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1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分拣平台两侧的滑槽机构,使得可同时进行多个包裹的分拣操作,利于提升分拣效率;各滑槽机构的一侧与分拣平台铰接,且各滑槽机构分别与一翻转机构相连,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各滑槽机构即实现绕分拣平台进行放下或收合,无需人工拆装,收放难度小,操作简便、效率高,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滑槽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滑槽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特别是应用在移动分拣平台上的滑槽一般是采用现场安装方式进行搭建,故而每一次更换场地都需要对滑槽进行重复拆装,但滑槽在分拣平台上的拆装难度较大,每次都需浪费较多的人力劳动,同时也对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无法有效地满足对于移动分拣平台快速移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槽收放难度小、操作效率高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分拣平台两侧的滑槽机构,各所述滑槽机构的其中一侧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上;各所述滑槽机构分别与一翻转机构相连,并由各所述翻转机构带动绕分拣平台旋转收放。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滑槽机构分别包括一侧铰接在分拣平台上的上层滑槽、与所述上层滑槽相连的下层滑槽,各所述上层滑槽的底部分别与一翻转机构的一端相连,各所述上层滑槽旁侧的分拣平台所在的地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铰链座,各所述翻转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第一铰链座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翻转机构采用液压油缸或者气缸或者电动推杆。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层滑槽与下层滑槽之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铰链相连。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下层滑槽的底部均与一推拉机构的一端相铰接。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推拉机构分别包括推拉油缸、一端与推拉油缸的伸长杆通过铰链连接的下摇杆,所述推拉油缸的缸体末端及下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和下层滑槽的底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层滑槽靠近下层滑槽一侧的底部与一上摇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上摇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拉油缸的伸长杆端部位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下层滑槽的两外侧底边处分别安装有内导轨,各所述上层滑槽的内部均设有供各内导轨嵌入滑动的外导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拉油缸可采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替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层滑槽通过一伸缩机构驱动收放,所述伸缩机构的固定端和伸长端分别固定在上层滑槽、下层滑槽的底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分拣平台同一侧的各下层滑槽通过一贯穿各下层滑槽底部的连接轴连成一体。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分拣平台两侧的滑槽机构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分拣平台两侧的滑槽机构,使得可同时进行多个包裹的分拣操作,利于提升分拣效率;各滑槽机构的一侧与分拣平台铰接,且各滑槽机构分别与一翻转机构相连,在翻转机构的带动下,各滑槽机构即实现绕分拣平台进行放下或收合,无需人工拆装,收放难度小,操作简便、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收合状态的整体结构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展开状态的整体结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展开状态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收合状态的整体结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展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为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包括若干设置在分拣平台1两侧的滑槽机构2,该分拣平台1位于移动运输车的车厢内,两侧的滑槽机构2关于分拣平台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各滑槽机构2的其中一侧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1上;各滑槽机构2分别与一翻转机构3相连,并由各翻转机构3带动绕分拣平台1旋转收放。此应用于分拣平台1的滑槽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分拣平台1两侧的滑槽机构2,使得可同时进行多个包裹的分拣操作,利于提升分拣效率;各滑槽机构2的一侧与分拣平台1铰接,且各滑槽机构2分别与翻转机构3相连,在翻转机构3的带动下,各滑槽机构2即实现绕分拣平台1进行放下或收合,无需人工拆装,收放难度小,操作简便、效率高。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滑槽机构2均包括一侧铰接在分拣平台1上的上层滑槽21、与上层滑槽21相连的下层滑槽22,各上层滑槽21的底部分别与一翻转机构3的一端相连,各上层滑槽21旁侧的分拣平台1所在的车厢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铰链座,各翻转机构3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第一铰链座上。本技术的两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地,各翻转机构3均采用液压油缸,各液压油缸的缸体末端与第一铰链座相铰连,各上层滑槽21的底部分别装有第二铰链座,各液压油缸的伸长杆的端部分别铰接在第二铰链座上。各上层滑槽21处于收合状态时,充当翻转机构3的液压油缸的伸长杆处于伸长状态,以将上层滑槽21向上顶住;各上层滑槽21变换工作状态时,液压油缸的伸长杆收缩,进而牵引上层滑槽21绕分拣平台1落下并实现展开。整体过程无需人力操作,简单便捷。更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位于分拣平台1同一侧的各下层滑槽22通过一贯穿各下层滑槽22底部的连接轴4连成一体。当分拣平台1位于移动平台上时,下层滑槽22的设置,使得滑槽机构2整体展开后离地面的高度更小,从而能有效避免包裹等从滑槽滑落入下方的笼车8时因冲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而连接轴4的设置,能有效保证在收合或者展开状况下位于同一侧的各下层滑槽22的状态保持一致,转换或者调整其中一个下层滑槽22位置状态即可对全部下层滑槽22的位置进行转换调整,无需重复分别对各下层滑槽22进行操作,便于控制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人力劳动。图1、图2显示的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上层滑槽21与下层滑槽22之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铰链相连。同时,各下层滑槽22的底部均与一推拉机构的一端相铰接。更具体地,各推拉机构分别包括推拉油缸51、一端与推拉油缸51的伸长杆通过铰链连接的下摇杆52,推拉油缸51的缸体末端及下摇杆5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1和下层滑槽22的底部。滑槽装置处于收合状态时,推拉油缸51的伸长杆收缩在缸体内,并牵引下层滑槽22向下绕铰链收合在上层滑槽21的旁侧,此时下层滑槽22与上层滑槽21的相接侧实现平齐。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上层滑槽21靠近下层滑槽22一侧的底部与一上摇杆53的一端铰接相连,上摇杆53的另一端铰接在推拉油缸51的伸长杆端部位置。参考图4、图5,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下层滑槽22与上层滑槽21不再使用铰链相连,而换做通过导轨连接。此实施例中,各下层滑槽22的两外侧底边处分别安装有内导轨,各上层滑槽2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供各内导轨嵌入滑动的外导轨。进一步地,各上层滑槽21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在分拣平台(1)两侧的滑槽机构(2),各所述滑槽机构(2)的其中一侧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1)上;各所述滑槽机构(2)分别与一翻转机构(3)相连,并由各所述翻转机构(3)带动绕分拣平台(1)旋转收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设置在分拣平台(1)两侧的滑槽机构(2),各所述滑槽机构(2)的其中一侧分别铰接在分拣平台(1)上;各所述滑槽机构(2)分别与一翻转机构(3)相连,并由各所述翻转机构(3)带动绕分拣平台(1)旋转收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槽机构(2)分别包括一侧铰接在分拣平台(1)上的上层滑槽(21)、与所述上层滑槽(21)相连的下层滑槽(22),各所述上层滑槽(21)的底部分别与翻转机构(3)的一端相连,各所述上层滑槽(21)旁侧的分拣平台(1)所在的地面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铰链座,各所述翻转机构(3)的另一端铰接在对应的第一铰链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翻转机构(3)采用液压油缸或者气缸或者电动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滑槽(21)与下层滑槽(22)之间分别通过至少一个铰链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分拣平台的滑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层滑槽(22)的底部均与一推拉机构的一端相铰接,各所述推拉机构分别包括推拉油缸(51)、一端与推拉油缸(51)的伸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权苏建全杨燕高芙春谢昊冯荣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