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337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灌装机灌装瓶在随传送带运动时容易倾倒,同时灌装口与灌装瓶不易对准,造成物料洒落的问题,其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顶端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顶端安装有定位组件,第一支撑柱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底端安装有灌装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弹簧和挤压板,传送带顶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槽,传送带顶端位于第一定位槽一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灌装瓶在随传送带运动时更加稳定,防止其由于惯性摔倒,同时多个灌装瓶能够同时位于多个灌装管正下方,便于灌装瓶的定位,可以防止物料洒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活塞式灌装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液体饮料、药品等的分装中,一般采用灌装机代替人工操作来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灌装设备在饮料、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活塞式灌装机是一种常见的罐装设备,可用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的罐装操作,其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活塞的行程来调节灌装量,但是现有的灌装机在使用时,灌装瓶需要与传送带一起运动,缺少相应的灌装瓶固定装置,导致灌装瓶在运动时容易倾倒,同时灌装口与灌装瓶不易对准,导致物料洒落,造成浪费。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灌装机灌装瓶在随传送带运动时容易倾倒,同时灌装口与灌装瓶不易对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顶端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顶端安装有定位组件,第一支撑柱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底端安装有灌装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弹簧和挤压板,传送带顶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槽,传送带顶端位于第一定位槽一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部一侧均固定有弹簧,弹簧外侧另一端固定有挤压板;所述灌装组件包括第一储料槽、电动伸缩杆、支撑杆、导流管、第二储料槽、活塞、第一电磁阀、气缸、支撑架、灌装管和第二电磁阀,第二支撑柱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料槽,第一储料槽底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底端固定有支撑杆,第一储料槽底端位于电动伸缩杆之间位置处嵌有导流管,支撑杆内部对应导流管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储料槽,第二储料槽内部套接有活塞,活塞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电磁阀,活塞顶端固定有气缸,气缸顶端固定有支撑架,第二储料槽底端中部安装有灌装管,灌装管内部底端嵌有第二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料槽顶端开设有进料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料槽外部一侧安装有电控箱,传送带、电动伸缩杆、第一电磁阀、气缸和第二电磁阀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料槽采用透明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料槽外侧开设有刻度。优选的,所述挤压板远离弹簧一侧固定有橡胶垫。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灌装瓶在随传送带运动时更加稳定,防止其由于惯性摔倒,同时多个灌装瓶能够同时位于多个灌装管正下方,便于灌装瓶的定位,可以防止物料洒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弹簧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电磁阀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撑柱;2、传送带;3、定位组件;31、第一定位槽;32、第二定位槽;33、弹簧;34、挤压板;4、第二支撑柱;5、灌装组件;51、第一储料槽;52、电动伸缩杆;53、支撑杆;54、导流管;55、第二储料槽;56、活塞;57、第一电磁阀;58、气缸;59、支撑架;510、灌装管;511、第二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第一支撑柱1,第一支撑柱1顶端安装有传送带2,传送带2顶端安装有定位组件3,第一支撑柱1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4底端安装有灌装组件5;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定位槽31、第二定位槽32、弹簧33和挤压板34,传送带2顶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槽31,传送带2顶端位于第一定位槽31一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定位槽32,固定灌装瓶的位置,从而使得灌装瓶能够刚好位于灌装管510正下方,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内部一侧均固定有弹簧33,弹簧33外侧另一端固定有挤压板34,增强灌装瓶运动时的稳定性;灌装组件5包括第一储料槽51、电动伸缩杆52、支撑杆53、导流管54、第二储料槽55、活塞56、第一电磁阀57、气缸58、支撑架59、灌装管510和第二电磁阀511,第二支撑柱4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料槽51,第一储料槽51底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52,通过电动伸缩杆52带动灌装管510上下运动,从而使得灌装管510能够深入灌装瓶内,防止物料洒落,电动伸缩杆52底端固定有支撑杆53,第一储料槽51底端位于电动伸缩杆52之间位置处嵌有导流管54,原料通过导流管54流入第二储料槽55内,支撑杆53内部对应导流管54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储料槽55,第二储料槽55内部套接有活塞56,当进行灌装时,气缸58带动活塞56在第二储料槽55内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二储料槽55内的原料推送出灌装管510外部,活塞56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电磁阀57,活塞56顶端固定有气缸58,气缸58顶端固定有支撑架59,第二储料槽55底端中部安装有灌装管510,灌装管510内部底端嵌有第二电磁阀511,便于原料从灌装管510内流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储料槽51顶端开设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向第一储料槽51内加入原料。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储料槽51外部一侧安装有电控箱,传送带2、电动伸缩杆52、第一电磁阀57、气缸58和第二电磁阀511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便于该装置的使用。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二储料槽55采用透明材质构件,便于第二储料槽55的使用。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二储料槽55外侧开设有刻度,便于工作人员对灌装体积进行观察。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挤压板34远离弹簧33一侧固定有橡胶垫,增加灌装瓶在传送带2上运动的稳定性。本技术使用时,将罐装瓶放入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之间,弹簧33通过挤压板34向灌装瓶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灌装瓶能够固定在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之间,该装置工作时,打开第一电磁阀57,物料从第一储料槽51内通过导流管54流进第二储料槽55和灌装管510内,活塞56位于指定位置处,第一电磁阀57关闭,同时灌装瓶在传送带2上想灌装组件5方向运动,当灌装瓶位于灌装管510下方位置处时,传送带2停止运动,此时第一电磁阀57已关闭,然后电动伸缩杆52带动支撑杆53向下运动,使得灌装管510伸入灌装瓶瓶口内,第二电磁阀511打开,气缸58带动活塞56向下运动,将第二储料槽55和灌装管510内的物料挤压进灌装瓶内,灌装完成之后,电动伸缩杆52向上运动,灌装管510与灌装瓶分离,传送带2继续运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使得灌装瓶在随传送带运动时更加稳定,防止其由于惯性摔倒,同时多个灌装瓶能够同时位于多个灌装管正下方,便于灌装瓶的定位,可以防止物料洒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顶端安装有传送带(2),传送带(2)顶端安装有定位组件(3),第一支撑柱(1)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4)底端安装有灌装组件(5);/n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定位槽(31)、第二定位槽(32)、弹簧(33)和挤压板(34),传送带(2)顶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槽(31),传送带(2)顶端位于第一定位槽(31)一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定位槽(32),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内部一侧均固定有弹簧(33),弹簧(33)外侧另一端固定有挤压板(34);/n所述灌装组件(5)包括第一储料槽(51)、电动伸缩杆(52)、支撑杆(53)、导流管(54)、第二储料槽(55)、活塞(56)、第一电磁阀(57)、气缸(58)、支撑架(59)、灌装管(510)和第二电磁阀(511),第二支撑柱(4)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料槽(51),第一储料槽(51)底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52),电动伸缩杆(52)底端固定有支撑杆(53),第一储料槽(51)底端位于电动伸缩杆(52)之间位置处嵌有导流管(54),原料通过导流管(54)流入第二储料槽(55)内,支撑杆(53)内部对应导流管(54)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储料槽(55),第二储料槽(55)内部套接有活塞(56),活塞(56)内侧中部固定有第一电磁阀(57),活塞(56)顶端固定有气缸(58),气缸(58)顶端固定有支撑架(59),第二储料槽(55)底端中部安装有灌装管(510),灌装管(510)内部底端嵌有第二电磁阀(5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活塞式灌装机,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顶端安装有传送带(2),传送带(2)顶端安装有定位组件(3),第一支撑柱(1)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柱(4),第二支撑柱(4)底端安装有灌装组件(5);
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定位槽(31)、第二定位槽(32)、弹簧(33)和挤压板(34),传送带(2)顶端固定有第一定位槽(31),传送带(2)顶端位于第一定位槽(31)一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定位槽(32),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内部一侧均固定有弹簧(33),弹簧(33)外侧另一端固定有挤压板(34);
所述灌装组件(5)包括第一储料槽(51)、电动伸缩杆(52)、支撑杆(53)、导流管(54)、第二储料槽(55)、活塞(56)、第一电磁阀(57)、气缸(58)、支撑架(59)、灌装管(510)和第二电磁阀(511),第二支撑柱(4)顶端固定有第一储料槽(51),第一储料槽(51)底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52),电动伸缩杆(52)底端固定有支撑杆(53),第一储料槽(51)底端位于电动伸缩杆(52)之间位置处嵌有导流管(54),原料通过导流管(54)流入第二储料槽(55)内,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中周赵锡丰余明友杨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