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锡波专利>正文

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2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由壳体、内管道和工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工程领域的一种传热元件,特别是一种可以连接使用的热管。技术背景热管是一种新型的传热元件,具有导热性能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温度均匀等优点。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的传热以及热的控制等方面。有时热源与被加热的装置或部件之间距离较远,而,热管的传热距离又受热管壳体的材料、工质的粘滞性、工质与壳体之间的摩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热管的传热距离不能太长。目前,尚没有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在连接过程中,无热能损失的热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在连接过程中,无热能损失的热管。本技术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本技术所提供的热管工作原理如下当使用热管传热距离较长时,将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插入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内,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所释放的热量,被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环绕其凹陷空腔两个平行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内的液态工质吸收,工质吸收热能蒸发后,又将所吸收的热能传至其放热段。由于后一根热管受热段底面上的凹陷空腔与前一根热管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所以在连接过程中,可以将前一根热管的热能,无损失地向后一根热管传送。对于放热段置于受热段的上部的普通重力热管,由壳体、内管道和工质组成,特点是所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当传热距离较长时,将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插入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内,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所释放的热量,被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环绕其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内的液态工质吸收,前一根热管的工质变为液态回流至其受热段,重新吸收热能、蒸发、热交换的过程;后一根热管的液态工质吸收热量,蒸发变为汽态工质后上升,经绝热导热段将热能传至其放热段,再与用热装置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后,变为液态工质,回流至受热段,重复热交换过程。由于后一根热管受热段底面上的凹陷空腔与前一根热管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所以在连接过程中,可以将前一根热管的热能,无损失地向后一根热管传送,如需要,还可实现多根热管的连接,形成热管的接力棒。对于受热段的位置不受限制的热管,由壳体、内管道、管芯和工质组成,其特点是所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当传热距离较长时,将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插入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内,前一根热管的放热段所释放的热量,被后一根热管受热段环绕其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内的液态工质吸收,前一根热管的工质变为液态靠毛细力回流至其受热段,重复吸收热能、蒸发、热交换的过程;后一根热管的液态工质吸收热量,蒸发变为汽态工质后,经绝热导热段将热能传至其放热段,再与用热物质或用热装置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后,变为液态工质,靠毛细力回流至受热段,重复热交换过程。由于后一根热管受热段底面上的凹陷空腔与前一根热管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所以在连接过程中,可以将前一根热管的热能,无损失地向后一根热管传送,如需要,还可实现多根热管的连接,形成热管的接力棒。这种管道内装有管芯的热管,受热段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选择。在使用普通重力热管传送热能时,在遇到需要向较低的位置输送时,也可以使用这种热管改变输送热能的方向。在使用这种热管做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部件时,由于,可把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热管连接起来使用,热能的传输距离较长,故,在室外采集的太阳能,可方便地向距离相对较远的房间输送,这种结构的热管可以作为“热管接头”互换连接,在使用它作太阳能集热部件时,可以方便地为热水器、开水器、奶茶机、室内太阳能灶、取暖器、吸收式热泵制冷提供热源。本技术所提供的热管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在连接过程中,无热能损失,有效地解决了使用热管长距离传送热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热管的实施例一;图2是图1的A-A面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面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热管的实施例二;图5是图4的A-A面剖视图;图6是图4的B-B面剖视图;图7是使用实施例一所示的热管连接的示意图;图8是将实施例二所示的热管连接的示意图。图1-图8中1为热管壳体,2为热管内管道,2.1为由环形曲面组成受热段的内管道,3为热管的放热段,3.1为在热管的放热段下沿的锁紧块,4为热管的受热段,4.1为受热段底面上的凹陷空腔,4.2为凹陷空腔下沿有缺口的锁紧凸台,4.3锁紧凸台上的缺口,5为管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图1所示为无管芯的普通重力热管,它由壳体、内管道、工质组成,放热段壳体是一个去掉头部的圆锥形柱体,受热段壳体的下表面有一个与放热段、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两个平行的圆锥面组成的空心环状锥面管,为使热管连接的比较牢靠,在受热段底面上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的下沿有一圈带缺口的锁紧凸台,在放热段下沿有一个与锁紧凸台上的缺口略窄的锁紧块,锁紧块外侧为一旋转向上的斜面,二者构成热管连接的锁紧机构,当连接热管时,将下一根热管放热段上的锁紧块,从放热段下沿锁紧凸台上的缺口中穿过,当下一根热管的放热段刚好全部进入前一根热管底部的凹陷空腔时,将两根热管相对旋转锁紧,使下一根热管的受热段与上一根热管的放热段紧密接触。反向旋转至锁紧块的位置,正对锁紧凸台上的缺口时,即可将两个热管分离。锁紧机构还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受热段底面上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的下沿有一圈锁紧凸台,凸台的内表面制有螺纹,在紧靠放热段的壳体上制有与上述螺纹相配的螺栓,当两个热管连接时,前一根热管紧靠放热段的壳体上制有的外螺栓与后一根热管底部凹陷空腔下沿的锁紧凸台上的内螺纹构成了两个热管之间的锁进机构。热管的壳体可采用铜、铝或不锈钢,热管壳体的绝热导热管也可采用柔性管,柔性管采用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的外面套有与其相应的金属蛇皮管,外面还可套有硅酸铝纤维做的保温层;在放热段和绝热导热段的内管道为空心圆柱形与受热段的空心环状锥面管相通,内部为真空;工质可采用水、水和醇的混合液、联苯与联苯氧化物的低共熔混合物等。图4所示为受热段的位置不受限制的热管,由壳体、内管道、管芯和工质组成,壳体、内管道、和工质所采用的材料均与上述重力热管相同,管芯可采用不锈钢、铜、铝等材料制成的丝网管芯。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由壳体、内管道和工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2.一种热管,由壳体、内管道、管芯和工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受热段的底面上有一个与放热段壳体形状、大小相应的凹陷空腔,热管的内管道在受热段为环绕该凹陷空腔的两个平行的曲面构成的环形曲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壳体放热段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国吴锡波
申请(专利权)人:吴锡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