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型立柱
本技术涉及立柱
,具体是一种管型立柱。
技术介绍
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机械行业不断发展,立柱在发展中应用非常广泛,立柱的种类繁多,大多起到了支撑作用,通常会采用添加一些机构来增强支撑强度,但是现有的管型立柱的支撑强度不够,支撑面积小,单位面积受到压力大,管型立柱的使用寿命低,频繁更换立柱,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同时,管型立柱稳定性不够,容易发生倾倒,使用安全性能较低。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进行改进,现在提供一种管型立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型立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型立柱,包括立柱、筋板A、斜拉筋A、筋板B、筋板C、斜拉筋B、筋板D、筋板E、斜拉筋C、筋板F、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立柱左右两侧设置有斜拉筋A、斜拉筋B,所述斜拉筋A、斜拉筋B关于立柱中心线堆成设置,所述立柱前方设置有斜拉筋C,所述立柱与斜拉筋A之间设置有筋板A,所述立柱与斜拉筋B之间设置有筋板C,所述立柱与斜拉筋C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型立柱,包括立柱(1)、筋板A(2)、斜拉筋A(3)、筋板B(4)、筋板C(5)、斜拉筋B(6)、筋板D(7)、筋板E(8)、斜拉筋C(9)、筋板F(10)、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左右两侧设置有斜拉筋A(3)、斜拉筋B(6),所述斜拉筋A(3)、斜拉筋B(6)关于立柱(1)中心线堆成设置,所述立柱(1)前方设置有斜拉筋C(9),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A(3)之间设置有筋板A(2),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B(6)之间设置有筋板C(5),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C(9)之间设置有筋板E(8),所述立柱(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翼板(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型立柱,包括立柱(1)、筋板A(2)、斜拉筋A(3)、筋板B(4)、筋板C(5)、斜拉筋B(6)、筋板D(7)、筋板E(8)、斜拉筋C(9)、筋板F(10)、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左右两侧设置有斜拉筋A(3)、斜拉筋B(6),所述斜拉筋A(3)、斜拉筋B(6)关于立柱(1)中心线堆成设置,所述立柱(1)前方设置有斜拉筋C(9),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A(3)之间设置有筋板A(2),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B(6)之间设置有筋板C(5),所述立柱(1)与斜拉筋C(9)之间设置有筋板E(8),所述立柱(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型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左右两端水平轴线位置分别与筋板A(2)、筋板C(5)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立柱(1)垂直轴线前端与筋板E(8)通过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型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筋A(3)水平轴线右端与筋板A(2)左侧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斜拉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杰,隋本东,李新一,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