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具有壳体(1)、定子(2)和转子(3)。转子(3)相对于定子(2)安置以使转子(3)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定子(2)在径向外部包围转子(3)。壳体(1)从径向外部热压到定子(2)上。定子(2)在其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8、12、15),当壳体(1)热压到定子(2)上时,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以使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壳体(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壳体中的定子的利用弹性元件的固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其中,该电机具有壳体、定子和转子,-其中,转子相对于定子安置以使转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其中,定子在径向外部包围转子,-其中,壳体从径向外部热压到定子上,-其中,定子在定子的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当壳体热压到定子上时,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以使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壳体。
技术介绍
在电机中,壳体通常热压到定子上,或者相反,定子热压到壳体中。通常,壳体由铝制成,而定子由电工钢片并且因此由钢制成。铝和钢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特别是,铝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钢的热膨胀系数。如果电机暴露于大的温度波动中,则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热压连接在例如100℃以及更高的高温下会松弛,使得定子不再足够抗扭地保持在壳体中。相反,在例如-30℃或更低的低温下会导致壳体负荷过大,从而使壳体破裂。因此,不能在每种应用中都实现壳体与定子的组合的运行可靠的设计。在现有技术中,定子与壳体之间的热压连接通常被设计成使得壳体在低温下也不会破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高温时可靠地保持定子与壳体之间的抗扭的连接,还在壳体与定子之间生成形状配合连接。例如,可以在径向上置入多个穿过壳体进入定子的穿孔(1、2、3...),其中分别将销钉固定在穿孔中。例如,从DE102014100842A1中已知前文所述类型的电机。这种电机也可以在WO2016/090306A1和WO2004/062067A1中获得。从DE102007058072A1中已知一种电机,其具有壳体、定子和转子,转子相对于定子安置以使转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定子在径向外部包围转子并且在定子的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当壳体热压到定子上时,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以使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壳体。在DE102008004876A1中可以获得类似的公开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电机,使定子在高温范围之上还抗扭地保持和固定在壳体中。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机实现。电机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2至4的内容。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下地设计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电机,即定子在该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处具有端盘,弹性元件布置在端盘处,并且弹性元件被设计为突出件,突出件在轴向方向上观察从相应的端盘的平坦的主元件远离定子地延伸。该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定子本身不需要任何修改,而仅需将相应设计的端盘附接到定子的轴向端部处。端盘的附接易于实现以执行在制造定子时的有利的工艺步骤,例如与用于形成定子叠片组的、定子的各个定子叠片的堆叠相关。端盘与定子的连接原则上能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夹紧、焊接、铆接、粘接等方式。在径向与轴向形成的平面中观察,端盘形成U形,U形的中间支臂形成平坦的主元件,并且U形的两个外支臂形成突出件。突出件可以是切向环绕的或间断的。弹性元件的偏移能够可选地是完全弹性的或者弹性与塑性混合的。通常,偏移程度小于1mm就足够了。0.2mm到0.8mm、特别是0.4mm到0.6mm的偏移通常就足够了。从弹性元件径向向内观察,定子在弹性元件的下方分别具有空闲空间。由此,当壳体热压到定子上时,弹性元件能够转移到该空闲空间中。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突出件延伸经过一个轴向长度。优选地,突出件具有斜顶式造型,以使突出件以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的中间区域利用弹力抵靠壳体。由此,突出件能作为插入辅助件使用。优选地,弹性元件在弹性元件的抵靠壳体的表面处被粗糙化。由此获得在弹性元件与壳体之间的改善的摩擦配合连接。也就是说,弹性元件将壳体抓住。弹性元件的粗糙化可以例如通过喷砂、开槽、滚花、施加颗粒状粉尘(例如金刚砂)以及其他方式来实现。附图说明结合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性、特征和优点及其实现方式和方法变得更清楚易懂,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在此以示意图示出:图1以剖视图示出了电机,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定子的细节,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定子的轴向端部,图4以正视图示出了图3的轴向端部,图5以立体图示出了定子的局部,图6示出了定子叠片,图7以立体图示出定子的局部,图8以立体图示出了包括包围的壳体的定子的局部,图9以立体图示出了在壳体热压之前的定子的一部分,图10以立体图示出了在壳体热压之后的图9的定子的一部分,以及图11示出了定子叠片。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电机具有壳体1、定子2和转子3。在定子2中布置有定子绕组2'。在图1中仅能看到定子绕组2'的绕组头。转子3(更确切地说是转子轴3')相对于定子2安置在轴承4中,该转子以抗扭的方式布置在该转子轴上。转子3由此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对于下面使用的术语“轴向”、“径向”和“切向”,它们始终相对于旋转轴线5而言。“轴向”是与旋转轴线5平行的方向。“径向”是直接朝向或远离旋转轴线5的、与旋转轴线5正交的方向。“切向”是既垂直于轴向方向又垂直于径向方向的方向。因此,“切向”是在恒定的轴向位置并且以恒定的径向距离围绕旋转轴线5圆形地指向的方向。转子3通常由多个转子叠片6组成,转子叠片在轴向方向上观察依次堆叠。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这是次要的。类似地,定子2由多个定子叠片7组成,定子叠片在轴向方向上观察依次堆叠。转子叠片6(如果存在的话)和定子叠片7都由电工钢片并且因此由金属片制成。例如,壳体1可以由钢、铸铁或铝制成。定子2在径向外部包围转子3。因此,电机以常规方式设计为内置转子。壳体1又从径向外部热压到定子2上。定子2在其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8、12、15。弹性元件8、12、15未在图1中示出。当壳体1热压到定子2上时,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由此,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壳体1。下面结合另外的附图更详细阐述弹性元件8、12、15的可行设计方案。根据图2至图4,定子2例如可以在其两个轴向端部处分别具有一个端盘9。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元件8布置在端盘9处。特别地,弹性元件8被设计为如图2至图4所示的突出件8。突出件8从相应的端盘9的平坦的主元件9'开始延伸,优选地在轴向方向上观察远离定子2地延伸。因此,从图3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端盘9在横截面中形成U形。如果仅考虑径向外边缘部中的一个,则相应的端盘9形成L形。突出件8可以沿切向方向完全围绕旋转轴线5延伸。然而,突出件8优选地是中断的。例如,在切向方向上可以看到五到十个突出件8。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突出件8的精确数量。如从图3特别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突出件8延伸经过一个轴向长度L。此外,突出件8至少以其直接邻接端盘9的区域也径向向外地延伸。然而,突出件8优选地具有在径向最外侧的区域,其从该区域起随着距定子2的轴向距离的增加再次径向向内地延伸。因此,突出件具有斜顶式造型并且以在轴向方向上观察的中间区域利用弹力抵靠壳体1。由此,当将定子2插入壳体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n-其中,所述电机具有壳体(1)、定子(2)和转子(3),/n-其中,所述转子(3)相对于所述定子(2)安置以使所述转子(3)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n-其中,所述定子(2)在径向外部包围所述转子(3),/n-其中,所述壳体(1)从径向外部热压到所述定子(2)上,/n-其中,所述定子(2)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8、12、15),当将所述壳体(1)热压到所述定子(2)上时,所述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以使所述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所述壳体(1),/n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在所述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处具有端盘(9),所述弹性元件(8)布置在所述端盘(9)处,并且所述弹性元件(8)被设计为突出件(8),所述突出件在轴向方向上观察从相应的所述端盘(9)的平坦的主元件(9')远离所述定子(2)地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9 EP 17204255.81.一种电机,
-其中,所述电机具有壳体(1)、定子(2)和转子(3),
-其中,所述转子(3)相对于所述定子(2)安置以使所述转子(3)能够围绕旋转轴线(5)旋转,
-其中,所述定子(2)在径向外部包围所述转子(3),
-其中,所述壳体(1)从径向外部热压到所述定子(2)上,
-其中,所述定子(2)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环周处具有弹性元件(8、12、15),当将所述壳体(1)热压到所述定子(2)上时,所述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弹性地径向向内偏移,以使所述弹性元件利用弹力抵靠所述壳体(1),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在所述定子的两个轴向端部处具有端盘(9),所述弹性元件(8)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比特纳,克劳斯·基希纳,马蒂亚斯·瓦尔穆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