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套管系统和血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950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液体的套管系统(2),该套管系统包括:具有软管件(9)的套管(7),该软管件具有前端区(11)和后端区,其中,通道(10)从前端区(11)延伸到后端区;具有前端区(15)的空心体(8);连接器(48),其在空心体(8)的前端区(15)被插入软管件(9)的通道(10)的套管系统连接状态下在连接器(48)的内部区域(51)中容纳软管件(9)的前端区(11)和空心体(8)的前端区(15)。在连接状态下,连接器(48)对软管件(9)的前端区(11)施加夹紧力并在空心体(8)的前端区(15)和连接器(48)之间夹紧软管件(9)的前端区(1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血泵(3)和这种套管系统(2)的血泵系统(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套管、套管系统和血泵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引导液体特别是血液的套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套管系统。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包括这种套管系统的血泵系统。套管在许多
被用于引导液体。例如套管在医疗技术中用于引导人体自身的液体例如血液。例如套管可被设计为植入式血管假体并可作为自然血管的替代品。在许多应用中像例如在血管假体情况下重要的是,例如通过血泵的泵出口,可以尽可能快且容易地在套管和另一空心体之间建立固定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任务,提出一种套管系统,它允许在套管与空心体之间尽可能简单、快速和安全的连接。最好应允许尽量纯手工执行该连接,就是说尽量不用工具。另外,应提出一种具有这种套管系统的相应的血泵系统。能以尽量简单、快速和安全的方式连接到另一空心体的套管以及具有这种套管的相应套管系统和具有这种套管系统的血泵系统是值得追求的。该任务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套管系统和血泵系统完成。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描述和附图得到所述主题的改进和特殊实施例。除该套管系统外,还将提出一种特殊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夹紧环。还提出具有这种特殊套管的套管系统和血泵系统。在以下说明中也描述了涉及带夹紧环的特殊套管的实施例,尤其见下面的“方面”,此外,其中一些附图示出具有带夹紧环的特殊套管的实施例。在此提出的、例如由权利要求1限定的、用于引导液体尤其血液的套管系统(带或不带夹紧环)包括具有软管件的套管,该软管件具有前端区和后端区,其中,一个通道从软管件的前端区穿过软管件一直延伸到软管件的后端区。该套管系统还包括空心体、特别是一管或另一软管件,其中该空心体具有前端区,该前端区可穿过该通道的前入口地被插入该软管件的通道中。该套管系统可以包括例如连接器,该连接器被设计成将所述套管或软管件可分离地连接到该空心体。在套管系统的连接状态下,该空心体的前端区例如被插入该套管的软管件的通道中。该软管件的前端区和该空心体的前端区容纳在该连接器的内部区域中。该内部区域例如可以是由连接器形成的空腔。空心体的前端区和连接器例如被设计成在套管系统连接状态下对软管件前端区(两侧)施加夹紧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将软管件前端区夹紧在空心体前端区与连接器之间,从而可以避免例如因轴向拉力而使套管或软管件与空心体不希望地分离。通过适当设计空心体前端区的(径向)外表面和连接器的(径向)圈定出连接器的内部区域或空腔的(径向)内表面,可以相应拟定夹紧力。夹紧力通常还取决于软管件前端区的壁厚以及其它参数,例如像用以形成空心体、连接器和软管件的材料的弹性、柔韧性或强度。例如该连接器包括主体,该主体例如可设计成套筒状或皮碗状。该主体围绕该连接器的内部区域或空腔并具有(径向)内表面,该(径向)内表面限定出或(径向)圈定出该连接器的内部区域(空腔)。该内表面可具有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轮廓。该主体可以呈一体式构成,但或者由两件以上构成。例如该主体可由两个半壳形成,其将在下面描述。该主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轴向缝,其例如可以分别布置在该主体的轴向端部区域中。这样一来,可以在这些端部区域增大该主体的径向挠性,或者也可以如下所述形成连接器的锁定臂。如果主体是一件式结构,则主体通常不具有延伸经过主体的整个轴向长度的缝。在多个实施例中,该连接器包括例如可以形成上述主体的两个半壳以及至少一个将两个半壳可枢转相连的铰接机构。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例如可以由至少一个铰链形成。两个半壳例如可以围绕由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形成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到打开形态和闭合形态。两个半壳例如被设计成在闭合形态中包围该连接器的内部区域并且在套管系统的连接状态下对软管件前端区施加夹紧力。在打开形态中,两个半壳可以枢转分开以致它们限定出一个(例如侧向)开口。例如可以规定,尤其当两个半壳和空心体如以下所述地被设计成两个可相互拆分开的单元时,套管的软管件前端区和空心体的插入该通道中的前端区可以穿过该(侧向)开口地从外部被推移入这两个半壳之间。在两个半壳固定(但可移动地)连接至空心体的多个实施例中例如可以规定,空心体被插入该软管件的通道中,然后使两个半壳相对于所述空心体和软管件枢转(例如绕上述枢转轴线和/或绕进一步下述的另一个枢转轴线),直到在两个半壳之间容纳和/或围住所述空心体的和软管件的前端区。然后,例如两个半壳之一可放置在该软管件的前端区和该空心体的插入前端区上或与之接触,接着通过枢转另一个半壳(如绕(第一)枢转轴线),另一个半壳也可接触到该软管件的前端区或放置在其上。在多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半壳放置在软管件前端区和空心体的插入的前端区上和/或使之接触它们,例如通过同时使两个半壳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通过进一步压合两个半壳,可以继续进行枢转运动(绕(第一)枢转轴线),直到最终达到半壳闭合形态并产生上述的夹紧力,从而最终达到套管系统连接状态。因此,可以在没有连接器轴向位移的情况下获得该连接状态,从而可以有利地防止或至少减少软管件褶皱的形成。另外,可以实现在连接期间内的更好的软管件外观检查。一方面是空心体和另一方面是连接器的两个半壳例如都可以被设计成两个彼此独立的单元、即两个可分离的(或可分离连接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建立套管系统连接状态中可以如上所述地将连接器的两个半壳可分离连接至该空心体。通常,两个半壳与连接器的可分离连接是人工建立的,即无需工具,并且通常也又可被人工(且无损坏地)分离,例如在套管系统的连接状态被解除时。但替代地也可行的是,该空心体也可固定连接至该连接器的两个半壳,即与连接器的两个半壳形成一个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半壳通常在无损坏或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无法与连接器分离。由此一来,例如可以避免半壳特别是在将空心体连接到软管件之前或之时或在所述连接分离时不希望地脱离该连接器或丢失。例如这两个半壳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铰接机构、例如通过下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的第一铰接机构和第二铰接机构被固定连接至该空心体。附加地或替代地,这两个半壳也可以通过下述的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被固定连接至该空心体。固定连接通常应理解为,例如如果单纯人工而不用工具或不损坏,则无法实现连接分离。但是,在此所述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或通过进一步下述的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的固定连接因所述半壳可彼此相对和相对于空心体的可枢转性而是活动连接。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包括第一铰接机构和第二铰接机构。例如第一铰接机构可以布置在该空心体的第一侧上,而第二铰接机构可布置在该空心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例如第一铰接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销,第一销在该空心体的第一侧被固定连接到该空心体并且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的枢转轴线取向。两个半壳可分别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销分别以局部穿过第一通孔。相应地,第二铰接机构可包括第二销,第二销在该空心体的第二侧被固定连接至该空心体并平行于枢转轴线取向。每个半壳可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销分别以局部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销可旋转安装在第一通孔中。相应地,第二销也可旋转安装在第二通孔中,因此它允许所述半壳绕第一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例如,第一销和第二销例如能以材料接合的方式固定刚性地连接至该空心体。在这些以及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引导液体特别是血液的套管系统(2),所述套管系统包括:/n-具有软管件(9)的套管(7),所述软管件具有前端区(11)和后端区,其中,通道(10)从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到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后端区地延伸穿过所述软管件(9),/n-空心体(8),特别是管或另一软管件,其中,所述空心体(8)具有前端区(15),所述前端区能穿过所述通道(10)的前入口(14)被引入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通道(10)中,/n-连接器(48),该连接器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的连接状态下在所述连接器(48)的内部区域(51)中容纳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和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在所述套管系统的所述连接状态下被引入所述套管(7)的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通道(10)中,其中,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和所述连接器(48)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2)的所述连接状态下在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上施加夹紧力并在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和所述连接器(48)之间夹紧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1 EP PCT/EP2017/0812671.一种用于引导液体特别是血液的套管系统(2),所述套管系统包括:
-具有软管件(9)的套管(7),所述软管件具有前端区(11)和后端区,其中,通道(10)从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到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后端区地延伸穿过所述软管件(9),
-空心体(8),特别是管或另一软管件,其中,所述空心体(8)具有前端区(15),所述前端区能穿过所述通道(10)的前入口(14)被引入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通道(10)中,
-连接器(48),该连接器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的连接状态下在所述连接器(48)的内部区域(51)中容纳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和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在所述套管系统的所述连接状态下被引入所述套管(7)的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通道(10)中,其中,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和所述连接器(48)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2)的所述连接状态下在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上施加夹紧力并在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前端区(15)和所述连接器(48)之间夹紧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包括两个半壳(52,53)和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将所述两个半壳(52,53)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两个半壳(52,53)能绕由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形成的枢转轴线枢转到打开形态和闭合形态中,其中,所述两个半壳(52,53)被设计成在所述闭合形态中包围所述连接器(48)的所述内部区域(51)并在所述套管系统(2)的所述连接状态下将夹紧力施加至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空心体(8)和所述连接器(48)的所述两个半壳(52,53)形成两个可相互分离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半壳(52,53)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与所述空心体(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的所述枢转轴线在一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空心体(8)的纵轴线取向的平面内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包括第一铰接机构(91)和第二铰接机构(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铰接机构(91)被设置在所述空心体(8)的第一侧上,而所述第二铰接机构(92)被设置在所述空心体(8)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铰接机构(91)包括第一销(93),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第一侧上固定连接至所述空心体(8)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取向,其中,所述两个半壳(52,53)分别具有第一通孔(95),所述第一销(93)分别在局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铰接机构(92)包括第二销(94),所述第二销在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第二侧上固定连接至所述空心体(8)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取向,其中,所述两个半壳(52,53)分别具有第二通孔(96),所述第二销(94)分别在局部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通孔(96)。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包括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84),所述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形成与所述枢转轴线不同的至少另一个枢转轴线,其中,所述两个半壳(52,53)通过所述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84)被固定连接至所述空心体(8)并能相对于所述空心体(8)绕所述至少另一个枢转轴线枢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至少另一个枢转轴线在一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空心体(8)的纵轴线取向的平面内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的所述枢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84)的所述至少另一个枢转轴线取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通过使所述半壳(52,53)绕所述至少另一个铰接机构(84)的所述至少另一个枢转轴线枢转而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的所述枢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空心体(84)的所述纵轴线取向,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上的所述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4)的所述枢转轴线优选在一个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空心体(8)的所述纵轴线取向的平面内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封闭装置(56),所述封闭装置被设计成将所述两个半壳(52,53)保持在所述闭合形态中。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封闭装置(56)具有至少一个锁定件(57,58),所述至少一个锁定件被设计成在所述半壳(52,53)的所述闭合形态中被锁定。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主体(49),所述主体呈套筒状并具有内表面(50),所述内表面限定所述连接器(48)的所述内部区域(51)。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夹紧套(74),其中,所述夹紧套(74)布置在所述连接器(48)的所述内部区域(51)中并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2)的所述连接状态下抓住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并将所述连接器(48)的夹紧力施加至所述软管件(9)的所述前端区(11)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楔形件(75),其中,所述楔形件(75)和所述夹紧套(74)能在预紧形态和释放形态之间彼此相对移动,所述楔形件(75)在所述预紧形态中布置在所述夹紧套(74)的缝(77)中且所述夹紧套(74)通过所述楔形件(75)被预紧和扩张,所述夹紧套(74)在所述释放形态中没有被所述楔形件(75)预紧和扩张,其中,在所述套管系统(2)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楔形件(75)和所述夹紧套(74)处于释放形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操纵件(76),所述操纵件形成所述连接器(48)的外部操纵面并且所述操纵件被连接至所述楔形件(75)。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夹紧套被安装成能够轴向移动。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一区域(59),所述区域(59)被设计成在所述套管系统(2)的所述连接状态下将所述软管件(9)的轴向部(60)径向朝内压向所述空心体(8)的最前边缘(61)。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器(48)具有前开口(70)和后开口(71),所述前开口(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菲利普斯M·斯托林
申请(专利权)人:柏林心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