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方位调节结构、侧面夹装结构和压装结构,所述安装底板为不锈钢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所述方位调节结构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端中部,所述侧面夹装结构设置于方位调节结构的内部,所述压装结构设置于侧面夹装结构的上端,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操作简单,对防腐木材双重牢靠压装固定,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打磨位置调控,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防腐木材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木材加工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
技术介绍
防腐木材是一种能够耐白蚁和耐菌的优质材料,它为了保护木材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木材内加入防腐药剂,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方面,其防腐性能优越,能持久保护木材,延长木材的使用时间,随着拥有别墅的人群增多,防腐木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防腐木材的加工打磨工作过程中,需要专门的磨床结构支撑承载,磨床上常常需要借助专门的夹装装置加以固定木材本体,但传统的磨床夹装装置存在诸多不足,操作繁琐,不能够做到对防腐木材的双重压装固定,进而不能够保证固定的牢靠性,无法避免打磨过程中偏移影响打磨质量,不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后续打磨位置调控,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防腐木材的加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操作简单,对防腐木材双重牢靠压装固定,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打磨位置调控,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防腐木材的加工质量,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方位调节结构、侧面夹装结构和压装结构;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为不锈钢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方位调节结构:所述方位调节结构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端中部;侧面夹装结构:所述侧面夹装结构设置于方位调节结构的内部;压装结构:所述压装结构设置于侧面夹装结构的上端;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表面右侧,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操作简单,做到对防腐木材的双重压装固定,保证固定的牢靠性,避免打磨过程中偏移影响打磨质量,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后续打磨位置调控,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防腐木材的加工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方位调节结构包括滑轨、U形横向调节板、支撑板、转动丝杆、驱动电机、U形纵向调节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滑轨对称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U形横向调节板底端的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支撑板对称设置于安装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转动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支撑板内壁转动连接,转动丝杆与U形横向调节板底端中部板体螺纹连接,驱动电机设置于左侧的支撑板左壁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U形纵向调节板侧壁的滑块与U形横向调节板内壁的滑槽纵向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设置于U形纵向调节板前端立板的后侧壁上,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U形纵向调节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后续打磨位置调控。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夹装结构包括丝柱、调节底块、侧夹板和电机,所述丝柱的两端通过轴承与U形纵向调节板的内壁底端转动连接,丝柱横向设置,两个调节底块螺纹连接于丝柱的左右两端,调节底块底端的滑块与U形纵向调节板内部底端的滑槽滑动连接,丝柱左右弧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侧夹板设置于对应的调节底块上端,电机设置于U形纵向调节板的左壁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柱的左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实现快速牢靠的夹装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压装结构包括L形支撑板、螺柱、压片和底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设置于对应的侧夹板上端,两个L形支撑板对称设置,螺柱与对应的L形支撑板横向板体螺纹连接,螺柱的顶端均设有旋钮,压片设置于对应的螺柱底端,底撑板设置于对应的侧夹板内侧壁底端,两个底撑板对称分布,同侧的底撑板和压片对应设置,实现进一步的压装固定。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调节底块上壁面与侧夹板左右侧壁的连接处,增强连接处的承载力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将木材底面的右侧接触于右侧的底撑板上表面,木材持平,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柱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调节底块螺纹连接于丝柱的左右两端,调节底块底端的滑块与U形纵向调节板内部底端的滑槽滑动连接,丝柱左右弧壁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两个调节底块相向靠近,进而实现两个侧夹板对待加工木材侧面的适度夹装固定,之后旋动螺柱顶端的旋钮,由于螺柱与对应的L形支撑板横向板体螺纹连接,螺柱螺纹下移,带动压片下压,在底撑板的底部支撑下,对木材实现竖向进一步压装固定,对木材双重压装固定,保证固定的牢靠性,避免打磨过程中偏移影响打磨质量。2、在木材的打磨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驱动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由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转动丝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支撑板内壁转动连接,转动丝杆与U形横向调节板底端中部板体螺纹连接,U形横向调节板底端的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实现U形横向调节板横向位置的调节,进而对固定的木材横向方位调节,电动伸缩杆伸缩,由于U形纵向调节板侧壁的滑块与U形横向调节板内壁的滑槽纵向滑动连接,实现U形纵向调节板纵向位置的调节,进而对固定的木材纵向方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全面地对木材进行打磨位置调控,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防腐木材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板、2方位调节结构、21滑轨、22U形横向调节板、23支撑板、24转动丝杆、25驱动电机、26U形纵向调节板、27电动伸缩杆、3侧面夹装结构、31丝柱、32调节底块、33侧夹板、34电机、4压装结构、41L形支撑板、42螺柱、43压片、44底撑板、5控制开关组、6加强筋、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方位调节结构2、侧面夹装结构3和压装结构4;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提供底部支撑及安装场所,安装底板1为不锈钢安装底板,安装底板1的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7,通过螺栓经安装孔7将安装底板1与安装部位连接,进而实现对安装底板1及上方结构的快速安装固定;方位调节结构2:方位调节结构2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中部,方位调节结构2包括滑轨21、U形横向调节板22、支撑板23、转动丝杆24、驱动电机25、U形纵向调节板26和电动伸缩杆27,滑轨21对称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U形横向调节板22底端的滑块与滑轨21滑动连接,支撑板23对称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转动丝杆2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支撑板23内壁转动连接,转动丝杆24与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方位调节结构(2)、侧面夹装结构(3)和压装结构(4);/n安装底板(1):所述安装底板(1)为不锈钢安装底板,安装底板(1)的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7);/n方位调节结构(2):所述方位调节结构(2)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中部;/n侧面夹装结构(3):所述侧面夹装结构(3)设置于方位调节结构(2)的内部;/n压装结构(4):所述压装结构(4)设置于侧面夹装结构(3)的上端;/n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5),所述控制开关组(5)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控制开关组(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方位调节结构(2)、侧面夹装结构(3)和压装结构(4);
安装底板(1):所述安装底板(1)为不锈钢安装底板,安装底板(1)的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7);
方位调节结构(2):所述方位调节结构(2)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中部;
侧面夹装结构(3):所述侧面夹装结构(3)设置于方位调节结构(2)的内部;
压装结构(4):所述压装结构(4)设置于侧面夹装结构(3)的上端;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5),所述控制开关组(5)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控制开关组(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腐木材加工磨床夹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调节结构(2)包括滑轨(21)、U形横向调节板(22)、支撑板(23)、转动丝杆(24)、驱动电机(25)、U形纵向调节板(26)和电动伸缩杆(27),所述滑轨(21)对称横向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U形横向调节板(22)底端的滑块与滑轨(21)滑动连接,支撑板(23)对称设置于安装底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转动丝杆(2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对应的支撑板(23)内壁转动连接,转动丝杆(24)与U形横向调节板(22)底端中部板体螺纹连接,驱动电机(25)设置于左侧的支撑板(23)左壁上,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U形纵向调节板(26)侧壁的滑块与U形横向调节板(22)内壁的滑槽纵向滑动连接,电动伸缩杆(27)设置于U形纵向调节板(26)前端立板的后侧壁上,电动伸缩杆(27)的伸缩端与U形纵向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燕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