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及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0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及吸尘器,该风机包括壳体;风机骨架,安装于壳体内,包括第一配合部;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骨架上;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接合。该风机能够使壳体筒体和风机骨架的中心柱在轴向上对齐,增大了进风面积,减小了风阻,提升了风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机及包含该风机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风机由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组成。定子组件包含定子铁芯、定子骨架、叶轮罩以及导叶轮等。转子组件包含轴承、转子铁芯、永磁体和叶轮。旋转的转子组件和静止的定子组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比如同心度,这一点在高速风机上更为重要。另外,对风机零部件的冷却效果将直接影响风机的效率、重量以及寿命。而由于风机的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精确,使得进风面积缩小,风阻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机及包含该风机的吸尘器,其通过在第二轴承室的端面设置开口,该开口用于定位壳体,使壳体筒体和风机骨架的中心柱在轴向上对齐,增大了进风面积,减小了风阻,提升了风机的性能。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其包括壳体;风机骨架,安装于壳体内,包括第一配合部;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骨架上;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接合。该风机能够使壳体筒体和风机骨架的中心柱在轴向上对齐,增大了进风面积,减小了风阻,提升了风机的性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安装座以及连接筒体和安装座的安装梁,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安装座上。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凸块。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凸块,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凹槽。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罩的远离所述中心柱的第一叶轮罩端部周向地设置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导叶轮接合,实现所述风机骨架与所述导叶轮的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沟槽中填充有胶黏剂。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端壁和侧壁之间的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开口形状为向内凹入的勺型,以使得风沿着多方向进入壳体。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安装座和安装梁,所述安装梁连接筒体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截面形成为至少一边内凹的多边形形状,使得在安装座和筒体之间形成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其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实施方式的风机。本申请的风机及包含该风机的吸尘器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一种优点:(1)通过在壳体和风机骨架上分别设置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能够使壳体和风机骨架接合,从而使壳体和中心柱在轴向上对齐,增大了进风面积,减小了风阻,提升了风机的性能。(2)壳体具有多向进风口,进风口使得进入壳体后的风沿大致直线方向吹向定子组件,沿大致径向方向吹向转子组件和风机骨架,进一步增强了冷却效果,提升风机性能;;(3)进风口的壁部至少由一段圆弧面构成,使气流平滑进入风机,降低风噪。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骨架的立体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骨架沿着图6的A-A线的剖视图;图8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骨架的俯视图;图9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定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图;图1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装配示意图;图1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5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沿图1的I-I线的剖视图;图16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4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清单:100-风机;110-壳体;111-筒体;112-安装座;113-安装梁;1121-安装孔;1122-对准凸块;1111-进风口;114-凸起;120-风机骨架;121-叶轮罩;1211-骨架导风面;1212-沟槽;1213-台阶部;122-第一轴承座;123-第二轴承座;1231-对准凹槽;124-中心柱;124A-侧柱;124C-第一侧肋;124D-第二侧肋;125-装配开口;127-定位构件;128-加强筋;130-定子组件;131-定子元件;132-定子铁芯;1321-绕线部;1321’-第三圆弧面;1322-第一齿状部;1323-第二齿状部;1324-第一延伸部;1324’第一圆弧面;1325-第二延伸部;1325’-第二圆弧面;1326-第一突出部;1327-第二突出部;133-线轴;1331-第一线轴;1332-第二线轴;第四圆弧面1322’;第五圆弧面1323’;134-绕组;140-转子组件;141-转轴;142-永磁体;143-第一轴承;144-第二轴承;145-叶轮;146-传感器磁体;150-导叶轮。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不是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风机100的装配示意图和爆炸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风机100包括壳体110、风机骨架120、定子组件130、转子组件140以及导叶轮150。在装配好的风机100中,导叶轮150连接到风机骨架120的一侧,壳体110围绕风机骨架120的另一侧的外部安装,转子组件140定位在风机骨架120内部并被安装到风机骨架120,且定子组件130被安装在风机骨架120的多个开口内以围绕转子组件120。其中,如图3所示,转子组件140包括转轴141、围绕转轴141周向布置的永磁体142、定位在永磁体142两侧的一对平衡环、第一轴承143、第二轴承144以及叶轮145。第一轴承143和第二轴承144被安装在转轴141上,永磁体142和平衡环的两侧上,即,分别位于一对平衡环的外侧。叶轮145固定设置在转轴141的一个端部,传感器磁体146安装在转轴141的另一端处。当转子组件140被安装在风机骨架120内部时,第一轴承143位于风机骨架120的与其对应的第一轴承座122内,第二轴承144位于风机骨架120的与其对应的第二轴承座123内。在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轴承与对应轴承座之间的连接,例如胶粘剂连接、卡扣连接或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座123与第二轴承144固定连接,优选地,通过胶黏剂固定,以吸收轴向力,从而防止轴向窜动,使风机在高速旋转时保持很好的性能,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其包括:/n壳体;/n风机骨架,安装于壳体内,包括第一配合部;/n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骨架上;/n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其包括:
壳体;
风机骨架,安装于壳体内,包括第一配合部;
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安装于所述风机骨架上;
所述壳体包括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骨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叶轮罩、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以及中心柱,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二轴承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安装座以及连接筒体和安装座的安装梁,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凸块,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魏秋红严涛赵海洋郭保东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