一般都装有大功率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以满足寒冷冬季里人们对活动空间的温暖舒适性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该空调系统运行时不断地从外部引入新鲜低温空气,经加热和保湿处理,使它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后去置换人们活动空间中因二氧化碳等废气过量造成的不洁和污染空气,使公共场所室内的空气始终保持在清新、温暖状态。很明显,上述携带热量的室内不洁空气的排放,势必产生极大的能源浪费和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将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到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来预热空调系统从室外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从而减少空调系统直接加热新鲜低温空气所需的能量,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分离式循环热管的蒸发段吸收热量后,在冷凝段释放的特性,将分离式循环热管的蒸发段嵌入安装在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排放通道中,冷凝段嵌入安装在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引入新鲜低温空气的通道中,这样,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经过分离式循环热管的蒸发段时,进行热量交换,使蒸发段内的低沸点液态工质吸收不洁空气排放时携带的热量后汽化,产生的高温气体经汽体导管流向分离式循环热管的冷凝段,在释放热量后,高温汽体冷却变成液体,从冷凝段再经液体导管回流至循环热管的蒸发段。继续吸收不洁空气排放时携带的热量后汽化,如此周而复始,于是通过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将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热量,在循环热管的蒸发段被低沸点液态工质吸收,然后在循环热管的冷凝段释放出来,用于预热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实现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的目的。本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回收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余热,用来预热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该技术分离式循环热管装置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置换热效率高,热阻低,节能效果明显,方便远距离的热量传输,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单个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在采暖通风空调系统中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2、6分别为上下两个并行排列的热管,1、5为并行排列热管2、6的上下二个水平连接管,分别将上下两个平行排列的热管2、6连接成连通器。4为可伸缩性控制的汽体导管,与并行排列的热管2的上水平连接管1和并行排列的热管6的上水平连接管5互相连通。8为可伸缩性控制的液体导管,与并行排列的热管2的下水平连接管1和并行排列的热管6的下水平连接管5互相连通。于是,上下两个并列排列的热管2、6形成全连通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水平连接管1与并行排列的热管2组成冷凝段,水平连接管5与下面并行排列的热管6组成蒸发段。7、9分别为蒸发段和冷凝段的传热翅片,以帮助提高蒸发段和冷凝段的换热效率。3为顶针阀,用于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内进行抽真空和灌入低沸点工质。当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经过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的下面蒸发段时,与蒸发段内的低沸点液态工质进行热量交换,使得排放过程中携带的热量被蒸发段内液态工质吸收汽化,于是高温汽体经汽体导管4流向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上面的冷凝段,在释放热量后高温汽体冷凝成液体,再经液体导管8回流至下面的蒸发段,由此完成蒸发段的热量向冷凝段的传输。而高温汽体在冷凝段释放的热量,可用来预热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从而实现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的目的。调整可伸缩性控制汽体导管4和液态导管8的长度,从而改变冷凝段与蒸发段的间距,使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达到最大的余热回收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为了提高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的余热回收量,采用多个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器组合而成采暖空调系统的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参见图2,11、12分别为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室内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的排放通道和室外新鲜低温空气的引入通道,14为滤网,嵌插安装在引入通道12中,以保证引入新鲜低温空气的洁净。换热装置中的组合蒸发段10嵌入安装在排放通道11中,换热装置中的组合冷凝段13嵌入安装在引入通道12中,调整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和液体导管的长度,相应配合调整排放通道11和引入通道12之间的距离,使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组合装置获得最大余热回收利用率,以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本技术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同样可作为炎热夏季制冷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装置当携带冷量的室内不洁空气排放时,会造成空调制冷系统极大的能源浪费和消耗,如果将排放的不洁空气携带的冷量进行回收利用来预冷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高温空气,就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直接制冷新鲜高温空气所需的能耗,进而达到明显的节能效果。根据换热制冷原理,用于冷量回收利用的装置,只需把图2冬季使用的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中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改为携带冷量不洁空气的排放通道,并卸下空气滤网14;而携带热量不洁空气的排放通道11改为新鲜高温空气的引入通道,再将空气滤网嵌插安装在组合蒸发段的前面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组合蒸发段10、组合冷凝段13,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液体导管,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排放通道11和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组成的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组合蒸发段10嵌入安装在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排放通道11中,b.组合冷凝段13嵌入安装在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中,c.在新鲜空气引入通道12中嵌插安装滤网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排放通道11与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之间的距离与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和组合液体导管的长度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其特点是采暖通风空调系统排放的热量径换热装置的组合蒸发段,与组合蒸发段内的液态工质进行热交换,使液态工质吸热后汽化,沿汽体导管流向换热装置的组合冷凝段,释放热量后,汽体工质冷凝成液体,再由液体导管返回组合蒸发段,而冷凝释放的热量用来预热空调系统引入的新鲜低温空气,实现空调系统排放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调整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和液体导管的长度提高排放热量的回收利用率。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置换热效率高,热阻低,节能效果明显方便远距离的热量传输,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文档编号F28D15/02GK2888395SQ200520048178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涂淑平, 高鹏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组合蒸发段10、组合冷凝段13,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汽体导管,可伸缩性控制的组合液体导管,携带热量的不洁空气排放通道11和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组成的分离式循环热管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组合蒸发段10嵌入安装在携带热量的 不洁空气排放通道11中,b.组合冷凝段13嵌入安装在新鲜低温空气引入通道12中,c.在新鲜空气引入通道12中嵌插安装滤网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淑平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