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0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包括:芯线、拉索钩、钢丝端头、后半部分拉索和卡圈,其中芯线嵌入拉索钩一端内部,卡圈固定在钢丝端头内部,钢丝端头上设有通孔,后半部分拉索上的芯线嵌入钢丝端头内部,与卡圈连接,拉索钩的另一端插入钢丝端头的通孔中;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体积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不影响操作力,第二部分拉索长度小,不影响锁自动线,无需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行李箱拉锁为保证两部分拉丝的可靠连接,常用的连接结构为在两部分拉索之间设计一个连接盒,连接盒由两部分盒体构成,盒体内设置滑块、拉簧结构,通过一根拉线拉动滑块和拉簧带动另一部分拉索连动。由于连接盒体积较大,结构复杂,连接部位存在拉簧,影响操作力,在布置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需要提供固定点,且两部分拉丝与连接盒装配过程复杂,降低操作效率并易造成误操作。同时连接盒位于第二部分拉索上,该结构要求两段拉索长度较长,当第二部分拉索与行李箱锁在自动线装配时造成拉索与自动线工装等干涉,导致自动线改造。例如现有技术CN206319739U中提出一种行李箱锁拉索系统,通过连接盒实现两把锁的可靠控制,提高可靠性,但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体积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装配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不影响操作力,第二部分拉索长度小,不影响锁自动线,无需改造。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包括:芯线1、拉索钩2、钢丝端头3、后半部分拉索4和卡圈5,其中芯线1嵌入拉索钩2一端内部,并固定在拉索钩2内部,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内部,钢丝端头3上设有通孔31,后半部分拉索4上的芯线嵌入钢丝端头3内部,与卡圈5连接,拉索钩2的另一端插入钢丝端头3的通孔31中。所述的拉索钩2呈Z字形。所述的钢丝端头3为一体件,其一端为连接板,另一端为圆柱体,连接板上设有通孔31,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的圆柱体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行李箱锁拉索连接机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可以减小拉索布置空间,降低拉索连接的安装操作难度,提升效率。另外,由于连接机构钢丝端头体积小,可以有效减小后半部分拉索的长度,减小拉索与行李箱锁安装难度,同时在现有的行李箱锁装配自动线安装后半部分拉索时,拉索不会与锁装配自动线工装干涉,无需因为安装拉丝而对行李箱锁自动线进行改造,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钢丝端头结构示意图。其中:1芯线、2拉索钩、3钢丝端头、31通孔、4后半部分拉索、5卡圈。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包括:芯线1、拉索钩2、钢丝端头3、后半部分拉索4和卡圈5,其中芯线1嵌入拉索钩2一端内部,并固定在拉索钩2内部,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内部,钢丝端头3上设有通孔31,后半部分拉索4上的芯线嵌入钢丝端头3内部,与卡圈5连接,拉索钩2的另一端插入钢丝端头3的通孔31中。实现两部分拉索连接。所述的拉索钩2呈Z字形。所述的钢丝端头3为凸字形一体件,其一端为连接板,另一端为圆柱体,连接板上设有通孔31,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的圆柱体内部。芯线1为前半部分拉锁上设置的。芯线1和拉索钩2浇筑成一体,卡圈5和后半部分拉索4连接,卡圈5和钢丝端头3注塑成一体。前半部分拉索的行程通过芯线1、拉索钩2传递至钢丝端头3,进而连动后半部分拉索4。拉索钩2为Z字形,由于Z字形的特殊结构,拉索钩2在装配后的运动过程中降低了脱出风险,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钢丝端头3上的通孔31直径为4.4mm,并进行倒角,拉索钩2为Z字形的圆管,其圆管直径为3.5mm,该匹配尺寸的设计保证了锁钩与端头开孔装配的可行性。后半部分拉索4与卡圈5连接后,与钢丝端头3注塑成一体,增加了拉索与钢丝端头3的连接强度,增大拉脱力。采用拉索钩2与钢丝端头3插接的形式,实现两段拉索的连接。拉索采用“Z”字形结构设计,钢丝端头采用“凸”形圆柱设计并开倒角通孔31,两处设计保证可操作性和连接可靠性。拉索端头2与前半部分拉锁的芯线1采用一体式浇筑,后半部分拉锁4的芯线与卡圈5连接后与钢丝端头3一体浇筑,提高拉脱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线(1)、拉索钩(2)、钢丝端头(3)、后半部分拉索(4)和卡圈(5),其中芯线(1)嵌入拉索钩(2)一端内部,并固定在拉索钩(2)内部,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内部,钢丝端头(3)上设有通孔(31),后半部分拉索(4)上的芯线嵌入钢丝端头(3)内部,与卡圈(5)连接,拉索钩(2)的另一端插入钢丝端头(3)的通孔(3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箱拉索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线(1)、拉索钩(2)、钢丝端头(3)、后半部分拉索(4)和卡圈(5),其中芯线(1)嵌入拉索钩(2)一端内部,并固定在拉索钩(2)内部,卡圈(5)固定在钢丝端头(3)内部,钢丝端头(3)上设有通孔(31),后半部分拉索(4)上的芯线嵌入钢丝端头(3)内部,与卡圈(5)连接,拉索钩(2)的另一端插入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名刘金阳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