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77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立杆、支撑杆、烘干桶以及固定在烘干桶内的钢网内胆,立杆和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立杆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套管和横管,烘干桶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圆孔分别与套管和横管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横管的左端穿过圆孔和钢网内胆的右侧并延伸至钢网内胆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均匀的对农副产品进行烘干,而且农副产品与烘干装置之间的空气能够流动,提高了干燥速度,同时也能够在烘干时将农副产品上掉落的碎屑筛选出,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主要包括干鲜果、干鲜菜、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农副产品在从播种到加工出售中间有众多步骤,最终收获后晾干水分入仓存储,目前农产品都是通过人工将农副产品晾晒或者是人工烘烤然后收入仓库中,特别是带有外壳的坚果类农副产品,如葵花籽、核桃开心果等农副产品,必须要保证干燥,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烘干过程中受热不够均匀,水分不达标引起发霉腐烂,造成经济损失,并且烘干过程中脱落的农副产品表皮杂质无法清除,影响了农副产品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烘干过程中受热不够均匀,水分不达标引起发霉腐烂,造成经济损失,并且烘干过程中脱落的农副产品表皮杂质无法清除,影响了农副产品外观品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底座(8)、立杆(3)、支撑杆(12)、烘干桶(1)以及固定在烘干桶(1)内的钢网内胆(1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和支撑杆(12)的下端分别与底座(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3)和支撑杆(12)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套管(4)和横管(16),所述烘干桶(1)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圆孔分别与套管(4)和横管(16)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管(16)的左端穿过圆孔和钢网内胆(17)的右侧并延伸至钢网内胆(17)内部,所述横管(16)的右端通穿过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烘干桶(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圈(13),所述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的烘干装置,包括底座(8)、立杆(3)、支撑杆(12)、烘干桶(1)以及固定在烘干桶(1)内的钢网内胆(1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和支撑杆(12)的下端分别与底座(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3)和支撑杆(12)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套管(4)和横管(16),所述烘干桶(1)的左右两侧中心处均通过圆孔分别与套管(4)和横管(16)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管(16)的左端穿过圆孔和钢网内胆(17)的右侧并延伸至钢网内胆(17)内部,所述横管(16)的右端通穿过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烘干桶(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圈(13),所述支撑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杆(12)的杆壁并固定连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圈(13)啮合,所述立杆(3)的杆壁上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套管(4)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板(2),所述环形板(2)的左侧对称开设有两个与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烘干桶(1)和钢网内胆(17)的上端均开设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处通过锁扣紧固连接有盖板(18),所述底座(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盒(5),所述加热盒(5)的上端开设有与烘干桶(1)一侧相配和的开口,所述加热盒(5)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电加热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人可广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