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90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包括内软管主体,所述内软管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钢丝,所述螺旋钢丝远离内软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外软管主体,所述外软管主体远离螺旋钢丝的一侧设置有增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软管主体、螺旋钢丝、外软管主体、增强层、聚氯乙烯层、ABS塑料层、抗撕裂层、氯磺化聚乙烯层和TPE材料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抗撕裂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抗撕裂性能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时,不会因弹性差、抗扭曲性能低和拉伸力不够,导致其出现破损、撕裂的现象,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
本技术涉及钢丝软管
,具体为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
技术介绍
钢丝软管其管材为三层结构,内外两层是软质塑料,中间一层是钢丝增强结构,或者是钢丝网或者是螺旋钢丝,因此其形成的管材也就有了若干称呼。目前现有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抗撕裂性能差,当人们在使用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时,因弹性差、抗扭曲性能低和拉伸力不够,导致其出现破损、撕裂的现象,不方便人们使用,降低了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具备抗撕裂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抗撕裂性能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包括内软管主体,所述内软管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钢丝,所述螺旋钢丝远离内软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外软管主体,所述外软管主体远离螺旋钢丝的一侧设置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远离外软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抗撕裂层。优选的,所述增强层包括聚氯乙烯层,所述聚氯乙烯层远离增强层的一侧设置有ABS塑料层。优选的,所述抗撕裂层包括氯磺化聚乙烯层,所述氯磺化聚乙烯层远离抗撕裂层的一侧设置有TPE材料层。优选的,所述螺旋钢丝的内腔位于内软管主体的表面,所述外软管主体的内腔位于螺旋钢丝的表面,所述增强层的内腔位于外软管主体的表面,所述抗撕裂层的内腔位于增强层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内软管主体的表面与螺旋钢丝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螺旋钢丝的表面与外软管主体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外软管主体的表面与增强层的内腔粘合连接,所述增强层的表面与抗撕裂层的内腔粘合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软管主体、螺旋钢丝、外软管主体、增强层、聚氯乙烯层、ABS塑料层、抗撕裂层、氯磺化聚乙烯层和TPE材料层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抗撕裂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抗撕裂性能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时,不会因弹性差、抗扭曲性能低和拉伸力不够,导致其出现破损、撕裂的现象,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钢丝,对内软管主体和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抗拉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内软管主体和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抗拉性能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增强层,对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压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耐压性能差的问题,通过设置抗撕裂层,对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弹性好抗撕裂的作用,解决了外软管主体在工作使用时弹性差不抗撕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增强层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抗撕裂层局部剖面图。图中:1、内软管主体;2、螺旋钢丝;3、外软管主体;4、增强层;41、聚氯乙烯层;42、ABS塑料层;5、抗撕裂层;51、氯磺化聚乙烯层;52、TPE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包括内软管主体1,内软管主体1的表面与螺旋钢丝2的内腔粘合连接,螺旋钢丝2的表面与外软管主体3的内腔粘合连接,外软管主体3的表面与增强层4的内腔粘合连接,增强层4的表面与抗撕裂层5的内腔粘合连接,内软管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钢丝2,通过设置螺旋钢丝2,对内软管主体1和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抗拉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内软管主体1和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抗拉性能差的问题,螺旋钢丝2的内腔位于内软管主体1的表面,外软管主体3的内腔位于螺旋钢丝2的表面,增强层4的内腔位于外软管主体3的表面,抗撕裂层5的内腔位于增强层4的表面,螺旋钢丝2远离内软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外软管主体3,外软管主体3远离螺旋钢丝2的一侧设置有增强层4,通过设置增强层4,对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压性能好的作用,解决了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耐压性能差的问题,增强层4包括聚氯乙烯层41,聚氯乙烯层41远离增强层4的一侧设置有ABS塑料层42,增强层4远离外软管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抗撕裂层5,通过设置抗撕裂层5,对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弹性好抗撕裂的作用,解决了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弹性差不抗撕裂的问题,抗撕裂层5包括氯磺化聚乙烯层51,氯磺化聚乙烯层51远离抗撕裂层5的一侧设置有TPE材料层52,通过设置内软管主体1、螺旋钢丝2、外软管主体3、增强层4、聚氯乙烯层41、ABS塑料层42、抗撕裂层5、氯磺化聚乙烯层51和TPE材料层52的相互配合,达到了抗撕裂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抗撕裂性能差的问题,当人们在使用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时,不会因弹性差、抗扭曲性能低和拉伸力不够,导致其出现破损、撕裂的现象,方便人们使用,提高了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的实用性。使用时,通过螺旋钢丝2,对内软管主体1和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增加抗拉性能好的作用,通过增强层4、聚氯乙烯层41和ABS塑料层42的相互配合,对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耐压性能好的作用,通过抗撕裂层5、氯磺化聚乙烯层51和TPE材料层52的相互配合,对外软管主体3在工作使用时起到了弹性好抗撕裂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抗撕裂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包括内软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钢丝(2),所述螺旋钢丝(2)远离内软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外软管主体(3),所述外软管主体(3)远离螺旋钢丝(2)的一侧设置有增强层(4),所述增强层(4)远离外软管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抗撕裂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包括内软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螺旋钢丝(2),所述螺旋钢丝(2)远离内软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外软管主体(3),所述外软管主体(3)远离螺旋钢丝(2)的一侧设置有增强层(4),所述增强层(4)远离外软管主体(3)的一侧设置有抗撕裂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4)包括聚氯乙烯层(41),所述聚氯乙烯层(41)远离增强层(4)的一侧设置有ABS塑料层(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的钢丝增强聚氨酯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裂层(5)包括氯磺化聚乙烯层(51),所述氯磺化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波刘海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银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