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育生专利>正文

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1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它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第一、第二热源管之间套设有水管,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曲部;所述的管道内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个管道,形成冷水的内外都被热源包裹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使得在管道内形成紊流,亦可提高热交换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特别涉及穿透逆向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在热能回收领域内,经常要用到热交换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 媒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输入冷水,使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冷水, 使冷水升温^^为热水,将热水储存利用。目前热交换器釆用两个套接 的弯曲的管道组成,其中一个管道用于热源流动,另一管道与前一管 道之间的空隙用于冷水流动,管道弯曲可以增加热交换距离,通过这 种方式来实现热量的转移,这种热交换器的最大的缺点在于效率不 高;另外,这种套接的管道一般都很规则,即两个套接的管道之间间 隙比较均匀,这也是影响热交换效率的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穿透逆向热交 换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第一、第二热源管之间套设有水管,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曲部。 所述的管道内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采用三个管道,形成冷水的内外 都被热源包裹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使得在管道内形成紊流,亦可提高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 2、 3,本技术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 10、 20,第一、第二热源管10、 20之间套设有水管30,水管30内 通冷水a,第一、第二热源管IO、 20内通热源b,且冷水a与热源b 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形成冷水a的内外都被热源b包裹的效果, 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 曲部, 一般弯曲成波浪形,增加热交换的距离。所述的管道内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加工时,可以先将三个 管道套接在一起,然后再对主管进行弯曲成型,第一热源管10采用 不锈钢制作,第二热源管20及水管30采用铜材制作,弯曲时,第二 热源管20、水管30会产生形变,在弯曲部的间隔会减小,这种间隙不同的结构将使得热源及冷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形成紊流,从而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本技术所产生的热水比未采用前述结构的产换器 所产生的热水高10度左右。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较佳。权利要求1、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10、20),第一、第二热源管(10、20)之间套设有水管(30),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曲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管 道内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特别涉及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它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第一、第二热源管之间套设有水管,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曲部;所述的管道内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本技术采用三个管道,形成冷水的内外都被热源包裹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各管道之间的间隙不相同,使得在管道内形成紊流,亦可提高热交换效率。文档编号F28D7/10GK201050953SQ200720051369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谢育生 申请人:谢育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穿透逆向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第二热源管(10、20),第一、第二热源管(10、20)之间套设有水管(30),此三个管道组成的主管形成多个弯曲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育生
申请(专利权)人:谢育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