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具有:后保横梁本体;吸能盒组件,后保横梁本体两侧设有吸能盒组件;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连接板、后保横梁安装母板和位于吸能盒连接板和后保横梁安装母板之间的吸能盒,连接板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连接;吸能盒的横截面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
本技术属于纯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后保横梁总成一般由后保横梁本体、后吸能盒及安装板组成。后保横梁总成的几个常规功能包括:1.作为安装基座,为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点;2.集成后脱钩螺纹管总成,为其他车辆抛锚时提供拖车服务;3.低速后面碰撞时通过吸能盒充分变形吸收碰撞能量,降低车身本体的变形量,减少维修费用;4.当车辆遭遇中高速度的追尾碰撞时,吸收并传递碰撞能量,降低乘员舱结构的变形程度,提高安全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紧缺,纯电动汽车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纯电动汽车由于高压电驱动系统带来的电安全风险及实现高续航里程,对碰撞安全及车身轻量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后保横梁是车辆受到后面碰撞时重要的安全关键件,一方面能吸收碰撞能量,另一方面能有效传递碰撞载荷。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7594877U中公开的新型后防撞梁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热塑性塑料进行一体注塑成型;文献CN208715133U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后防撞梁,包括后防撞梁主体、两块加强筋板,所述后防撞梁主体由前侧板、上侧板、下侧板、后侧板构成,且后防撞梁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框体结构,利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材料设计;文献CN209142230U公开的后防撞梁结构及汽车,后防撞梁结构设计简单,可降低成本。现阶段受制于材料成本、加工工艺、拖钩强度、维修经济性及碰撞安全性等方面的原因,后保横梁结构件仍以高强度金属材料为基础进行设计,并综合考虑重量及碰撞安全等性能最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汽车低速后面碰撞下的维修经济性以及中高速后面碰撞时的安全性的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具有:后保横梁本体;吸能盒组件,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两侧设有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连接板、后保横梁安装母板和位于吸能盒连接板和后保横梁安装母板之间的吸能盒,所述连接板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所述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连接;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形,所述吸能盒三个面设有吸能变形诱导槽,吸能盒顶面及侧面的吸能变形诱导槽错位布置。所述吸能盒组件上设有后拖钩螺纹管,所述后拖钩螺纹管两端分别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后保横梁本体及吸能盒连接板连接,所述拖钩螺纹管一端突出吸能盒连接板的长度小于5mm。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为冷冲压成型单层板结构,截面呈开口状,后保横梁本体中部设有贯穿所述后保横梁本体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深度5mm,加强筋高度为所述后保横梁截面高度的1/4~1/3;所述后保横梁横截面高度为75~85mm,横截面宽度25~35mm。所述后保横梁本体在车辆水平方向为拱形结构;所述后保横梁本体对应吸能盒左组件两侧设有后保横梁总成安装工具过孔;所述后保横梁本体对应吸能盒右组件两侧设有后保横梁总成安装工具过孔;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焊接定位用主定位孔及辅助定位孔;所述后保横梁本体在吸能盒右组件处设有用于安装后拖钩螺纹管的焊接孔。两个吸能盒组件对称设置于后保横梁本体的两侧。所述连接板与后保横梁本体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所述后保横梁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纯电动汽车后部车身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提供拖车功能,拖钩结构不影响吸能盒正常发挥结构功能。当发生中高速度后面碰撞事故时,后保横梁以及吸能盒变形吸收能量,将碰撞载荷传递至后部车身骨架,为车内乘员提供有效保护,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在发生低速后碰事故的维修费用。后保横梁总成与后部车身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及维修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背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整体俯视图;图5为图2中A-A处的剖面视图;图6为图2中B-B处的剖面视图;图7为吸能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位图8中C-C处的剖面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后保横梁本体,101、安装工具过孔,102、主定位孔,103、辅助定位孔,104、拖钩螺纹管焊接孔,2、吸能盒组件,21、吸能盒连接板,22、后保横梁安装母板,23、吸能盒上板,24、吸能盒下板,25、诱导槽,3、拖车钩螺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9,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其包括后保横梁本体1及设置在后保横梁本体1两侧的两个吸能盒组件2。吸能盒组件2包括吸能盒连接板21、吸能盒上板23、吸能盒下板24和后保横梁安装母板22。吸能盒组件2通过吸能盒连接板21与后保横梁本体1连接。后保横梁总成通过后保横梁安装母板22通过螺栓连接在后部车身上。吸能盒上板23和吸能盒下板24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或者点焊的方式焊接。吸能盒上板23和吸能盒下板24的截面形状为形;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的三个面设有吸能变形诱导槽;进一步的,侧面的两个诱导槽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侧面和顶面的诱导槽错位布置。吸能盒上板23和吸能盒下板24的侧面诱导槽布置在在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进一步的,诱导槽作为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焊接的辅助定位。后拖钩螺纹管3位于右侧吸能盒组件,它两端分别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后保横梁本体1和吸能盒连接板2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拖钩螺纹管后端突出吸能盒连接板的长度小于5mm。后保横梁本体1为拱形,进一步的,在其对应左吸能盒组件两侧设有后保横梁安装工具过孔101;在其对应右吸能盒组件两侧设有后保横梁安装工具过孔101及拖钩螺纹管焊接孔104。进一步的,后保横梁本体1上设有焊接用主定位孔102及辅助定位孔103。后保横梁本体1是高强度钢板冷冲压成型单层板结构,截面呈开口状,高强度钢板的选用,不仅可以提高后保横梁结构强度,提高其安全性能,还可以降低零件厚度,提高轻量化程度。进一步的,后保横梁本体中部设有贯穿车辆横向的加强筋,其深度5mm;加强筋高度为所述后保横梁截面高度的1/4~1/3,加强筋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后保横梁的刚度及抗弯能力,还能有效避免冲压成型过程中的板料回弹提高成型性。后保横梁1的截面高度范围75~85mm,截面宽度25~35mm。后保横梁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纯电动汽车后部车身上。为了提高后保横梁总成的安全性能,吸能盒截面大小与后部车身纵梁的截面大小比例范围为90~110%,截面中心的高度差异值不超过10mm,保证碰撞时后保横梁总成的稳定变形吸能。可提供拖车功能,拖钩结构不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具有:/n后保横梁本体;/n吸能盒组件,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两侧设有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连接板、后保横梁安装母板和位于吸能盒连接板和后保横梁安装母板之间的吸能盒,所述连接板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n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所述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连接;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具有:
后保横梁本体;
吸能盒组件,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两侧设有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连接板、后保横梁安装母板和位于吸能盒连接板和后保横梁安装母板之间的吸能盒,所述连接板与后保横梁本体连接;
所述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所述吸能盒上板和吸能盒下板连接;所述吸能盒的横截面为形,所述吸能盒三个面设有吸能变形诱导槽,吸能盒顶面及侧面的吸能变形诱导槽错位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组件上设有后拖钩螺纹管,所述后拖钩螺纹管两端分别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后保横梁本体及吸能盒连接板连接,所述拖钩螺纹管一端突出吸能盒连接板的长度小于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后保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横梁本体为冷冲压成型单层板结构,截面呈开口状,后保横梁本体中部设有贯穿所述后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先华陈才波周宁施建洲张华国刘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锐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