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取暖器,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连接有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连接有欠压保护器,所述欠压保护器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电子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有遥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改装车辆,结构简单,升温快,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利用汽车蓄电池即可快速升温,且可避免汽车蓄电池用电过多导致无法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取暖器
本技术属于车载取暖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取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用车辆也越来越普及,车载取暖器可以说是车辆的必备设备,尤其在冬天,车内温度较低,需要使用车载取暖器进行升温。目前,有些车辆里并没有配备车载取暖器,比如老年代步车、重型工程车、大型机械驾驶舱等;有的车辆本身有采暖设备,但在有些情况下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比如货运车辆在低温地区行驶时车辆本身暖风不足、堵车或装卸货等情况时的驻车取暖、新能源汽车采暖不足等;现在市场很多外加改装加热设备,一种是加注燃料,通过燃烧燃料释放热能,另一种需要大伏电压,车辆需要加装逆变器超负荷增大车辆电压以满足改装设备的运行,但是目前的加热设备主要有以下缺点:1、涉及非法改装,2、额外添加燃料增加成本,3、燃烧产生尾气既污染环境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又有导致使用人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4、改装后的车辆电路因电压过高极易短路起火,安全隐患极大。十九大以来,国家将环保减排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出台众多鼓励、扶持环保类相关项目的政策、措施,介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我们采用新型能源技术,使用车辆本身电力,无需额外燃料,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节能环保无污染,减排,运行电压在现有规定的车辆电压安全范围内,加装时无需额外申请改装,自行加装即可,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取暖器,其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连接有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连接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连接有欠压保护器,所述欠压保护器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电子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有遥控器。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连接有智能手机。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发热装置为PTC热敏电阻,所述PTC热敏电阻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铝合金片。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护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三个通气孔,其中两个所述通气孔内设置有吹风口向外的风扇。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护外壳为绝缘材质。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护装置为断电保护器。对于本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欠压保护器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PTC热敏电阻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铝合金片散热,消耗电量小,发热效率高,散热效率搞;通过风扇将热量吹出,通过电子控制器来调整控制温度,设置有安全保护装置防止短路后发生火灾危险,通过蓄电池欠压保护器保证汽车的蓄电池有足够的电压来发动汽车;还有显示屏实时显示车内温度,通过遥控器控制温度,方便实用;还设置有手动开关本装置的控制开关,方便在长时间不用时断开总电路;还可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取暖器的开关,方便提前对汽车进行升温加热;本技术无需改装车辆,结构简单,升温快,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利用汽车蓄电池即可快速升温,且可避免汽车蓄电池用电过多导致无法启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热部分结构图。其中:1、保护外壳,3、电子控制器,4、保护装置,5、欠压保护器,6、显示屏,7、无线信号接收器,9、PTC热敏电阻,10、铝合金片,11、通气孔,12、风电,13、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载取暖器,其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保护外壳1用于保护其内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所述发热装置连接有电子控制器3,所述电子控制器3用于控制所述发热装置的加热温度;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保护装置4,所述保护装置4为断电保护器,所述保护装置4用于在线路短路有断开连接,以防止短路后发生火灾;所述保护装置4连接有欠压保护器5,所述欠压保护器5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连接;所述欠压保护器5设置为24伏,所述欠压保护器5用于保护车的发动机蓄电池,当发动机蓄电池的电压低于24伏时,所述欠压保护器5断开,以防止用电过多导致无法启动车辆。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6用于实时显示车内的温度,以便于用户直观观察;所述电子控制器3还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7,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信号连接有遥控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发出的信号,以便于用户通过所述遥控器控制车内的温度。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还通过互联网无线连接有智能手机,以便于用户在上车前提前开启本装置,提前给车内加热。所述发热装置为PTC热敏电阻9,所述PTC热敏电阻9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铝合金片10,通过所述铝合金片10进行散热,使散热效果好。所述保护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三个通气孔11,其中两个所述通气孔11内设置有吹风口向外的风扇12,安装有所述风扇12的两个所述通气孔11和没有安装所述风扇12的一个所述通气孔11之间形成一个空气流通循环,将所述PTC热敏电阻9产生的热量吹出去,加强了散热效率,使车内温度提升速度更快。所述保护外壳1为绝缘材质,以防止漏电。所述欠压保护器5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13,所述控制开关13用于断开/接通整个装置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经过试验验证,本技术连续工作5-7个小时后发动机蓄电池依然可以启动车辆,安装有风扇的两个通气孔处在5秒内可以达到50度以上,最大风速60米/秒,一般车辆驾驶室空间(约9立方米)从0度升温到15度只需要20分钟。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案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连接有电子控制器(3),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保护装置(4),所述保护装置(4)连接有欠压保护器(5),所述欠压保护器(5)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连接;/n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电子控制器(3)还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7),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信号连接有遥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连接有电子控制器(3),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保护装置(4),所述保护装置(4)连接有欠压保护器(5),所述欠压保护器(5)与车的发动机蓄电池连接;
所述电子控制器(3)连接有显示屏(6),所述电子控制器(3)还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7),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信号连接有遥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7)无线连接有智能手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为P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龙诸葛占超牛立伟梁利朵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