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上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27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盘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针对现有的光缆盘绕时,容易存在光缆盘绕不均匀,使光缆盘绕出现较大磨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上方设有盘纤柱,盘纤柱上绕设有光缆,盘纤柱上开设有固定孔,光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孔内,通过电机的运作带动盘纤柱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盘纤柱的上下来回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从而使光缆盘绕更加均匀,避免光缆盘绕出现较大的磨损问题,提高光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
本技术涉及盘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智能变电站也日益增多。智能变电站改变了常规变电站信息交互的方式,以光缆和软件逻辑代替了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而他们之间全部使用光纤进行系统连接。经检索,申请号为201721471206.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属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
技术方案是:左侧固定盘和右侧固定盘通过盘纤柱互相连接,榫头设置在左侧固定盘上,榫眼设置在右侧固定盘上,挂孔设置在左侧固定盘的侧面,卡纤槽设置在右侧固定盘的边缘,卡纤槽的大小与光纤、光纤接口的大小相匹配。该专利提出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中盘纤柱在光缆盘绕时,容易存在光缆盘绕不均匀,使光缆盘绕出现较大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盘纤柱在光缆盘绕时,容易存在光缆盘绕不均匀,使光缆盘绕出现较大磨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上方设有盘纤柱,盘纤柱上绕设有光缆,盘纤柱上开设有固定孔,光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孔内,通过电机的运作带动盘纤柱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板的下方并焊接有传动座,盘纤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伸缩槽,传动座滑动安装于位于盘纤柱顶部的连接座的伸缩槽内,通过连接座和伸缩槽的配合能够在盘纤柱转动时进行上下来回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的内壁上焊接有轴承的外圈,轴承的内圈焊接有旋转座,旋转座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方,且旋转座滑动安装于位于盘纤柱底部的连接座的伸缩槽内,通过轴承保证旋转座转动不偏位。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环形转动槽,环形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轮,转动轮的底部和环形转动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通过传动杆带动转动轮在环形转动槽内转动移动。优选的,所述环形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呈弧形高低起伏,位于盘纤柱底部的连接座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两个传动杆的顶端分别焊接于两个连接杆上,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有导向孔,光缆延伸至导向孔内,通过转动轮在环形转动槽内转动移动,通过环形转动槽的底部内壁呈弧形高低起伏,从而使两个转动轮带动传动杆上下移动,通过传动杆带动连接杆从而带动对应的连接座上下滑动。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通过电机的运作带动传动座转动,传动座带动对应的连接座转动,连接座带动盘纤柱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通过盘纤柱转动从而使两个连接座同时转动,两个连接座同时转动带动旋转座转动,位于盘纤柱底部的连接座转动带动两个连接杆转动,两个连接杆转动两个传动杆旋转,两个传动杆带动转动轮在环形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转动移动,通过环形转动槽的底部内壁呈弧形高低起伏,从而使两个转动轮带动传动杆上下移动,通过传动杆带动连接杆从而带动对应的连接座上下滑动,通过连接座和伸缩槽的配合能够在盘纤柱转动时进行上下来回移动,通过轴承保证旋转座转动不偏位,从而实现盘纤柱的上下来回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盘纤柱的上下来回转动对光缆进行盘绕,从而使光缆盘绕更加均匀,避免光缆盘绕出现较大的磨损问题,提高光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的底座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板、3安装板、4电机、5传动座、6盘纤柱、7光缆、8连接座、9伸缩槽、10轴承槽、11轴承、12旋转座、13固定孔、14导向杆、15导向孔、16连接杆、17传动杆、18环形转动槽、19转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安装板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座1的上方设有盘纤柱6,盘纤柱6上绕设有光缆7,盘纤柱6上开设有固定孔13,光缆7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孔13内,通过电机4的运作带动盘纤柱6转动对光缆7进行盘绕。本技术中,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板3的下方并焊接有传动座5,盘纤柱6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8,两个连接座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伸缩槽9,传动座5滑动安装于位于盘纤柱6顶部的连接座8的伸缩槽9内,通过连接座8和伸缩槽9的配合能够在盘纤柱6转动时进行上下来回移动。本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轴承槽10,轴承槽10的内壁上焊接有轴承11的外圈,轴承11的内圈焊接有旋转座12,旋转座12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且旋转座12滑动安装于位于盘纤柱6底部的连接座8的伸缩槽9内,通过轴承保证旋转座12转动不偏位。本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环形转动槽18,环形转动槽18内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轮19,转动轮19的底部和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相接触,通过传动杆17带动转动轮19在环形转动槽18内转动移动。本技术中,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上呈弧形高低起伏,位于盘纤柱6底部的连接座8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6,两个传动杆17的顶端分别焊接于两个连接杆16上,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设有导向孔15,光缆7延伸至导向孔15内,通过转动轮19在环形转动槽18内转动移动,通过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呈弧形高低起伏,从而使两个转动轮19带动传动杆17上下移动,通过传动杆17带动连接杆16从而带动对应的连接座8上下滑动。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开关启动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传动座5转动,传动座5带动对应的连接座8转动,连接座8带动盘纤柱6转动对光缆7进行盘绕,通过盘纤柱6转动从而使两个连接座8同时转动,两个连接座8同时转动带动旋转座12转动,位于盘纤柱6底部的连接座8转动带动两个连接杆16转动,两个连接杆16转动两个传动杆17旋转,两个传动杆17带动转动轮19在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上转动移动,通过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呈弧形高低起伏,从而使两个转动轮19带动传动杆17上下移动,通过传动杆17带动连接杆16从而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安装板(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座(1)的上方设有盘纤柱(6),盘纤柱(6)上绕设有光缆(7),盘纤柱(6)上开设有固定孔(13),光缆(7)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孔(13)内;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环形转动槽(18),环形转动槽(18)内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轮(19),转动轮(19)的底部和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上呈弧形高低起伏,位于盘纤柱(6)底部的连接座(8)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6),两个传动杆(17)的顶端分别焊接于两个连接杆(16)上,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上设有导向孔(15),光缆(7)延伸至导向孔(1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光纤盘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端焊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安装板(3)位于底座(1)的上方,底座(1)的上方设有盘纤柱(6),盘纤柱(6)上绕设有光缆(7),盘纤柱(6)上开设有固定孔(13),光缆(7)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孔(13)内;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环形转动槽(18),环形转动槽(18)内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轮(19),转动轮(19)的底部和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环形转动槽(18)的底部内壁上呈弧形高低起伏,位于盘纤柱(6)底部的连接座(8)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杆(16),两个传动杆(17)的顶端分别焊接于两个连接杆(16)上,底座(1)的另一端设有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上义刘毅陈夏李静夏永健彭章刚余冲范磊高自强余洋刘锦春
申请(专利权)人:董上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