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52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所述隔振结构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相连;外机座,所述外机座包括环绕定子铁心平行设置的若干机座环板以及沿定子铁心轴向设置并分别与各机座环板相接的地脚板;隔振单元,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构成T型结构,所述隔振单元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地脚板和两机座环板相接,且所述垂直支撑体另一端与支撑部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振结构的隔振效果在满足相关标准前提下,具有各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内外定子安装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外定子发电机铁心隔振结构分为两类:立式弹簧板结构和轴向隔振梁结构。立式弹簧板结构在定子两侧沿轴向安装,它与内定子以及机座通过螺栓把合或者焊接连接,目前在600MW,1000MW和全氢冷发电机上采用。轴向隔振梁结构在机座两侧各有一个隔振梁,内定子通过支撑臂焊接在隔振梁上。这种隔振结构装配简单,一般在小容量发电机上采用。在发电机内外定子组装时,立式弹簧板结构设计难度大,容易出现稳定性问题,同时间隙需要实配,装配工作量大,周期长,在运输时还需加辅助支撑。隔振梁结构在受到铁心倍频激励时,受力是水平径向的,这就要求隔振梁在水平方向具有较弱的刚度,才能达到隔振的目的,其隔振效果主要取决于支撑臂和隔振梁固定点之间长度以及隔振梁水平方向的厚度,但是考虑到重力和两相短路受力在垂直方向,需要承受垂直方向剪切和弯曲应力,要求隔振梁在垂直方向具有足够的高度,以增加其在此方向的刚度,这就导致隔振梁在水平方向薄,而在垂直方向厚的结构特点,导致支撑臂和隔振梁焊接处容易出现局部应力过大以及隔振梁重量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皆具有较强隔振性能的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结构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相连;外机座;以及隔振单元,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构成T型结构,所述隔振单元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外机座相接,且所述垂直支撑体另一端与支撑部相接。通过本技术装置中隔振单元的T型结构设计,即是该T型隔振单元等效为三个方向弹簧并联,使得由支撑部传递来的振动通过本结构可以沿3个方向传递。并通过若干隔振单元,可以快速完成振动力的释放,降低定子铁心的振动损害。同时本隔振单元的隔振效果在满足相关标准前提下,具有各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的优点。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机座包括环绕定子铁心平行设置的若干机座环板以及沿定子铁心轴向设置并分别与各机座环板相接的地脚板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环和支撑臂,所述支撑环绕定子铁心周向设置并与定子铁心相接,所述支撑臂设置于所述支撑环外侧并与所述隔振单元相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臂与所述隔振单元间还设有调节垫块。通过在支撑臂与隔振单元间设置调节垫块,能进一步保证两功能部件间连接的紧密性,以提高隔振单元的隔振效果。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臂为板状结构,且所述支撑臂的板体平面与所述垂直支撑体的延展方向平行设置。通过该支撑臂的结构设置,使得力的传导过程为沿板面进行。从而在保证了支撑臂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支撑臂用料最少。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为板状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的板体对应平面相互平行。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隔振结构的隔振效果在满足相关标准前提下,具有各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内外定子安装周期短,成本低。隔振结构在运输和运行时可靠性较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隔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隔振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101-支撑环,102-支撑臂,103-调节垫块,104-机座环板,105-地脚板,200-隔振单元,201-水平支撑体,202-垂直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所述隔振结构包括:支撑部、外机座以及隔振单元200。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相连。用于完成定子铁心的直接连接固定及力学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环101和支撑臂102。所述支撑环101绕定子铁心周向设置并与定子铁心相接。所述支撑臂102设置于所述支撑环101外侧并与所述隔振单元200相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臂102与所述隔振单元200间还设有调节垫块103。通过在支撑臂102与隔振单元200间设置调节垫块103,能进一步保证两功能部件间连接的紧密性,以提高隔振单元200的隔振效果。优选地,所述外机座包括环绕定子铁心平行设置的若干机座环板104以及沿定子铁心轴向设置并分别与各机座环板104相接的地脚板105。通过将外机座固定于外部支撑平台上,以实现对定子铁心的支撑固定。进一步地,每两机座环板104之间设置有一个隔振单元200。用于完成支撑部与外机座间的隔振。优选地,所述隔振单元200包括水平支撑体201和垂直支撑体202。水平支撑体201和垂直支撑体202构成T型结构。所述水平支撑体201和垂直支撑体202可以为焊接方式连接。所述隔振单元200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外机座中地脚板105和两机座环板相接。且所述垂直支撑体202另一端与支撑部相接。通过本技术装置中隔振单元200的T型结构设计,即是该T型隔振单元200等效为三个方向弹簧并联,使得由支撑部传递来的振动通过本结构可以沿3个方向传递。并通过若干隔振单元200,可以快速完成振动力的释放,降低定子铁心的振动损害。同时本隔振单元200的隔振效果在满足相关标准前提下,具有各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的优点。进一步地,支撑部中所述支撑臂102为板状结构。且所述支撑臂102的板体平面与所述垂直支撑体202的延展方向平行设置。通过该支撑臂102的结构设置,使得力的传导过程为沿板面进行。从而在保证了支撑臂102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支撑臂102用料最少。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撑体201和垂直支撑体202为板状结构。且所述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的板体对应平面相互平行。通过水平支撑体201和垂直支撑体202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在使得本隔振单元重量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保证本隔振单元的结构强度和隔振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隔振结构的隔振效果在满足相关标准前提下,具有各零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内外定子安装周期短,成本低。隔振结构在运输和运行时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前述本技术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技术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结构包括:/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相连;/n外机座;以及/n隔振单元,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构成T型结构,所述隔振单元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外机座相接,且所述垂直支撑体另一端与支撑部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结构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相连;
外机座;以及
隔振单元,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水平支撑体和垂直支撑体构成T型结构,所述隔振单元的三个端部分别与外机座相接,且所述垂直支撑体另一端与支撑部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座包括环绕定子铁心平行设置的若干机座环板以及沿定子铁心轴向设置并分别与各机座环板相接的地脚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轮发电机定子铁心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环和支撑臂,所述支撑环绕定子铁心周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太平杨正锋李积霞彭礼明文承春罗昌德李应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