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并且便于置换加工模型的仿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轮、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装定位台,还包括仿形靠轮与仿形靠模,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仿形靠模设置于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仿形靠模相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形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仿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件打磨加工方式主要为人工打磨和机器打磨,但是人工打磨费时费力,规格难以统一且精度低,机器打磨往往是结合智能操控,在打磨工件前先于控制器内设定各项数值,这样打磨出来的产品规格统一且精度高,但是每应用到一个新样式的工件上时,需要调整新的设定值,这样的打磨方式机器成本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不适合小规模的加工,且现有针对工件上的浇冒口与合模线或毛刺的打磨,多为人手工打磨,此方式打磨精度不高,无法满足同批次同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并且便于置换加工模型的仿形打磨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仿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轮、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装定位台,还包括仿形靠轮与仿形靠模,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仿形靠模设置于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仿形靠模相切。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的中心轴线重合。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为与仿形靠轮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平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于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传动辊,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打磨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辊上,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辊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传动辊上设置有将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打磨轮稳固于传动辊上的稳固件。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工装定位台上表面沿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底部为光滑的平面,且与所述仿形靠轮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仿形靠模设置于所述通槽内。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打磨轮为砂轮。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仿形靠轮与仿形靠模相配合,使与仿形靠轮同轴转动的打磨轮可通过与仿形靠轮相同的运动轨迹打磨加工出与仿形靠模形状相同的工件,这样的打磨加工方式,机器与加工成本低,可应用于小规模的生产。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使用中需打磨加工新样式时,只需替换与所需加工的工件样式相同的仿形靠模即可,对操作机器的人员要求低;在对工件上的毛刺或浇冒口、合模线进行打磨时,只需替换表面的平整度与待加工工件表面平整度要求一致的仿形靠模即可,代替了人工,提高了打磨精度,使同批次的工件的打磨精度可达到一致。进一步的是:本技术中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装置的为打磨轮,打磨轮的设置可使加工角度多样化,可应用于平面的打磨,也可应用于弧面的打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仿形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仿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轮、驱动所述砂轮转动的驱动电机3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装定位台5,还包括仿形靠轮2与仿形靠模21,所述打磨轮为砂轮1,所述工装定位台5的上表面为与仿形靠轮2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光滑平面,所述工装定位台5上沿轴向开设有通槽51,所述通槽51底部为光滑的平面且所述仿形靠轮2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所述仿形靠模21设置于所述通槽51内,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仿形靠模21相切,所述驱动电机3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辊31,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砂轮1设置于所述传动辊31上,所述砂轮1与所述仿形靠轮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辊3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传动辊31上设置有将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砂轮1稳固于传动辊31上的稳固件,所述稳固件包括位于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砂轮1之间用于间隔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砂轮1的固定件41和通过螺纹连接于传动辊31自由端用于将所述仿形靠轮2与所述砂轮1锁紧在所述传动辊31上的限位螺母42,由于对加工工件实施打磨的为打磨轮,轮状的设置可使得打磨的应用对象更广,既可应用于平面的打磨也可应用于弧面的打磨。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其加工工件时,先将仿形靠轮2套上传动辊31,再将仿形靠模21放置进通槽51内位于仿形靠轮2的下方,然后将固定件41与打磨轮1依次套上传动辊31,使用限位螺母42将仿形靠轮2、固定件41与打磨轮1锁紧于传动辊31上,最后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通槽51内并调整至打磨轮1正下方,开启驱动电机3便可加工工件,由于砂轮1与仿形靠轮2同轴,故砂轮1可通过与仿形靠轮2相同的运动轨迹打磨加工出与仿形靠模21形状相同的工件,要打磨新样式的工件时只需替换仿形靠模21即可,在对工件上的毛刺或浇冒口、合模线进行打磨时,只需替换表面的平整度与待加工工件表面平整度要求一致的仿形靠模21即可。基于前述技术方案,所述打磨轮还可以为砂带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仿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轮、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装定位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形靠轮与仿形靠模,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仿形靠模设置于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仿形靠模相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仿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轮、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工装定位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形靠轮与仿形靠模,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由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仿形靠模设置于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所述仿形靠轮与所述仿形靠模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与所述仿形靠轮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定位台的上表面为与仿形靠轮中心轴线相平行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形打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存奕,
申请(专利权)人:林存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