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112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以及下部一侧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水管,所述的烘干箱内壁中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支架和第二镂空支架,所述第一镂空支架上铺设有过滤网,所述的第一镂空支架与第二镂空支架之间、以及第一镂空支架上方的烘干箱内壁均设有多个加热管,每个所述的加热管外围均设有防护罩,所述第一镂空支架一侧的烘干箱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烘干箱外壁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将出料口封闭的密封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砂烘干装置,通过将湿砂放入烘干箱内,利用加热管对其加热,能够将湿砂快速烘干,便于砂子及时包装或运输出去,有效解决湿砂放置晾干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砂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砂子烘干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湿砂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砂子是广泛应用于制作混凝土或砂浆的原料,其主要是通过矿石破碎或河道打捞的方式而来。对于由河道打捞上来的砂子,由于其携带有大量的水分,通常需要将其干燥后才能够运输或打包。对于此类湿砂的烘干,传统的方法是自然放置晾干,具体是将打捞上来的湿砂放置在地面上,静置一段时间后即可打包或运输,然而传统的自然放置晾干的方式,其干燥速度慢,严重影响生产节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并且大批量的湿砂放置在地上,将占用大量的空间,同样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加工。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湿砂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湿砂烘干装置,能够将湿砂快速烘干,便于砂子及时包装或运输出去,有效解决湿砂放置晾干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以及下部一侧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水管,所述的烘干箱内壁中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支架和第二镂空支架,所述第一镂空支架上铺设有过滤网,所述的第一镂空支架与第二镂空支架之间、以及第一镂空支架上方的烘干箱内壁均设有多个加热管,每个所述的加热管外围均设有防护罩,所述第一镂空支架一侧的烘干箱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烘干箱外壁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将出料口封闭的密封门;所述第二镂空支架下方的烘干箱内滑动设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该导流板的最低一端与出水管的底面相平齐,且所述的导流板下方设有两个弹性组件。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拉杆、拉手、导向筒和弹簧,所述的导向筒固定在烘干箱的内壁底部,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导流板连接,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导向筒、烘干箱与拉手连接,所述的弹簧套设在导向筒与导流板之间的拉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镂空支架上方的烘干箱内还转动设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外壁设有螺旋叶,所述的烘干箱外侧还设有与搅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料口位于第一镂空支架与搅拌轴之间的烘干箱一侧,且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与驱动电机的位置相反。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轴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封闭的钢管,且该搅拌轴外壁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的搅拌轴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进气管。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箱内壁顶部还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的烘干箱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腿。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湿砂烘干装置,通过将湿砂放入烘干箱内,利用加热管对其加热,能够将湿砂快速烘干,便于砂子及时包装或运输出去,有效解决湿砂放置晾干而导致占用空间大的问题。2、本技术的湿砂烘干装置,通过拉动拉手,带动拉杆联动导流板,使得导流板振动,从而使得粘接在导流板上的细砂排出,有效防止细砂堆积在导流板上而发生堵塞的问题。3、本技术的湿砂烘干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和螺旋叶转动,一方面可以对烘干中的湿砂进行搅拌,进一步加快烘干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烘干后的砂子输送至出料口,以便于排出,使用十分方便。4、本技术的湿砂烘干装置,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通气孔和进气管,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气,提高烘干箱腔内的气体流动性,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镂空支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烘干箱、2-进料斗、3-出水管、4-第一镂空支架、5-第二镂空支架、6-过滤网、7-加热管、8-防护罩、9-出料口、10-密封门、11-导流板、12-拉杆、13-拉手、14-导向筒、15-弹簧、16-搅拌轴、17-螺旋叶、18-驱动电机、19-通气孔、20-进气管、21-温度传感器、22-湿度传感器、23-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4,本技术的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在烘干箱1的顶部以及下部一侧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水管3,在烘干箱1内壁中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支架4和第二镂空支架5,镂空支架为若干横杆和纵杆拼接而成的框架,在第一镂空支架4上铺设有过滤网6,既可起到支撑湿砂的作用,又可起到滤除水分的作用,在第一镂空支架4与第二镂空支架5之间、以及第一镂空支架4上方的烘干箱1内壁均设有多个加热管7,用于对湿砂进行加热,每个的加热管7外围均设有防护罩8,防止湿砂或水碰撞加热管7,在第一镂空支架4一侧的烘干箱1壁上开设有出料口9,便于将烘干后的砂子排出,在烘干箱1外壁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将出料口9封闭的密封门10,以防止在烘干过程中,砂子掉出烘干箱1外;在第二镂空支架5下方的烘干箱1内滑动设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11,该导流板11的最低一端与出水管3的底面相平齐,可以将水珠导流出去,且在导流板11下方设有两个弹性组件。优选的,其弹性组件包括拉杆12、拉手13、导向筒14和弹簧15,其中,导向筒14固定在烘干箱1的内壁底部,拉杆12的一端与导流板11连接,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导向筒14、烘干箱1与拉手13连接,弹簧15套设在导向筒14与导流板11之间的拉杆12上,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手13,带动拉杆12联动导流板11,使得导流板11振动,从而使得粘接在导流板上的细砂排出,有效防止细砂堆积在导流板11上而发生堵塞的问题。优选的,在第一镂空支架4上方的烘干箱1内还转动设有搅拌轴16,该搅拌轴16外壁设有螺旋叶17,在烘干箱1外侧还设有与搅拌轴16连接的驱动电机18,通过驱动电机18带动搅拌轴16和螺旋叶17转动,一方面可以对烘干中的湿砂进行搅拌,进一步加快烘干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烘干后的砂子输送至出料口,以便于排出,使用十分方便。优选的,其出料口9位于第一镂空支架4与搅拌轴16之间的烘干箱1一侧,且出料口9的位置与驱动电机18的位置相反,确保烘干后的砂子能够排出。优选的,其搅拌轴16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封闭的钢管,且该搅拌轴16外壁设有多个通气孔19,在搅拌轴16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进气管20,进气管20与搅拌轴16内腔连通,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气,提高烘干箱腔内的气体流动性,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优选的,在烘干箱1内壁顶部还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21和湿度传感器22,能够实时监测烘干箱1内的温度和湿度,以便调节烘干箱内的温度和判断烘干是否完成。优选的,在烘干箱1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腿23,提高烘干箱1稳定性的同时,将烘干箱1抬高,以便于装车运输或包装。本实施例的湿砂烘干装置在使用时,物料通过进料斗2进入烘干箱1内,此时,湿砂中含有的大量水分经过过滤网6流到导流板11上,并由导流板11引流到出水管3排出,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与此同时,加热管7通电工作对湿砂进行加热烘干;期间,驱动电机18工作,带动搅拌轴16和螺旋叶17转动对湿砂进行搅拌,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以及下部一侧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水管(3),所述的烘干箱(1)内壁中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支架(4)和第二镂空支架(5),所述第一镂空支架(4)上铺设有过滤网(6),所述的第一镂空支架(4)与第二镂空支架(5)之间、以及第一镂空支架(4)上方的烘干箱(1)内壁均设有多个加热管(7),每个所述的加热管(7)外围均设有防护罩(8),所述第一镂空支架(4)一侧的烘干箱(1)壁上开设有出料口(9),所述的烘干箱(1)外壁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将出料口(9)封闭的密封门(10);所述第二镂空支架(5)下方的烘干箱(1)内滑动设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11),该导流板(11)的最低一端与出水管(3)的底面相平齐,且所述的导流板(11)下方设有两个弹性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1),所述烘干箱(1)的顶部以及下部一侧分别设有进料斗(2)和出水管(3),所述的烘干箱(1)内壁中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支架(4)和第二镂空支架(5),所述第一镂空支架(4)上铺设有过滤网(6),所述的第一镂空支架(4)与第二镂空支架(5)之间、以及第一镂空支架(4)上方的烘干箱(1)内壁均设有多个加热管(7),每个所述的加热管(7)外围均设有防护罩(8),所述第一镂空支架(4)一侧的烘干箱(1)壁上开设有出料口(9),所述的烘干箱(1)外壁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将出料口(9)封闭的密封门(10);所述第二镂空支架(5)下方的烘干箱(1)内滑动设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11),该导流板(11)的最低一端与出水管(3)的底面相平齐,且所述的导流板(11)下方设有两个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拉杆(12)、拉手(13)、导向筒(14)和弹簧(15),所述的导向筒(14)固定在烘干箱(1)的内壁底部,所述拉杆(12)的一端与导流板(11)连接,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过导向筒(14)、烘干箱(1)与拉手(13)连接,所述的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付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东正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