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隔音蜂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4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课题]将透气材料、填充了吸音材的蜂窝板和反射材料层叠,相互之间胶合成吸隔音蜂窝板时,因蜂窝材单格壁面厚度薄,与透气材料的粘接是线与面的粘接,存在着难度大,粘接强度不够的问题。[解决方式]采用吸水性蜂窝材,将其单格壁端部浸入水溶性胶粘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其软化后,施强压至粘结对象的透气材料上,以至于顶端部分变形至倒T字形,粘接面积边扩大边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隔音蜂窝板
本专利技术吸隔音板适用于工业机械、家居生活设备以及移动工具等噪声源的防音降噪。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集中城市环境发生变化、交通网络日益发达以及住宅电气化普及的影响,增加了人们对噪音的烦恼。据日本总务省2016年度关于公害投诉调查报告,噪音投诉已居首榜,超过公害投诉。特别是针对低频率噪音的投诉,呈现年年递增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对薄型轻量且方便使用的防音板的专利技术。常规的叠层结构吸音板(专利文献1),以填充了吸音泡沫的蜂窝材为芯材,再与数种适合用于吸音或隔音的材料胶合制成。这仅满足了对吸音或隔音性能的要求。但是,为使蜂窝材料和具备透气性能的表面材料(以下简称透气材料)胶合,因采取的是蜂窝材单格壁的断面与层压板平面对接的结构,这就出现单格壁的厚度薄,难以确保粘接面积的问题。处理胶合蜂窝材和透气材料时,课题是如何最少量地使用胶粘剂而得到最大强度的方法。按照上述常规技术,为了保证强度,在对接胶合蜂窝材和透气性面板(吸音面)时,仅采用的是加大蜂窝材的单格壁端部以及单格壁表面的胶粘剂用量。但是,粘附在蜂窝材的单格壁表面的胶粘剂,会因与作为吸音面的透气材料胶合时流向蜂窝材单格壁表面,扩展至透气材料表面,结果,透气材料的气孔和纤维间空隙被堵塞,不仅发生吸音面积的减少,还会因流入的胶粘剂产生污迹,从而降低了商品价值等派生问题。还有,越多用胶粘剂,原料成本就越高。再之,普通胶粘剂多属第4类危险物品,倘若用量过大,也会出现妨碍产品的阻燃性能问题。此外,作为申请的技术专利(专利文献2),吸音面和隔音面的制得是分别利用了海绵材料的柔韧性。通过将海绵材料嵌入蜂窝材,扩大与蜂窝材的粘结面积,增强粘着在蜂窝材上的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原由作为吸音面以及隔音面的材料局限于海绵材料,所以出现吸音或隔音性能不够充分的问题。另外,作为申请的技术专利(专利文献3),利用纤维毡材料的吸水性能而制得的吸音面,使得水溶性胶粘剂中的水分渗入纤维,扩大胶粘剂的渗透面积,与蜂窝材的单格壁面形成一体化复合结构,增强粘合力。该技术存在因用于吸音面的材料局限于纤维毡,所以也出现吸音或隔音性能不够充分的问题。另外,作为申请的技术专利(专利文献4),给蜂窝芯材贴面加工制作各种板材时,因蜂窝芯材与表面材料粘贴的接触面只有构成蜂窝芯材的材料厚度,为保粘贴后强度,而用较多胶。为了改善,即接触面越大越佳,可用压辊施压蜂窝芯材的上下接触面,增加每个成分材料的接触面积。该技术方法,在利用压辊施压成分材料接触面时,有着设备以及加工上问题。再就是即使技术工人也未必能对成分材料的接触面,进行全面均匀地施压加工问题。另外,作为申请的技术专利(专利文献5),当将由空腔多边形柱无间隔并列组成的蜂窝芯材置于一对表面材料之间,进行夹心式地胶合加工时,由于表面材料和蜂窝芯材的接触面不大,以致蜂窝芯材与表面材料粘结面积甚小(线与面粘结),为避免粘接强度过小,采取将纤维强化树脂(表面板)的里面的接触面与蜂窝芯材的多边形柱的纵向端部进行粘结的结构。这是在制作蜂窝材时,作为实施例之一,可通过对材料的施压、折叠等加工形成接触面。这种工艺,可得到面对表面材料的里面,上下连续交替的接触面。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还可通过切割加工、折叠加工,制得六边形的各边上下端部的断面呈T字型或L字型形状。这种工艺,可在面对表面材料的里面,蜂窝纵向端部六边形的开口部边缘,得到跨越边缘的粘结面(边缘形状)。这样,面对表面材料的里面,可得到大面积的粘结面。因此,可获得充分的粘接强度。但是,这种工艺将失去,将多块平板叠层,边调位置边线状上胶,并将粘合的材料切割成所需宽度,这一常规方法制得的蜂窝芯材所具有的重量轻且易加工的优点。也就是说,相同面积夹心板制造时,出现因蜂窝芯材的材料增加,工艺变得复杂,制造成本加大的问题。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3806744号公告专利文献2:专利5127975号公告专利文献3:专利6292339号公告专利文献4:实际申请昭50-178337号(实际公告昭52-089481号)专利文献5:专利6331619号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课题由于作为吸隔音材料使用的玻璃纤维、岩棉、陶瓷纤维、以及作为透气材料使用的诸如细金属线制得的无机纤维片材本身柔性强,有着即使顾及到其厚度和密度,但也缺少平整度和独立性的课题。当蜂窝材与无机纤维片状的透气材料组合层压加工,便可制得确保强度,具备独立性的合适板材。尽管如此,与透气片材叠层时,因与蜂窝材单格壁端部对接,蜂窝材单格壁的厚度仅是其组成材料的厚度,粘结面积甚小,有着难以确保粘接强度的基本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将金属、有机无机、多孔纤维或者空隙较大的片状透气材料与蜂窝材胶合制作吸隔音板出现的课题。课题即是,使用蜂窝材,将泡沫注入蜂窝单格空腔,作为吸音层再和构成吸引面(声音的入射面)的透气材料胶合制造板材时,需要提高蜂窝材单格壁端与透气材料的金属纤维片材之间的粘接强度。再之,使用的胶粘剂因其流动性,会将透气材料的纤维间空隙堵塞,间隙堵塞则减少吸音面积,以及出现透气材料表面受到流动性胶粘剂的污损,商品价值降低等派生课题。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关于由吸水性蜂窝材和吸水性蜂窝材单格充填了泡沫的吸音层、以及透气材料,加上反射材料,三层胶合制成的吸隔音蜂窝板,先将吸水性蜂窝材单格壁端部浸入水溶性胶粘剂中一定时间,使其软化后,再强力施压与吸水性蜂窝材对接的透气材料,促使单格壁端部的断面变成倒T字形状,扩大粘结面积后再粘接。细说上述工艺,吸水性蜂窝材经水溶性胶粘剂浸泡一定时间后,吸收水分组织软化,使得胶粘剂更容易渗进蜂窝材内部。因此,蜂窝材经浸泡一定时间后,被浸泡过的单格壁端部软化的同时渗进胶粘剂。照此,一定时间浸泡后将蜂窝材单格壁端部,强力压至透气材料,端部变形至倒T字形,该状态一旦得到维持,胶粘剂则干燥硬化并粘结。胶粘剂硬化后,与蜂窝材间组成复合结构,强度大增。另外,即使蜂窝材再次被浸入水中,硬化了的粘结部分也不会发生软化。如概念图1(a)所示,在吸水性蜂窝材的单格壁111端部附着15剂量的胶粘剂,并且附着的胶粘剂高度h1、宽度为w1。该用量的特征是,与图1(b)所示常规方法的附着高度h2以及宽度w2的胶粘剂用量相比,极少量的胶粘剂便可得到所期待的粘接强度。如图2(a)所示,本专利技术是将透气材料131的面与吸水性蜂窝材单格壁111端部对接,被软化处理过的端部变至倒T字型并粘结。与此相比,常规的技术则是给蜂窝材单格壁端部涂胶,不空时间,接着便与透气材料对接,如图2(b)所示,在蜂窝材单格壁112端部软化之前,就与透气材料对接,端部的形状没变。由图2(a)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吸水性蜂窝材的单格壁111端部的宽度t2,变形颇大,其程度比材料的厚度t1大出3倍,粘结面积也相应增大。相比之下,如图2(b)所示常规的技术,因端部不变形,取而代之的是较多量用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至少填充了泡沫材料的吸水性蜂窝材与透气材料层叠胶合的吸隔音蜂窝板的制造方法,该吸水性蜂窝材单格壁的一端的端部浸入水溶性胶粘剂中,该端部吸收该水溶性胶粘剂,当软化后,将该端部施强力压至透气材料,并通过该端部的变形,扩大粘结面积,胶合制成的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08 JP 2018-210130;20190402 JP 2019-0709291.一种至少填充了泡沫材料的吸水性蜂窝材与透气材料层叠胶合的吸隔音蜂窝板的制造方法,该吸水性蜂窝材单格壁的一端的端部浸入水溶性胶粘剂中,该端部吸收该水溶性胶粘剂,当软化后,将该端部施强力压至透气材料,并通过该端部的变形,扩大粘结面积,胶合制成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纮一中村智久岩崎大辅根本拓马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静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