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7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其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的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内设置有基站,地面上开设有与防空地下室连通的通道,基站包括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机房以及设置在通道内的基站收发台,地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将通道的开口封盖住的圆拱状防护罩,防护罩上设置有驱动防护罩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将基站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对基站起到防护作用,通道的设置,减弱防空地下室对基站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影响,通过防护罩对通道开口的打开与遮蔽,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对基站收发台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
本技术涉及人防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
技术介绍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基站一般包括机房以及设置在机房附近的基站收发台。基站通常是露天设置的,在战争时期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将基站设置在人防工程内,有对基站起到防护功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人防工程对信号的屏蔽效果很大,会影响基站的接收以及发送信号,对基站的正常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其优点是将基站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对基站起到防护作用,通道的设置,减弱防空地下室对基站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影响,通过防护罩对通道开口的打开与遮蔽,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对基站收发台的防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的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内设置有基站,地面上开设有与防空地下室连通的通道,基站包括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机房以及设置在通道内的基站收发台,地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将通道的开口封盖住的圆拱状防护罩,防护罩上设置有驱动防护罩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机房放置在防空地下室内,可以对机房起到防护作用,基站收发台位于通道内,避免基站收发台完全暴露在室外,对基站收发台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通过通道使基站收发台与室外连通,减小防空地下室对基站收发台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影响,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驱动装置,使防护罩转动并盖设在通道的开口处,从而对通道内的基站收发台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罩的圆拱状设置,使得防护罩的抗撞击的能力较强,并且支撑在地面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由两个对称的弧形防护板组成,每个防护板的内弧面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转动在地面上,防护板的边角上设置有让位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可绕转轴的轴线发生转动,实现防护罩对通道开口的封盖与打开,防护罩由两个防护板阻成,使得每个防护板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将通道的开口完全打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防护罩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将通道的开口封盖住的同时也将驱动装置罩住,降低驱动装置受到破坏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分设在两个防护板的下方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在防护板上,另一端铰接在地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的伸缩杆伸出,使得两个防护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通道的开口暴露出来,便于基站收发台接收和发送信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缸分别与防护板和地面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液压缸拆卸下来,便于工作人员对液压缸的更换或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防护板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条,密封条固接在其中一个防护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的设置,减小两个防护板相互抵靠时产生的缝隙,有雨水通过两个防护板之间的缝隙流入到通道内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的内弧面上固接有纵横交错的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防护板自身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通道使基站收发台与室外连通,减小防空地下室对基站收发台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影响,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驱动装置,使防护罩转动并盖设在通道的开口处,从而对通道内的基站收发台起到防护作用;2.驱动装置设置在防护罩的下方,使得防护罩将通道的开口封盖住的同时也将驱动装置罩住,对驱动装置也起到防护作用,降低驱动装置受到破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人防工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防空地下室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防护罩将通道打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防空地下室;2、防护门;3、基站;31、机房;32、基站收发台;4、通道;5、防护罩;51、防护板;52、转轴;53、让位圆角;6、驱动装置;61、液压缸;62、定位轴;63、套筒;64、螺母;7、密封条;8、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的防空地下室1,防空地下室1的进出口安装有防护门2。防空地下室1内设置有基站3,地面上开设有与防空地下室1连通的通道4,基站3包括放置在防空地下室1的机房31以及设置在通道4内的基站收发台32,地面上设置有将通道4的开口封盖住的圆拱状的防护罩5,防护罩5上设置有驱使防护罩5转动并将通道4的开口封盖住的驱动装置6。参照图2和图3,将机房31放置在防空地下室1内,可以对机房31起到防护作用,基站收发台32位于通道4内,避免基站收发台32完全暴露在室外,对基站收发台32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通过通道4使基站收发台32与室外连通,减小防空地下室1对基站收发台32接收和发送信号的影响,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驱动装置6,使防护罩5转动并盖设在通道4的开口处,从而对通道4内的基站收发台32起到防护作用。参照图3和图4,为了降低驱动装置6受到破坏的情况,故将驱动装置6设置在防护罩5的下方,当防护罩5将通道4的开口封盖住的同时也将驱动装置6罩住,对驱动装置6也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罩5由两个对称的弧形防护板51组成,两个防护板51相互抵触组成圆拱状的防护罩5,每个防护板51的内弧面上竖直固接有转轴52,转轴52转动在地面上,并靠近防护板51的边角处,防护板51的边角上设置有让位圆角53,避免两个防护板51转动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防护板51可绕转轴52的轴线发生转动,实现防护罩5对通道4开口的封盖与打开。参照图3和图5,驱动装置6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两个液压缸61,两个液压缸61分设在两个防护板51的下方,液压缸61的一端铰接在防护板51上,另一端铰接在地面上,地面上与防护板51上均竖直固接有用于铰接的定位轴62,定位轴62上套设有套筒63,套筒63的内径大于定位轴62的直径,液压缸61的端部固接在套筒63的外周面上。定位轴62的周面上加工有螺纹,定位轴62上套设有螺母64,并与螺母64螺纹连接;这样通过液压缸61的伸缩杆伸出,使得两个防护板51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从而将通道4的开口暴露出来,便于基站收发台32(参考图2)接收和发送信号,而且这样可以实现液压缸61与防护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的防空地下室(1),防空地下室(1)内设置有基站(3),其特征在于:地面上开设有与防空地下室(1)连通的通道(4),基站(3)包括放置在防空地下室(1)的机房(31)以及设置在通道(4)内的基站收发台(32),地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将通道(4)的开口封盖住的圆拱状防护罩(5),防护罩(5)上设置有驱动防护罩(5)转动的驱动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的防空地下室(1),防空地下室(1)内设置有基站(3),其特征在于:地面上开设有与防空地下室(1)连通的通道(4),基站(3)包括放置在防空地下室(1)的机房(31)以及设置在通道(4)内的基站收发台(32),地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将通道(4)的开口封盖住的圆拱状防护罩(5),防护罩(5)上设置有驱动防护罩(5)转动的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由两个对称的弧形防护板(51)组成,每个防护板(51)的内弧面上设置有转轴(52),转轴(52)转动在地面上,防护板(51)的边角上设置有让位圆角(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基站的人防工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启顾海明吕民信甄海峰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