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及使用的钢管柱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及使用的钢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实行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发展装配式住宅,可以改善结构精度、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提高隔声、保温、防火等性能,便于系统维护、更新。装配式住宅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提升了住宅品质和效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特点。现有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钢柱多采用H型钢或方钢管柱,此种钢柱为了满足结构强度要求,需要将截面做大,从而造成钢柱凸出墙体表面的问题,影响了房屋内的使用空间;现有墙体中的外墙与施工后,还需要在外侧单独施工外保温层和保护层,不仅工艺复杂,而且由于分层施工,墙体的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强度高,且钢柱不会凸出墙体表面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钢柱和由预制墙板形成的墙体,钢柱为热轧无缝异形钢管柱,钢柱设置于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钢柱与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包括钢柱(1)和由预制墙板形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钢柱(1)为热轧无缝异形钢管柱,钢柱(1)设置于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钢柱(1)与预制墙板端面之间设置湿接缝(5);钢柱(1)的各外周面掩埋在湿接缝(5)中和/或部分外周面与预制墙板的表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包括钢柱(1)和由预制墙板形成的墙体,其特征在于:钢柱(1)为热轧无缝异形钢管柱,钢柱(1)设置于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钢柱(1)与预制墙板端面之间设置湿接缝(5);钢柱(1)的各外周面掩埋在湿接缝(5)中和/或部分外周面与预制墙板的表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柱(1)包括L形钢管柱(11),所述L形钢管柱(11)的中空腔体的截面为L形,设置于外墙体的拐角处,L形钢管柱(11)的两个竖向端面与外墙板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三湿接缝(53);L形钢管柱(11)的内侧面与外墙板的内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制墙板还包括内墙板;钢柱(1)包括T形钢管柱(12),所述T形钢管柱(12)的中空腔体的截面为T形,所述T形钢管柱(12)包括一字部(121)和垂直部(122),一字部(121)的两端面与相对应的外墙板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一湿接缝(51);垂直部(122)的端面与内墙板的端面之间设置第二湿接缝(52);一字部(121)靠近垂直部(122)的侧面与外墙板的内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自放,刘界鹏,查晓雄,陈兴慧,程晓波,单文臣,
申请(专利权)人:任自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